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轩闻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轩闻涛,.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效果观察[J]. 新闻传播研究,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003.
摘要:
探究乳腺癌患者在实施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干预后处于降期再开展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价值。方法:项目研究划分30例对照组及30例观察组均来至2021.01至2022.01时间段(年龄31~54岁),治疗方式依次为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就临床资料差异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偏高,治疗总有效率高,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偏低,安全性与生存率均显著偏高,(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至关重要,经治疗后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强化最终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与生存率,预防恶心呕吐、脱发或者是心脏毒性等并发症出现,保障患者个人良好权益。
关键词: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放射
DOI:10.12721/ccn.2025.157003
基金资助:

于2020年时间段,国内有学者统计发现新增乳腺癌患者人数在250万左右,其中应该疾病死亡人数约为63万左右。随着该疾病发生率持续上升,开始逐渐侵袭年轻群体,然后合理运用癌症早期筛查方式以及诊断方式等,能够促使乳腺癌死亡率显著降低[1-2]。近年来,临床在治疗乳腺癌患者过程当中方式较多,包括内分泌治疗、放疗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化疗治疗,而最终治疗方案则按照患者实际TNM分期所决定。现如今,临床以新辅助化疗方式干预大部分T1和T2分期乳腺癌患者,针对较大肿瘤患者能够使肿瘤分期下降,同时还可确保肿瘤体积缩小,保障患者保乳要求。在实施新辅助化疗治疗以后,开展改良根治术能够强化最终治疗效果[3-4]。除此以外,术后实施内分泌干预能够确保患者最终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等显著提高,但另有部分研究显示,开展内分泌治疗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所以具体的应用价值尚未统一。目前,有部分学者通过实验证实,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开展改良根治术疾病患者通过予以术后辅助放疗治疗,可控制局部肿瘤概率,保障患者最终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5-6]。鉴于此,本研究项取60例均来至2021.01至2022.01时间段(年龄31~54岁)乳腺癌患者,分析乳腺癌患者在实施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干预后处于降期再开展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价值,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项目研究划分30例对照组及30例观察组均来至2021.01至2022.01时间段(年龄31~54岁),治疗方式依次为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对照组/观察组年龄上下限31~54岁、31~51岁,均数值(45.71±4.42)岁、(45.68±4.36)岁;术前及术后T分期与N分期依次为:T3、T470.00%(21/30)、66.67%(20/30),30.00%(9/30)、33.33%(10/30)。N0、N1、N2、N320.00%(6/30)、16.67%(5/30),33.33%(10/30)、40.00%(12/30),33.33%(10/30)、36.67%(11/30),13.33%(4/30)、6.67%(2/30),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大,(P>0.05)。

纳入标准:(1)入院者经诊断均为乳腺癌,如细胞学检验、病理学诊断以及影像学检验等;(2)淋巴结转移1枚至3枚T1/T2开展手术干预;(3)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或更多;(4)原发肿瘤直径最大在5cm及以上,或者是胸壁以及乳腺皮肤等遭受肿瘤侵袭;(5)腋窝淋巴结清扫10枚以下,而淋巴转移20%以上。

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开展治疗方式存在禁忌证;(2)研究中途转院或失联;(3)存在转移瘤或者是恶性妇科肿瘤。

1.2方法

对照组:全部实施改良根治术以及新辅助化疗治疗,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以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作为主要手术术式;以全身新辅助化疗作为化疗方式,如AT(紫杉醇以及多柔比星)、CAF(氟尿嘧啶、环磷酰胺以及多柔比星)、CMF(氟尿嘧啶、甲氨蝶呤以及环磷酰胺)、AC(环磷酰胺以及多柔比星)、FEC(环磷酰胺、表柔比星以及氟尿嘧啶)。以上化疗方案中AT首次治疗第1d给予60mg/m2多柔比星、125~200mg/m2紫杉醇,静滴治疗,坚持3周。CAF首次治疗第1d给予500mg/m2氟尿嘧啶、500mg/m2环磷酰胺、60mg/m2多柔比星,静滴治疗,坚持3周。CMF:首次治疗第1~8d给予600mg/m2氟尿嘧啶、第1~8d给予40mg/m2甲氨蝶呤、第1~14d给予100mg/m2环磷酰胺,静滴治疗,坚持4周。AC:首次治疗第1d给予600mg/m2环磷酰胺、60mg/m2多柔比星,静滴治疗,坚持3周。FEC:首次治疗第1d给予600mg/m2环磷酰胺、90mg/m2表柔比星、600mg/m2氟尿嘧啶,静滴治疗,坚持3周。

观察组:除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案并配合放射治疗,结合胸壁实际厚度实施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或者是常规放疗,剂量控制为50Gy/25f,范围控制在胸壁野至对侧锁骨上野以及下野,照射计划调整为2.0Gy/f×25f,5f/w。

1.3观察指标

(1)生存质量:本次采用《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总共分为F1(日常生活能力,13项),F2(社会活动情况,7项),F3(抑郁心理障碍,8项),F4(焦虑心理障碍,7项),各项均采用4级评分,1~4分。

(2)治疗效果:显效为未存在新发病灶,时间长达>28d;好转为病灶减少至30%以上,时间长达>28d;与以上标准不符,无效。

(3)安全性与生存率:其中安全性需记录并排除恶心呕吐、脱发或者是心脏毒性等并发症出现概率。

1.4统计学方式

应用SPSS.21软件进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截图1744339884.png来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两组生存质量评分

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截图1744339634.png

续表1

截图1744339655.png

2.2 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n,%)

截图1744339674.png

2.3 安全性与生存率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安全性与生存率均显著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安全性与生存率对比(n,%)

截图1744339690.png

3讨论

通过切除原发性肿瘤如乳腺癌,可让微转移细胞获取动力学特征,但是术后辅助治疗最终效果将会降低。所以,手术治疗期开展化疗治疗,能够确保微转移细胞杀伤力明显增强,控制肿瘤复发风险[7]。对于局限性乳腺肿瘤患者开展常规治疗方式为腋窝取样以及根治性乳腺术,而深入治疗决策将受到亚型鉴定直接影响,随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评估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作出深入研究,评估病症。临床指出,乳腺癌患者治疗核心之处在于切除肿瘤后,需按照肿瘤细胞与乳腺癌临床前生物亚型以及扩散可能性开展治疗方案,虽然基因组工具可促使确定预后能力得到提升,保障治疗效益,可术后予以生物靶向治疗、化疗治疗或者是内分泌治疗的最终效果无法测评,治疗期间无法按照患者能否受益可能性做出合适调整。所以,术前药物干预显得至关重要[8]。在非转移性无法开展手术治疗乳腺癌挽救治疗期间,新辅助治疗得到有效重视,实施进一步治疗是针对可手术肿瘤患者以及大肿瘤患者术前治疗手术范围明显缩小。近年来,以上治疗方案被应用于小肿瘤患者当中,在缩小手术范围基础之上,开展针对性治疗,并对疾病反应实时监测。

近期有研究证实,新辅助化疗期间若患者病情未能彻底缓解,那么可开展额外治疗,使其预后得以改善。所以,无论是HER2或者是TNBC阳性乳腺癌患者,实施新辅助治疗是可行的。国外有学者证实,新辅助化疗降期实施放疗预后效果并不确定,无任何直接证据能够证实降期改良根治术放疗患者疗效显著[9]。但国内有报道发现,对于T1-2降期以及T0-T1降期患者实施新辅助治疗后放疗,可促使5年生存率提高,还可减少腋窝淋巴结阳性转移率。所以,新辅助化疗降期开展放疗治疗应用在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当中疗效显著,可保障患者治疗权益。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偏高,治疗总有效率高,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偏低,安全性与生存率均显著偏高,(p<0.05)。以上结果不难看出,开展放疗治疗以后患者生存率未能显著提升,可短期当中可起到良好辅助功效,使得残留病灶被彻底清理,同时强化短期疗效,抑制或者是减少癌症转移风险或者是复发风险,使患者远期不良预后得以改善,在远期阶段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水平以及治疗安全性,强化注重治疗效果[10]

总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降期改良根治术配合放疗治疗对于提高疗效、安全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能够尽全力保障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雒谌龙. 术后放射治疗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行改良根治术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3):168-170.

[2]肖月,宋莉莉,付彧,等.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2020,39(4):25-28.

[3]孙丽云,卢月,张顺康,等. cT 1-2N 1M 0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0~3枚患者术后放疗的生存分析 [J]. 国际肿瘤学杂志,2020,47(1):10-17.

[4]宋玉春,邓言波,王淑莲,等. T 4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加量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20,29(5):342-348.

[5]王宁,徐航,苏洪新,等. 放疗技术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影响[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1,44(1):41-45.

[6]郑小敏,王传彬. 定量CT研究乳腺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前后身体组分变化对其术后恢复的影响[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2,45(6):643-648.

[7]万芸,陈维翠,冯洁萍. 乳腺癌内钙化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术后病理肿瘤大小的相关性[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1,37(7):1099-1102,1130.

[8]马丹丹,齐晓伟,张毅,等. 乳腺癌伴同时型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新辅助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阳性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9,13(2):87-92.

[9]莫月媚,蔡悦成,黄明英.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规分割放疗患者并发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22,19(28):10-14.

[10]彭小花, 朱雁, 盖垚, 等. 改良根治术后辅助化学药物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3):74-7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