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但音乐教学中互动形式少、互动内容不丰富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对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以及音乐素质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为了能够解决这种现状,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必须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在此背景之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实践证明,这一模式也确实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优势,教师通过对学习规律以及学生心理的分析,最终为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对后期音乐教学的目标完成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一)构建和谐教学氛围
理想的课堂教学条件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保证。互动式教学的目的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由、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可以进一步地使学生充分融入教育过程中。在营造课堂氛围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平等地建构,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平等的地位和人格。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带任何主观偏见。小学教师对于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充分了解,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内容要积极地纳入课堂教学中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上课热情,提升课堂渲染力,让学生可以体验到音乐课堂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教师积极改变自己的身份和教学理念,与学生公共展开学习,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勇于发言,展开良好的互动,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改善实践教学方式
小学音乐教学使学生感受音乐之美,提高音乐整体的素养和水平。音乐教学包括让学生将音乐知识与音乐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音乐技能,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创造优美的音乐旋律。音乐教学不应该枯燥乏味,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在传统音乐教授中,教师将专业的音乐知识直接地传输给学生,学生都是采取机械的记忆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深入感受音乐富含的情感,难以充分地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情感和氛围中,也很难将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出来。教师应该为学生在音乐课上创造积极的教学条件。通过这种条件,学生可以积极参与音乐和歌唱的教学,积极与教师展开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唱歌的兴趣,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现状
(一)互动观念不足,互动形式单一
小学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较少的原因之一是受教师滞后教学观念影响,在大多数教师眼中,音乐并不是小学的主要文化课程,所以部分教师在心理方面就没有对音乐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将音乐作为一个培养学生个人兴趣的学科。其次,小学音乐教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比较严重,部分教师将快速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致使课堂教学中多专注音乐教材,对学生进行死板内容和知识的传输,不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以及态度,没有与学生展开诸多有趣、积极的互动,最终使得整个音乐教学课堂不活跃,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积极性的产生。最后,教师在设计师生互动环节时也比较随意,互动形式和环节简单,这就造成了师生互动环节内容过于单一,也不存在任何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导致师生互动教学失去了真正的价值。
(二)互动兴趣低下,互动能力不足
在小学音乐课堂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在教学意识以及教学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以及问题,最终导致无法获得较好的课堂授课效果。这对于提升学生们的音乐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都是一种直接的影响。如果整个课堂内容枯燥无味以及缺乏相关的魅力吸引,那么学生就很难喜欢音乐这门课程,进而降低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自然也就难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另外,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归根结底还是受到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念的影响,严重的可能导致音乐教学课程无法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达不成共同的兴趣爱好,就难以在他们之间开展一些互动,学生不懂得配合教师,而教师也不能发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影响了整个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改善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对策
(一)改变固定思维,提升互动意识
小学音乐有效师生互动的前提是要音乐教师改变固定思维,建立新的教学理念。首先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根据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再一味地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地位,要意识到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形成现代教育理念。如建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拥有独特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增加师生互动,培养师生互动的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知识,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以达到学生能够自我发展的目的。同时,教师应该注意预设和生成,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不足和差距,以便及时地进行指导,选择合适的教学任务,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课程,构建良性循环。通过师生间互动交流有助于让整个课堂的进行变得更加活跃和生动,而且对于整个课堂氛围的提升也十分有帮助。例如,在对《青春舞曲》这首乐曲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应该在对乐曲进行演奏的同时让学生对这首作品用心感受,也可以通过一些肢体语言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最终能够顺利地实现音乐高效课堂以及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
(二)增强课堂趣味,激发互动兴趣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也是一种听觉意象。对于小学生而言,若是他们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那么兴趣就会成为小学生学习的动力。音乐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了他们的兴趣大多数由外界因素激发,并且短暂。如果小学生能够及时得到良好、有效的引导,他们的兴趣就会更加长久。为了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比如应该积极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真实环境。比如在《我心永恒》一首曲目的教学中,教师自然应该以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作为曲目背景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对电影的观看更好地了解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更加愿意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去。另外,作为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趣味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比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针对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然后通过课堂竞答或者比赛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在获胜欲望的支持下也会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综上所述,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课堂气氛较枯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对此,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发挥师生互动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教学优势,优化互动情境,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气氛,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音乐中的美。
参考文献
[1] 丁璐.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学苑教育,2022(06):29-31.
[2] 范红芳.小学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意识的培养[J].漫画月刊,2022(Z2):36-37.
[3] 李兆岭.通过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J]. 天天爱科学 ( 教学研究),2021(10):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