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唯有具备较高的综合实践经验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招聘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尤其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智能化软件以及电算化的广泛运用,使得会计人员的需求量大幅度缩减,因而在技工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上,不仅需要对其进行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还需要通过实训以及其他实践课程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对现代智能化会计系统的运用能力,由此更好地提高职场竞争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1技工院校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培养模式与需求脱节。智能化时代下,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立、企业财务部门结构变更后,技工院校需要提供一种注重管理会计能力的、综合而全面的素质教育。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我国大多数技工院校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培养模式还以强化财务会计为主。从社会现有的需求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企业更偏向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而又有着较强财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综合人才,即管理会计师。二是教学方法陈旧。目前一些技工院校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为学生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解答考试题的技巧上,原本鲜活生动、充满生机的会计知识变成了停留在书本上僵死的准则与公式、考试中机械的解题步骤。三是教学手段单一。一些技工院校还没有建立管理会计综合实训教学平台,缺乏丰富的仿真教学案例,理论和实训结合度不足,教学与就业接轨不够,围绕企业管理提升主题,教学中没有将企业实际工作中一些常见的管理问题进行总结,没有全面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
2财务智能化背景下对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2.1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了解以上问题后,技工院校应针对性采取相关策略,保证人才培养工作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以此提高技工院校的竞争力。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中,会计专业教师要积极地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日后的会计教学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技工院校要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分析社会发展对会计职业岗位人才能力的要求,认识到学生在发展中需要提高的能力,将三者进行有效地结合,力求在教学目标以围绕学生能力、思想、习惯的养成进行制定,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
2.2施教学创新,改革教学模式
要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必须实施教学创新,改革教学模式。由于管理会计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所以在教学上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如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分析等。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式、问题研究、讨论分析等教学方法为主,理论讲授为辅,并建立管理会计综合实训教学平台,将理论联系实训,以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仅如此,还要对目前的教学进行改革升级,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来补充常规教学的不足,如可以采用MOOC+师讲生听、SPOC+师讲生听、MOOC+SPOC+师讲生听、MOOC+翻转课堂、SPOC+翻转课堂、MOOC+SPOC+翻转课堂、MOOC+SPOC+翻转课堂+微课堂等混合教学模式,对于重点和难点除了课堂讲解,还可以通过微课等形式进行传授。
2.3以会计专业为基础凸显办学特色
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明确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特色,才能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特色,进而技工院校的竞争能力。在会计专业学生培养中,院校要注重实践教学工作,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型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势。在教学改革中,技工院校不仅要参考其院校的培养模式,更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不断完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进而提高自身办学特色。
2.4加强对计算机操作技术、新的专业会计软件的运用
在技工院校会计教学内容中设置专职的教师,让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信息化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计算机关于会计领域的软件进行熟练的操作,以此培养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对技工院校会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真正需求而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规划,明确社会的就业前景,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进行理论教学,因为这不仅枯燥乏味,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该专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学校应该积极组织相关的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紧跟着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更新专业会计软件的教学,以便做到真正的理论结合实践。唯有如此不断地创新会计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同时让其不再过于迷茫,而且这样还能更好地为我国的会计领域培养出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稳健发展。
2.5增加实训课程
第一,学校应建立管理会计实验室,采购专门的管理会计软件,开设管理会计实训课。在内容方面,实验课应与理论课相结合。例如,管理会计课程课时分为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将管理会计课程分为两阶段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二,校企合作,搭建实习平台,让学生在岗位实习中获取经验。第三,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管理会计方面的技能竞赛,在比赛中模拟企业经营管理的情景,利用所学的管理会计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效应用管理会计知识。同时,还能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的盲点和不足,及时补充前沿管理会计内容,更新教学理念,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2.6推进多元化管理会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在多元化管理会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上,可以参考IMA于2019年2月发布的新版《IMA管理会计胜任能力框架》,新版能力素质框架充分展示和评估了财会专业人士应对当下及未来挑战应具备的多种技能和素质。技工院校可以针对这些管理会计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进行量化考核以打破当前大多数技工院校一元评价体系,同时要为解决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评价体制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撑,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解决学生学习的信任机制,通过“学分银行”对学习者的各个阶段和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管理、核算和转换,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双向链接、淡化两者之间边界、彻底打破“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的一元评价体系。
结语
技工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以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为基本目标,必须积极承担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任务,以自我革新、持续学习的态度,持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向社会持续输送一批批专业素质过硬的管理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惠.数字化管理会计胜任能力构建途径研究[J].财经界,2020,(07).
[2]闫方科.浅谈大数据时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转型[J].财会学习,2018,(23).
[3]中国总会计师.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创新[J].中国总会计师,2018,(02).
[4]余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技工院校会计教学路径初探[J].冶金管理,2019(23):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