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工作中的思维方法
刘箭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箭,. 新闻记者工作中的思维方法[J]. 中国新闻传播,2025.2. DOI:10.12721/ccn.2025.157016.
摘要:
新闻记者是媒体行业的一员,主要工作是采访以及撰写优秀的新闻作品。这一特性也要求新闻记者要具备优秀的思维以及采写的能力,其中思维方法可谓是重中之重。常见的新闻撰写思维方法有逆向思维、统摄思维以及发散思维等,每一种思维都是记者眼光、知识以及能力的体现。如若记者能够运用思维方法理性的对新闻进行分析和撰写,便能够收获更多的观众。本文主要阐述了新闻记者工作的思维方法以及加强新闻记者工作思维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 新闻记者思维方法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7016
基金资助:

引言:有人认为记者就是找素材,写新闻即可。这是一种片面的认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媒体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固定化写作的思维,已经无法较好的吸引观众的眼球。因此这也对新闻记者这个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要求新闻记者不仅要能够挖掘新闻,更要找出新闻的价值点,引起社会的共鸣。从这项要求也可以看出,一个好的新闻报道,是离不开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的。好的思维方式,可以写出不同的报道,可以让新闻更有新鲜感,也决定了新闻记者的优秀程度。

一、新闻记者工作的思维方法

(一)发散性思维

传统的新闻记者,思维是比较机械和固定的,比如写新闻就是根据现有的素材和模板撰写即可。但是具有发散性思维的新闻记者,会先了解这个新闻,在了解的过程中,会抓住一个点,根据这个点向四面八方扩散。通常会打破现有的圈子,会从多个方面去撰写或者是探索,像这样的新闻就可以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在撰写期房迟迟不能交付的新闻时,一些新闻记者就以期房为何不能交付作为文章的重点。但是有一些发散性思维较好的新闻记者,则是以期房不能交付这个中心引出了经济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即指出了民生这个痛点,又引申了经济的问题。总之发散性思维是新闻记者工作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其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写的新闻也更能够给人一种标新立异的感觉。

(二)逆向性思维

逆向思维是和已成定论的事物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从问题的反面去探索,树立一种新的思想和形象,也被称为求异思维。在媒体行业中的逆向思维,需要新闻记者具备勇气,独到的眼光以及广博的知识,这样在面对一些新闻事件时,才能够对逆向思维方法合理的应用。比如有两个新闻工作者去采访某个检察院,但是采访之后发现并没有值得写的典型案例。因为在采访时,检察院的干部说最近刑事案件比较少,其中一名记者听到之后就离开了,说没有任何写的价值。而另外一名记者就经过深思熟虑,想到了两种方案。第一缺少刑事案件,可能是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当地的治安比较好,第二种则是司法部门没有较好的破案。无论是从哪一个方面去思考,都可以形成一个独家新闻。

(三)统摄性思维

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是能够针对信息集中的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得出新的发现。这就是一种统摄思维,能够将杂乱、零碎的信息材料有机地联系起来,去除掉没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综合分析、挖掘其中隐藏的新闻。

(四)创新性思维

当下媒体行业竞争非常的激烈,观众不再需要通过电视收听新闻,在手机上无时无刻都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类新闻。在此背景下,新闻记者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具备创新的思维,撰写出和其他记者不同的观点,同时还要发挥出新闻的价值。比如在同一板块中,往往新闻和新闻都是类似,甚至是重叠的,如若没有创新点,观众对这类新闻,可能只会观看一次,后期再刷到同类新闻就会直接跳过。反之如果新闻记者能够从创新的角度去播放新闻,比如在解析时有创新的角度,在图片方面更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些都属于创新的思维。

二、提升新闻记者工作思维方法的策略

(一)多阅读和学习,积累知识

一名新闻工作者,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思维能力培养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逐步形成的。比如,就一个新闻工作者而言,其广博的知识以及撰写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能力就是在不断的阅读和学习中成长的。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去阅读一些同行的新闻作品,还要去阅读书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理资料以及一些优秀的词语,这样可以为新闻写作提供更多的词汇,达到知识的积累,这是培养新闻记者思维的第一步。

(二)要具备问题意识,在思考中提升

在具备了一个新闻记者的基本素养之后,就要提升思维素养。提升思维素养的基本方式就是善于提问,通过提问获得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新的思路、新的撰写方式。比如在采访一个人物时,记者就要先自己提问:观众想要了解什么,我应该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对观众起到正面的影响,会不会侵害采访人的利益。再例如撰写一篇新闻稿时,记者就应该先了解该篇新闻稿的主要内容,思考新闻稿的撰写方向、撰写的标题、撰写的重点,要明确中心点。且这些中心点都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之后,才会产生新的思路、新的对策,这就是在思考中提升新闻记者创新思维的体现。

(三)要学会捕捉新闻,不断寻求新的发现

传统新闻思维是为报道新闻而撰写,然而当下这个时代,新媒体行业迅速发展,每一个社会大众都可能会成为新闻的传播者。故在媒体行业,竞争压力也日益加大,传统撰写新闻的思维也必须要进行改变。如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捕捉新闻,有一个发现新闻的眼睛。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充斥着新闻,能否在平凡的事件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新闻,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善于捕捉,具备一定的敏感度。这类敏捷的思维,可以通过训练的方式获得。如将一堆事件放在一起,让新闻记者去捕捉,捕捉后分析为什么这类事件可以成为新闻,从哪一个角度去撰写等。

(四)要善于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完善自我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重要方法。新闻记者提升自身的逆向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统摄性思维,都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感受,去总结。通过无数次实践,分析自己在撰写新闻时存在的不足,继而优化。这是在原有知识和经验上的一种提升和超越,记者在总结和理性分析时,思维就会发生改变。比如传统的一些固定的写作思维,就会有所突破,迸发出新的火花。

结语:

在新时代下,社会对新闻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也越来越多,其中思维方式是新闻记者撰写新闻的基础。通常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同向性思维以及创新性思维,通过这些思维寻找新闻,深入的挖掘新闻,再借助新颖的笔触将新闻撰写出来,才能够引发人们的关注和共鸣,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黄青艳.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8.

[2] 杜春龙.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J]. 科学与财富, 2017(11):111-111.

[3] 汤红. 探究"新常态"下融媒体新闻记者的新思维[J]. 记者观察:中, 2021(5):2.

作者简介:刘箭(1974-),男,汉族,四川内江人,助理记者,学历:本科,单位:南充市广播电视台,637000,研究方向:新闻记者。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