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李忠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忠杰,. 试论新时期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J]. 财会研究杂志,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474.
摘要: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与服务形式也发生了对应性的转变。新时期,社保基金的有效规划利用与监管工作离不开财务信息的支持,社保单位在对财务档案进行开发与整合的过程中,应顺应社保事业新时期发展的需求,推进纸质档案向电子化管理的有效过渡,通过加快财务档案共享中心的建设、创新档案开发与利用形式、优化完善财务信息平台服务功能等方式,提升社保基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利用质效,为社保事业的有序、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共享中心;平台功能;创新管理
DOI:10.12721/ccn.2021.157474
基金资助:

社保财务信息档案是对保险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形成的具有较高经济、管理、社会价值的记录。社保档案包含参保对象的参保缴费、基金管理、保险待遇等相关活动内容,是全面推进保险管理信息共享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有效落实“服务一生、保障一生”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新时期,为保证参保人、参保单位的合理利益,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快社保财务档案的电子化改革步伐,成为科学统筹社保基金、建设“金保工程”的必由之路。

1.保险单位财务档案推进电子化改革面临的阻碍问题

1.1管理思维存在滞后性

传统的手工档案管理模式,较为陈旧,在面对当前已经成倍增加的档案时,工作效率不高,无法满足社保单位财务数据整合的需求。导致该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社保基金涉及的档案管理信息量较高、数据构成复杂,陈旧、单一的工作模式数据处理效率较低,管理机制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相关档案、财务管理人员对社保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认识不全面,管理思维存在滞后性,在实际工作中沿用过去的管理经验,使得档案电子化改革的战略目标难以有效落实。

1.2电子化建设基础薄弱

信息技术的快速突破革新,在推进了档案电子化、数字化建设进程的同时,也需要对原有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程序进行科学维护与升级,才能为档案电子化模式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坚实的支持。但现阶段,从社保档案管理体系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存在财政支持有所不足、工作队伍信息素养参差不齐、软硬件系统更新速率较慢等问题,电子化建设基础相对薄弱。除此之外,管理队伍的专业能力还有待提升,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的运用方式与手段,需要重点的进行跟进。

1.3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社保财务管控工作涉及的管理内容复杂,以财务数据整合为基础的财务档案在信息收集、分类、更新与存储等工作环节,需要覆盖全面的监管、保障机制,才能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体系,为档案开发与财务管控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在现有的社会保险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浪费与无价值的工作,极大的浪费了管理资源。社保事业在新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不断变化,为满足参保对象差异化的保险服务需求,加强基金的高效、科学管理配置,在档案实际开发与服务工作中,对管理、监督、保障等机制逐步进行调整、完善,进一步推进财务档案现代管理模式的构建。

2.新时期推进财务档案信息电子化建设的有效举措

2.1加快财务档案共享中心的建设,统一档案存储形式

信息时代,为推进档案管理体系电子化、信息化改革的整体进程,社保单位逐步转变了单一化的财务档案收集与存储形式,运用不同的数据信息载体,采用多元化的存储形式保证了社保信息收集的全面性、更新的即时性、传输的高效性。如,借助数字化技术将纸质数据转变为数码形式,存储到硬盘、电脑等载体中。为确保信息数据共享、交互的质效,在对社保基金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存储的过程中,应保证档案转化标准统一。当财务会计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借阅会计档案资料时,直接借助计算机等数字阅读设备查阅,无需进行数据转化。为此,在档案管理数据库与服务平台等模块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财务档案共享中心一体化、集成化财务档案管理中心的建设、维护与优化升级管理,转变原有的档案管理思维,为财务信息化、档案电子化的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2.2积极引进现代档案管理技术,创新档案开发与利用形式

社保单位财务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是有效推进会计电算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能够为社保单位业财融合管理提供支持。基于信息平台,社会保险各项业务系统处理具体业务时,可以实时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参保对象办理社会保险业务的“零跑动”。当前阶段,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以保险基金为依托,社会保险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基金利用产生的财务数据体量大幅度提升,形成的会计档案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同时,海量的数据处理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队伍的业务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在加快信息技术在财务档案处理工作领域的引进与应用步伐,可以有效为社保基金的实际利用预算、决算、规划与决策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推进会计档案数字化、电子化平台建设时,一方面,应针对现阶段社保基金支付形式的变化,利用信息平台实时记录参保用户的变动信息,及时更新财务数据库的存储数据,在保证数据利用安全性的同时,创新财务档案开发形式;另一方面,应加强现代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讯与云平台等技术的引进,优化财务数据的处理流程,深度挖掘档案信息的价值,全面提升社保基金的实际管理质效。

2.3完善财务档案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

基于现代技术建立的信息开发与利用管理体系,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数据交互、共享、整合等方面的功能,在数据管理工作中发挥技术优势,对社保单位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度、高效的挖掘,按需共享,实现部门间的有效联合,使财务数据的处理工作更高效、便捷。如,在财务系统中引进云平台技术,推进云会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档案管理人员在其中形成规范的会计档案业务流程,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电子会计档案分析。与此同时,在会计档案数据库建设时,需要将相关财务数据及时导入到中心库中,推进档案的鄂一体化、集成化管理发展,在中心平台上,面向财务、档案工作者,提供社保基金相关的预算、收支、运营等方面的管理功能,进一步落实会计电算化、档案电子化协同建设目标。

结语:为满足新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要求,基于社保单位财务信息管理改革需求,推进档案电子化建设进程,成为当前促进财务管理与档案管理协同化发展、优化社保基金规划利用形式、保障参保人员切身利益的重要路径。在建设财务档案现代管理平台时,档案与财务等相关工作部门应在遵循全面参保管理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技术的多元化应用、财务档案共享中心的有效建设、电子化平台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为我国新时期社保事业的快速、平稳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刘春德.信息化建设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产城(上半月),2020(02):1;

[2]韩黎遐."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财会学习,2018(34):69;

[3]郭明.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8,306(10):16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