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可有效的养护方法运用保证了水利工程建设效率,利于提高施工整体质量。基于此,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需要针对性的进行有效的养护管理,此过程要结合先进技术方法,科学实施管理,制定有效的养护方案,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1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意义
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积极意义,施工养护工作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会因各种因素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如天气、地形、材料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工程出现磨损、老化、变形等问题。而全面有效的落实养护工作,能够有效地预防和修复这些问题,保证工程质量,从而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施工养护工作能够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水利工程项目投入使用时,需要承受各种负荷和压力,如水流、水压、风化等,这些因素必然会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一定危害,而通过施工养护工作,科学有效的解决了此类问题发生,能避免因养护不到位而导致的工程事故,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施工养护工作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因此,在进一步开展养护工作过程,要提高对养护工作管理的认识,从实际分析,水利工程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发挥水资源优势,满足能源需求,并且进一步优化生态体系,打造良好环境空间。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而施工养护工作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此阶段要科学的进行有效养护,全面的开展维修工作,保证施工质量,提高能源的产出效率,同时也能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通过科学有效的养护管理,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领域,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关系到整个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的开展养护工作时,更加关注如何落实管理工作,通过加强施工养护工作,能够推动技术创新,也利于打造更加高效的管理体系,从而助力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措施
2.1加强现场管理
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实施效果,施工方需在现场施工方面加大管理力度。水利工程的各环节均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在具体施工期间,尤其在完成相对复杂的施工步骤时,需要各施工环节均需达到工程建设要求,以此保证项目总体的实施效果。施工方需在施工现场提高管理的重视程度,结合具体的要求和要点进行严格分析,深化落实技术要求。如果某个施工环节存在质量问题,则需及时改进。相关人员需认真按照图纸要求开展工程,提高技术的规范化程度,尤其在隐蔽工程当中要加大监督力度,保证工程所使用的原料质量达标,避免由于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对后续的工程总体质量形成不利影响。如果必要,还需核查原料质量,通过检测后才能参与施工。施工方需科学保存原料,保证在原料存储期间的质量不受损坏。科学有效的现场管理工作开展是必要的,此过程要根据现场施工内容,全面的进行有效的养护工作分析,提高现场养护水平,保证养护工作开展效率,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2.2养护优化措施
2.2.1健全养护管理制度
除了保证工程在建设期间应用有效的管理措施,还需侧重提高措施应用的完善化程度。在具体实施工程时,需保证应用措施的有效性,以此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长远实施。施工主体需依据项目开展的地域特征、工程规模及后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制定科学的施工规划,倡导相关人员在工程养护期间能够应用有效的工作方法,推动养护工作的有效实施。在开展工程养护期间,不但要保证采取措施的全面性,同时还要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进行细致检查。养护工作主要分为日常养护和维修两方面,在采取养护措施的同时,也需对设备的运行功能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运行问题,则需及时处理。在养护期间也需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应用行业前沿的技术手段,保证参与项目实施的设备能够顺利发挥作用。
2.2.2制定养护维修考核
为保证施工方能够深化落实维修的制度要求,需形成相对完善的考核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形成差异化的考核标准,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将制度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施工方可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和特征制定可行且有效的维护考核体系,以此作为规范操作人员日常工作的准则。施工方也需重点衡量考核指标的落实情况,针对工作成效较好的员工进行必要的精神或物质嘉奖,保证其以高度的自觉性落实制度要求,同时也需要所有施工人员客观认识到养护维修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考核标准指导工作,明显提高工作的实施质量。
2.2.3树立养护风险意识
施工方在实施养护与维修工作期间,需形成高度的养护风险防范意识。只有从内心深化认识到工程及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了解风险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才能形成高度的风险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上工作期间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保证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实施。相关人员需在风险意识的指导下,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注意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做到随时识别和尽量避免,可应用经过行业检验的有效手段进行防护,尽量提高养护工作的实施效果。
2.3做好科学规划
科学的规划是提高养护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过程,要重视有效规划,并且要严格按规划目标进行管理。实施工程养护维修工作期间,需保证养护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运用科学的养护方法,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认真记录各项数据信息,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采取长远性的处理方法。只有优化应用养护手段,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总体效益。在设计维修方案期间,需紧密结合之前调研的相关数据及工程的功能要求,同时还需保证为后续的项目实施提供扎实的前提,真正发挥出工程的社会与服务价值。此外,在维修期间也需形成相对科学的原料采买方案,避免出现原料浪费的情况,同时需保证施工原料的质量达到指定的维修标准。进一步提高规划水平,促使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全面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增多,作为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对施工养护工作的认识,要根据具体工程项目,针对性的提出科学的养护管理模式,打造更加科学的施工养护体系,为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发展提供有效助力。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进一步提高施工养护管理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冯伟.浅谈水利工程管理中水闸安全运行与检查养护[J].治淮,2022,(12):42-44.
[2]王欣.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研究[J].内江科技,2022,43(11):5-6+25.
[3]李双乐.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现状及建议浅谈[J].海河水利,2022,(04):87-89+110.
[4]石俏霞.水利工程管理养护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J].居业,2022,(08):178-180.
[5]张德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3):148-150.
[6]周小军. 水利工程管理养护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J]. 砖瓦世界,2023(11):201-203. DOI:10.3969/j.issn.1002-9885.2023.11.067.
[7]王李伟,辛京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探讨[J].智慧农业导刊.20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