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律视角探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
邓戈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邓戈,. 基于法律视角探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J]. 法学学报,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20.
摘要: 分析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图书馆来源,在我国相关法律支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从专业的角度的分析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服务方式及途径,为新时期图书馆进一步优化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法律;图书馆;社会力量;基层;服务
DOI:10.12721/ccn.2021.157020
基金资助: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民生设施建设,其中,基层图书馆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我党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通过强化基层图书馆建设,可为基层居民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提供更多有力的渠道。因此,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文化软实力和制度的共同发展,将文化和理论也放在社会发展同等重要道路上,坚持“文化自信”,强化精神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也为基层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围。

1.社会力量及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联系

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以众多社会力量为支持。文字产生以及文献的编辑、撰写,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创造良好别惊条件。而印刷术的发明以及不断改进、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也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铺平道路,为基层公共图书馆存在提供基本保证[2]。我国古代的藏书楼逐步演变为图书馆,伴随各个时期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藏书楼不断和时代发展相互配合,成为图书馆历史上社会力量参与的先驱。在改革开放以后,公民自身主体地位不断上升,居民对书籍、文化有了新的追求,渴望了解更多知识,且受时代先进思想氛围影响,导致众多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始建设起来。

2.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法律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以下简称《图书馆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图书馆相关工作也得到政府高度认同,政府重视基层公共图书馆是建设与发展[3]。通过《图书馆法》的颁布,我国法律上针对基层公共图书馆不再是空白,其将公共文化服务上升到新的立法层面,极大地保护了基层群众的权利,也对图书馆的运营予以约束。《图书馆法》中23、25、46条等都明确规定图书馆建设、捐献以及志愿者服务、政府购买等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相关要求,政府重视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积极鼓励多方力量参与进去。

2.1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基层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力量之一,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仅以政府支持建设略显单薄,需发挥社会力量,鼓励多元力量参与到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中,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对外开放的基层公共图书馆[4]。国家及地方政府为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图书馆给予一定奖励,可缓解政府单方面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资金的紧张问题,也可环节低于发展不均衡问题,推动基层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例如,广东美国花旗银行把握“广东流动图书馆”契机,建设了新兴六祖少儿图书馆及龙门花旗少儿图书馆,为当地幼儿阅读、获取知识提供更多便捷。

2.2社会捐赠

《图书馆法》第8部规定了具体的社会力量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捐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捐赠当中,并对捐赠给予更多政策优惠。引导社会捐赠可带动其他社会群众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捐赠热情,可以推动社会力量更踊跃地参与到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区。例如,北京图书馆就接受到鲁迅、郭沫若、老舍、王国维等各个知名作家的手稿。李文祥先生也对邯郸市图书馆的捐赠自己的一些著作,如《李文祥散文集》、《大杂院儿》、《心灵的撞击》等,受到大众一致好评。

2.3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服务是一种自我奉献的活动方式,社会力量奉献自我,无偿参与到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图书馆法》中明确规定鼓励公共参与到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各项志愿服务中,我国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重视基层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公共图书馆志愿活动中去,对社会力量的志愿服务给出充分肯定。因此,国家及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将基层公共图书馆相关志愿活动写入到法律层面,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其中。

新时期人们对精神娱乐的追求,其对阅读越来越重视,到基层公共图书馆中阅读的群众也越来越多,大量读者在下班后、周末、节假日选择到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导致基层公共图书馆出现人手不够的现状,最终导致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下降。而志愿者的加入,则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人流较多的周末、节假日由志愿者帮忙提供服务,而平时阅读人数较少的时候图书馆自己也很好地完成运营服务,可以为读者构建更加适宜的阅读环境。

3.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一些建议

3.1要进一步提高执行力

任何事情立法之后,要保证法律规范内容落实到实际中去,使法律发挥自身真正作用。《图书馆法》的出台更重要的在于后期的落实和执行,要提高法律自身的执行率,避免法律成为泡沫、废纸等。国家政府出台《图书馆法》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要研究如何将规范内容落实到相关部门中去。首先,政府要统筹规划好各个单位、部门的权利,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义务,为社会力量更好地参与到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当中构建良好的通道,降低准入门槛,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再者,基层公共图书馆自身要“自强”,强化自身建设,并积极筹措,坚持开放、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不动摇,并欢迎广大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中去;最后,要发挥的社会舆论的作用,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积极宣传,并对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政策大力宣传,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去,践行“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型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模式。

3.2构建长效运行机制

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去其实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但是该模式未长期延续下去,一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服务模式并不被推崇。要实现基层公共图书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理想运行模式,必须构建长效的制度机制。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对应的激励制度,对积极参与到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当中的相关社会力量,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在税收方面落实优惠政策,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热情。对社会力量捐献图书及用品的,要及时发放捐赠证书,对持续捐赠、捐献的文献超出一定规模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可以在馆内设置专门的书架,并以具体捐献人命名,表示对捐献人爱心的感激。另一方面,要不断健全志愿者的管理制度,可以结合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定期招募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采取签到打卡的方式,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时效,也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中去,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

4.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中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藏书阁的出现。让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中,也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有充分利用社会里力量的优势,才可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个性化的相关服务,为国民阅读带来莫大便利。国家出台一系列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法律条例,以立法形式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热情,有助于提高全民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陆和建, 赵瑾. 2008-2018年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 v.64;No.641(04):148-154.

[2]张静. 基于公共管理视角探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角色[J]. 图书情报工作, 2009(07):126-129.

[3]陆和建, 姜丰伟. 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服务建设研究——基于社区文化中心的社会化管理实践[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7, 26(005):P.75-80.

[4]李京胤, 高爽.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图书馆法研究综述——基于图情类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9(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