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有人认为记者就是找素材,写新闻即可。这是一种片面的认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媒体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固定化写作的思维,已经无法较好的吸引观众的眼球。因此这也对新闻记者这个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要求新闻记者不仅要能够挖掘新闻,更要找出新闻的价值点,引起社会的共鸣。从这项要求也可以看出,一个好的新闻报道,是离不开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的。好的思维方式,可以写出不同的报道,可以让新闻更有新鲜感,也决定了新闻记者的优秀程度。
一、新闻记者工作的思维方法
(一)发散性思维
传统的新闻记者,思维是比较机械和固定的,比如写新闻就是根据现有的素材和模板撰写即可。但是具有发散性思维的新闻记者,会先了解这个新闻,在了解的过程中,会抓住一个点,根据这个点向四面八方扩散。通常会打破现有的圈子,会从多个方面去撰写或者是探索,像这样的新闻就可以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在撰写期房迟迟不能交付的新闻时,一些新闻记者就以期房为何不能交付作为文章的重点。但是有一些发散性思维较好的新闻记者,则是以期房不能交付这个中心引出了经济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即指出了民生这个痛点,又引申了经济的问题。总之发散性思维是新闻记者工作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其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写的新闻也更能够给人一种标新立异的感觉。
(二)逆向性思维
逆向思维是和已成定论的事物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从问题的反面去探索,树立一种新的思想和形象,也被称为求异思维。在媒体行业中的逆向思维,需要新闻记者具备勇气,独到的眼光以及广博的知识,这样在面对一些新闻事件时,才能够对逆向思维方法合理的应用。比如有两个新闻工作者去采访某个检察院,但是采访之后发现并没有值得写的典型案例。因为在采访时,检察院的干部说最近刑事案件比较少,其中一名记者听到之后就离开了,说没有任何写的价值。而另外一名记者就经过深思熟虑,想到了两种方案。第一缺少刑事案件,可能是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当地的治安比较好,第二种则是司法部门没有较好的破案。无论是从哪一个方面去思考,都可以形成一个独家新闻。
(三)统摄性思维
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是能够针对信息集中的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得出新的发现。这就是一种统摄思维,能够将杂乱、零碎的信息材料有机地联系起来,去除掉没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综合分析、挖掘其中隐藏的新闻。
(四)创新性思维
当下媒体行业竞争非常的激烈,观众不再需要通过电视收听新闻,在手机上无时无刻都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类新闻。在此背景下,新闻记者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具备创新的思维,撰写出和其他记者不同的观点,同时还要发挥出新闻的价值。比如在同一板块中,往往新闻和新闻都是类似,甚至是重叠的,如若没有创新点,观众对这类新闻,可能只会观看一次,后期再刷到同类新闻就会直接跳过。反之如果新闻记者能够从创新的角度去播放新闻,比如在解析时有创新的角度,在图片方面更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些都属于创新的思维。
二、提升新闻记者工作思维方法的策略
(一)多阅读和学习,积累知识
一名新闻工作者,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思维能力培养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逐步形成的。比如,就一个新闻工作者而言,其广博的知识以及撰写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能力就是在不断的阅读和学习中成长的。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去阅读一些同行的新闻作品,还要去阅读书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理资料以及一些优秀的词语,这样可以为新闻写作提供更多的词汇,达到知识的积累,这是培养新闻记者思维的第一步。
(二)要具备问题意识,在思考中提升
在具备了一个新闻记者的基本素养之后,就要提升思维素养。提升思维素养的基本方式就是善于提问,通过提问获得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新的思路、新的撰写方式。比如在采访一个人物时,记者就要先自己提问:观众想要了解什么,我应该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对观众起到正面的影响,会不会侵害采访人的利益。再例如撰写一篇新闻稿时,记者就应该先了解该篇新闻稿的主要内容,思考新闻稿的撰写方向、撰写的标题、撰写的重点,要明确中心点。且这些中心点都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之后,才会产生新的思路、新的对策,这就是在思考中提升新闻记者创新思维的体现。
(三)要学会捕捉新闻,不断寻求新的发现
传统新闻思维是为报道新闻而撰写,然而当下这个时代,新媒体行业迅速发展,每一个社会大众都可能会成为新闻的传播者。故在媒体行业,竞争压力也日益加大,传统撰写新闻的思维也必须要进行改变。如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捕捉新闻,有一个发现新闻的眼睛。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充斥着新闻,能否在平凡的事件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新闻,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善于捕捉,具备一定的敏感度。这类敏捷的思维,可以通过训练的方式获得。如将一堆事件放在一起,让新闻记者去捕捉,捕捉后分析为什么这类事件可以成为新闻,从哪一个角度去撰写等。
(四)要善于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完善自我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重要方法。新闻记者提升自身的逆向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统摄性思维,都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感受,去总结。通过无数次实践,分析自己在撰写新闻时存在的不足,继而优化。这是在原有知识和经验上的一种提升和超越,记者在总结和理性分析时,思维就会发生改变。比如传统的一些固定的写作思维,就会有所突破,迸发出新的火花。
结语:
在新时代下,社会对新闻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也越来越多,其中思维方式是新闻记者撰写新闻的基础。通常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同向性思维以及创新性思维,通过这些思维寻找新闻,深入的挖掘新闻,再借助新颖的笔触将新闻撰写出来,才能够引发人们的关注和共鸣,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黄青艳.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8.
[2] 杜春龙.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J]. 科学与财富, 2017(11):111-111.
[3] 汤红. 探究"新常态"下融媒体新闻记者的新思维[J]. 记者观察:中, 2021(5):2.
作者简介:刘箭(1974-),男,汉族,四川内江人,助理记者,学历:本科,单位:南充市广播电视台,637000,研究方向: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