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春季期间,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各学校都开展了线上教学,教师们也都利用网络平台的各种手段实施教学,然而对于已经习惯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们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为此,本文从新课标的目标出发,依托教材本身,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音乐审美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不断地实践与探索,阐述了在近三年的线上教学中,自己所获得的一些收获和思考。
一、线上音乐课存在的问题
自开展线上教学以来,虽然有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无论是音乐直播,还是教师线上指导,都变得更加便捷了,但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即使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提供更优越的线上教学条件,哪怕邀请名师授课,但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听,或者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效果就无法得到保障。另外,由于多年以来,音乐学科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不够重视,曾经有些家长反映,在孩子们在家收看音乐课时,他们往往就开着直播去做其他事情,譬如:打游戏,甚至睡觉等等。只有等到歌曲播放出来时,他们才可能会跟着哼唱两句,对教师提及的一些音乐鉴赏方法或相关的音乐知识内容的领悟,他们则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没有达到到预期的音乐教学效果。
二、线上音乐课开展的新思路
(一)结合当前背景教授疫情主题歌曲
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时,可结合当前的疫情主题,多给学生们传递一些相关内容,让他们能够在这些歌曲里感受到正能量、感受到温暖,同时也能够让音乐教学更加符合当前的背景,间接地为学生疫情期间进行心理疏导。例如:搜集一些相关的主题歌曲,如:歌曲《武汉武汉》、《春暖花开》等的视频音乐,教师可一边播放一边讲解,引导学生们用心倾听之后,在线上为学生们讲解这些音乐的创作过程,如:《武汉武汉》的歌曲,该曲是由刘岳作曲,贾乃锐作词,歌曲里表达了所有创作人员的心理想法,“武汉!武汉!孩子心手相连”,歌曲的词作者贾乃锐说:“不仅武汉是中国的孩子,其实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人都是中国的孩子,都是武汉的兄弟姐妹”。当武汉这个兄弟姐妹们遭遇艰险时,所有国家的孩子一定会挺身而出,共同作战,施以援手。通过给学生们讲述这些歌曲的故事,使他们对歌曲有了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更好地融入到歌曲的世界里。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一句一句的演唱着这首歌曲,慢慢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表达对武汉的关心,加油和鼓舞。通过类似这样的主题歌曲的教学,让音乐教学更加贴近当前社会背景,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穿插有趣的音乐活动
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应结合线上教学的模式,以网络为载体,设计一些线上的音乐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们可以在学生主科内容学习之余,让学生们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轻松和快乐。此外,在各类网络平台上,我们还可以搜集到各式各样的音乐游戏,我们可以根据高、中、低段不同,为学生们精心挑选适合的游戏,例如:节奏训练游戏《兔子舞》,学生根据自制卡片上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进行节奏的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直到能跟上音乐双手合作完成。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
微课教学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某个知识目标进行针对性讲解的视频,时间一般在十分钟以内。音乐微课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对歌谱的解读、另一种是歌曲演唱方式的精讲,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微课+直播)将相关的课堂内容传授给学生,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更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效地将线上和线下的学习相结合,同时也能够答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例如:在教授《欢乐颂》一课时,首先,教师以微课的形式讲解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歌曲范唱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先进行自学,其次,再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入手,在介绍交响音乐的同时讲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像这样类似简单的歌唱类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歌曲的创作。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主动搜集到更多版本的歌曲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四)丰富音乐欣赏内容
欣赏课教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途经。良好的音乐听觉和欣赏能力对学生丰富情感体验、积累音乐听觉经验、感受音乐的美好、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线下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简单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有意注意,但线上教学条件有限,传统的方式受到局限,教师就要让教学变得更具体化。如:我们在教授《森林狂想曲》一课时,该课的特点是听赏部分是图片与音乐相结合,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聆听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视觉与听觉双重刺激,达到更好的聆听效果。在律动环节,线下授课均为:学生谈音乐感受-根据感受创编合适的舞蹈动作-全班同学集体展示,线上课由于上课时长、摄像头角度、网络延迟等原因,教师可以将之调整为:学生进行音乐感受-教师示范创编动作-师生展示,对学生起到引领的作用。
(五)客观的教学评价机制
在线上教学评价时,鼓励实施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学生最愿意得到的就是教师的赞许与肯定。而家长和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也非常关注与在意,教师在学生完成音乐作业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及闪光点或者取得的进步,要进行及时的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将音乐学习融入自己的生活,让学生把音乐学习作为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的信心。让他们在完成音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感受到学习音乐成功的喜悦,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与审美能力。所以,在学生提交或展现自己的作业成果时,我们都应秉承着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特别在音乐欣赏作品的作业中,原本就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因此,我们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线上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同学们互相分享,取长补短。
总之,在当前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都在尝试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目标。而小学音乐又是一门能够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学科,如何恰当地掌握好线上小学音乐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期间,在线上进行音乐课教学,我们也做了了很多尝试,利用了线上教学工具,带动学生在特殊时期,感受音乐发人深省的力量,坚定战胜疫情的决心。本文拟在疫情时期,对学生开展的线上教学的真实实践为依托,阐述了我个人的所思所想,希望能与其他一线的音乐教师同频共振,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於萍。小学音乐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 J ]。艺术评鉴,2020(06):115-117.
[2]王倩.基于个体认知理论的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构建[ J ].戏剧之家,2018(21):198.
[3]孟欣.线上教学:为音乐教育添彩[ N ]
[4]“停课不停学”音乐线上教学反思
[5]对疫情时期小学音乐线上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