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研究
刘茗汐 张白雪 张韩韩 李怡 周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茗汐 张白雪 张韩韩 李怡 周畅,.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研究[J]. 金融研究杂志,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7035.
摘要:
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研究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对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后,通过SPSS软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存在着长期正相关的均衡关系。
关键词: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农民收入
DOI:10.12721/ccn.2021.157035
基金资助:

一、引言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而“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提高农民收入。我国农村人口占比大,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会导致国家消费需求疲软。农村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一部分,承担着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容小觑。

由于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规模和速度、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均较为缓慢。并且,国内学者对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研究区域也多集中在全国范围和东部地区,对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及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缺失。本文通过研究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可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思路,为有效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提供方法。

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现状

(一)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充裕。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各类金融机构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使得西部地区金融市场缺少资金支持,发展较为缓慢,金融机构种类较为单一,大型国有银行类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占据了大部分份额。

第二,我国西部地区疆域广阔无垠,农业发展在经济贸易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显著升高,城市金融发展在资金数量、资源配置等各方面都领先于农村金融发展。此外,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转移至城市,人口分布愈加不均,使得西部地区金融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现状

2019年,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万元,西部地区为1.3万元,在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情况中,甘肃省位居末尾,仅为9629元。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西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地区来看,我国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相较于其他地区偏低。西部大部分地区为农村牧区,农民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但我国可耕地面积少且耕地分布较为分散,不能形成规模种植,粮食产量和农业效率不高,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

第二,西部地区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为内蒙古、重庆等地,较落后的地区为贵州、甘肃。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甘肃省差距显著。甘肃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加上对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全省经济水平落后。相应地,农民收入水平较为低下。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甘肃部分地区出现返贫现象,进一步加大了与其他地区的收入差距。

三、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为了反映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相关关系,本文选取了西部地区各省份、自治区2001-2018年的相关数据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本文将农民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Y,将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分别作为核心解释变量X1、X2,将农村投资水平、财政支农支出分别作为控制变量X3、X4。其中,农民收入用农民人均纯收入代表,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用(农村贷款+农村存款)/第一产业GDP代表,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用农村贷款/农村存款代表,农村投资水平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产业GDP,财政支农支出用农林水支出代表。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剔除了部分数据缺失的西藏、重庆地区。

(二)模型的设计

本文以传统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并考虑影响农民收入的相关因素,设定了新的函数表达式:

Y=Af(X1,X2,X3,X4)

两边取对数得:

LNY=β+β1LNX1+β2LNX2+β3LNX3+β4LNX4+ε

其中,β为常数项,β1、β2、β3、β4为相关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

(三)实证分析

根据实证结果显示,Adjusted R Square=0.975,提示具有较高的影响强度。本研究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169.798,P<0.001。

表3-1参数估计结果

截图1738734796.png以斜率的P值应小于0.05为标准,剔除了变量lnx1与lnx3,得到以下方程:

LNY=-12.431+2.378LNX2+0.602LNX4

其中,LNX2每变化1个单位对LNY的值是2.378。LNX4每变化1个单位对LNY的值是0.602。由此可知,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着长期正相关的均衡关系。

四、促进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及农民增收的对策

(一)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不断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支持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填补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零空白,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获得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发展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保险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户的参与率,还可以保障农民的经营收入,以此促进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

一方面,需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信贷环境。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户借贷主体诚信意识较差,信用状况不佳,农村金融机构资产业务面临较高违约风险,进而引发农民贷款难和贷款贵的问题,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还需完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的金融素养。

(三)政府加大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财政支农能够存进农民增收,使农民能够用于购买拖拉机等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增产。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支持,例如农机补贴、粮食补贴等。在加大财政支农的同时,还需要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监督其合理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增收。

参考文献

[1]李靖,郭瑞譞,赵泽鑫.西部地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甘肃金融,2021(01):56-59.

[2]]钱文彬,周夏玲.湖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J].市场论坛,2020(09):36-39.

[3]马洋洋.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20.

[4]陈宗霞.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金融精准扶贫路径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28(06):14-18.

1.刘茗汐(1997-),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机构管理。

2.张白雪(1997-),女,汉族,安徽省。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机构管理

3.张韩韩(1996)女 汉族 河北省石家庄市 硕士,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4.李怡(1996-),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5.周畅(1996-),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