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会计发展对策研究
​周雅男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雅男,. 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会计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044.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到来,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一种趋势,数字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促进会计数字化、智能化,企业会计人员需要主动适应数字经济给企业会计带来的冲击,不断提高自身数字化素养,构建企业的数字会计模式,以构建全面高效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本文首先阐述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特点,然后分析数字经济对企业会计发展的影响,并分析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会计发展的困境,最后重点研究企业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会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数字经济企业会计会计发展
DOI:10.12721/ccn.2022.157044
基金资助:

前言

数字经济时代到来,企业会计发展趋向数字会计发展,关于数字会计的相关研究文献大量增加。李亚莉(2021)指出,数字经济下企业会计有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了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扩大会计确认要素,提高企业预测风险的能力,企业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数据安全性问题、企业缺乏数字会计人才[1]。陈嘉珮(2021)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会计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但是企业数字会计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数字会计建设落后,企业要重视数字会计发展,推进企业数字化建设,培养数字化会计人才[2]。陈晓蓉(2021)指出,数字经济重塑了企业的会计发展方向,企业数字会计发展存在数据存储硬件不足、信息安全软件缺乏、管理会计人才匮乏等问题,企业要梳理云存储理念,构建企业智能化会计数字信息保护机制,培养专业化的数字会计人才等[3]。綦好东、苏琪琪(2021)提出,企业会计要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发挥会计的数字功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企业数字化发展与价值创造。企业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发展数字会计,促进企业转型与升级发展[4]。张庆龙、张延彪(2020)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下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要求更高了,会计信息获取和方式趋向数字化、服务化特征,企业需要重新定位会计角色,凸显会计的服务功能[5]。已有的文献主要论述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会计受到的影响,数字会计发展的影响因素,企业数字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新思路。已有的文献为本文研究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会计发展对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参考。

1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1.1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

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数字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6]

1.2数字经济的特点

数字经济的本质是计算与共享,运用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重构企业发展的价值链,促进企业价值计算与利润共享[7]。数字经济的特点是消费定制消费生茶年、供需精准分配、利润算法分配,产品智能创造;数字经济是数据决策智能制造,是结果导向、流程报账、数值修正和利润共享,是根据结果配置生产、膝拗兽、流通、消费、资本等条件算法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也就是数据决策。数字经济具有平台支撑、数据驱动、普惠共享的特点。

1.2.1数字经济需要平台支撑

在数字经济时代,“云—网—端”日益成为全新的基础设施,营建了一种全新的商业环境,更多的企业要引进数字化平台来推进企业的大规模协作,促成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与水平。

1.2.2数据驱动是数字经济最重要特征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要运用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推动企业业务流程高度数字化,企业内部能够有效并且高效地采集到企业信息,数据是支撑企业规模化发展、全球化发展的支持性工具,企业数据挖掘、共享与应用成为可能。

1.2.3普惠共享是数字经济的新价值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发展,建立云会计服务形态,企业能够获得更加低成本的资源,更多的信息能够共享,普惠共享实现了数字经济的新价值[8]。企业不需要大量购买昂贵的软硬件产品和网络设备,能够更加低成本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数字经济对企业会计发展的影响

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数字化发展成为趋势,数字经济会企业会计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字经济对企业会计职能、会计内容、会计目标、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等都产生了影响。

2.1数字经济对企业会计职能产生了影响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会计需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快会计智能转变,企业会计中要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发挥数据的描述、预测和对策的作用,传统会计转型向管理会计的智能转变,企业会计需要更加主动地定位自身“服务”角色,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精准的决策[9]。因此,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需要主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会计服务职能转变。

2.2数字经济对企业会计内容产生了影响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要顺应数字化企业的发展,企业要适应数字企业的现实发展需要,建立信息化财务系统,企业数字会计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数字经济前,企业的会计工作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运用信息系统生产一般信息,核算企业日常业务,主要是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内容由人工来完成;数字经济后,企业的会计工作内容更加注重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要运用信息系统生成特殊信息并加以利用,对数据加工分析,处理复杂业务等,重复性的工作被计算机替代,企业的会计工作内容完全可以通过“一键”来完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因此,在数字经济时代, 企业的数字会计内容发生了新变化,数字会计内容更加倾向管理会计。

2.3数字经济对企业会计目标产生了影响

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的会计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会计智能的变化必然引发企业会计目标的变化。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的会计目标不仅是责任评价,更需要保证决策的有用性,企业的数字会计目标更要满足外部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信息需要,不能局限于财务报告形式,而是需要以管理会计报告形式,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与管理决策,以凸显企业会计的价值。

2.4数字经济对企业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影响

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经济对企业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影响是全面的。人工智能技术使得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已经被计算级替代,大数据分析促进企业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无缝链接,企业会计功能更加趋向价值创造,因此,数字经济下的企业会计职业能力不仅需要传统会计的职业能力,更加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具备技术与分析能力,具体来说,企业的技术与分析能力包括数据分析与分析能力、数据治理能力、数据可视化能力等。

具体来说,企业数字会计专业人才将企业及人员财务架构编辑在数字化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制定财务数字化会计办公软件推进计划和落地执行方案,促进企业财会可视化管理;负责企业财会体系数字化办公所有模块的搭建和组织运转必备流程的维护,实现企业财务高效安全的沟通;设定企业财务工作协同机制,实现企业财会大数据的挖掘、沉淀与分享;通过协助企业业务流程与行为的在线化,实现企业的业务与会计数据的有效融合,并能做出有效决策;以企业为中心的上下游和客户都能实现在线连接,用大数据优化整个生态的用户会计体验,不断提升财务服务效率等。

3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会计发展的困境

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会计发展趋向数字化、智能化,但是企业会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要数字环境、数字技术应用以及数字化素养会计人员支持,但是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会计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主要体现为企业会计数字发展理念落后,企业会计数字技术应用不足,企业会计数字环境建设落后,企业会计人员数字化素养较低等。

3.1企业会计数字发展理念落后

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要更高质量发展,追求更高效率与公婆,因此,企业要建立发展的理念,形成数字会计理念,建设数字化会计模式,但是当前企业会计数字发展理念落后,主要运用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无法贯彻数字会计发展新理念。

3.2 企业会计数字技术应用不足

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创新,企业的管理者虽然已经逐步意识到数字化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要求更高,但是当前企业对于会计数字投入不足,会计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待加强。

3.3企业会计数字环境建设落后

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要发展数字会计,就需要加强建设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环境建设,同时也需要营造企业会计的数字软环境,但是当前企业会计数字环境软硬环境建设都比较落后,难以支持企业数字会计的发展。

3.4企业会计人员数字化素养较低

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会计要建立软硬的数字化环境,打造企业开放性、共享性和智能性会计模式,这就要求企业配置具备数字化素养的会计专业人员,能够对企业数字会计的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有效地驾控,但是当前企业会计人员的数字化素养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4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会计发展的对策

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需要建立数字会计管理模式,构建智慧会计工作模式,建设培养数字会计专业人才,促进企业全面发展数字会计。

4.1建立数字会计管理模式

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要营造全面的数字工作环境,企业会计要从高层、运营层、基础工作层来全面形成数字化模式,企业的会计相关的业务数据形成一种闭环,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层是企业会计信息的原始收集者,完成对于企业基础性业务信息的收集、分类,并且将具体的业务执行到位;企业会计的运营层要传递会计基础工作层的数据,加工分析相关数据,促进企业业务调整的敏捷性提升;企业会计的高层是数据的最终使用者,运用数据进行经营策略优化[10]

4.2构建智慧会计工作模式

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要转变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构建智慧会计工作模式,打造高度集成平台化服务[11]。企业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占用会计人员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处理基础性工作,对于业务支撑和财务管理分析工作上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不足;构建智慧会计工作模式,企业会计人员只需要占用少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日常基础性工作,其他但部分时间支持企业业务发展,完成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决策等高价值工作,进一步提高会计数据的应用价值。

4.3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要有数字化思维,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建立财务共享财务中心,主打财务共享,兼容多种财务架构,建立集中核算模式、独立核算模式、财务共享模式企业,从专业技术领域到运营管理,完成企业财税业务处理(会计核算、税务处理、资金结算、流程设计、数据分析、业务管理等)、完善企业信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智能技术应用、工具需求整理、财务信息系统、风险预警平台设计等),优化企业会计服务管理(制度设计、绩效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建立企业财务服务门户、核心业务模块的共享平台,完成事务服务、数据服务、风控服务、共享中心管理业务、共享中心支持业务等,具体见图4-1:

屏幕截图 2025-02-05 152346.png

图4-1: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4.4培养数字会计专业人才

在数字经济视角下,企业要顺应数字会计的发展,企业亟需懂会计、懂业务、懂技术的数字化会计人才,企业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会计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培养数字化素养,具备对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和挖掘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更加快速地利用软件和平台收集会计信息,并且能够更加精准、高效[12];能够快速地研判信息,并且能够分析信息内涵,有效地配置信息场景,能够处理数字会计相关系统的操作流程,能够对企业的财会、税务、审计、内控等进行架构构建,分析财务大数据,进行数字化会计工作,完成企业的数字会计发展任务,企业要重视数字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培养数字会计专业人才,配适企业数字会计发展需要。

结论

总而言之,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会计数字化智能化是必然趋势,企业将会聚焦科学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系统等,提高企业会计的数字化化、智能化水平,营造企业全数字化的会计工作环境,突破与提升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形成大数据驱动的高效会计运营新模式,构建全面的数字会计模式,驱动企业的会计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实现企业的会计价值超越。

参考文献:

[1] 李亚莉.数字经济对企业会计业务的影响探讨[J].当代会计, 2021(5): 135-136.

[2] 陈嘉珮.数字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数字化转型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5):42-43.

[3] 陈晓蓉.数字经济时代智能管理会计发展研究[J].市场周刊, 2021, 34(1):101-103

[4] 綦好东,苏琪琪.会计如何更好赋能数字经济发展[J].财务与会计, 2021(15): 

9-12.

[5] 张庆龙,张延彪.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会计职能视角[J].中国总会计师, 2020(4):39-42.

[6] 潘亮.数字经济应成为国有企业编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J].国有资产管理, 2020(10):35-38.

[7] 刘海英."大数据+区块链"共享经济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理论[J].大数据时代, 2018: 91-95.

[8] 施雨希,胡逸涵,何煜晟,等.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云服务公司发展探析—以阿里云为例[J].当代会计, 2020(3):3-5.

[9] 钱智华.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财务会计的转型[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9(12):2.

[10] 陆新文,方美玲.管理层权力和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基于农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19-1):

24-33.

[11] 韦秀长,王顺领, 姚继国. 构建管理会计体系 助力企业价值提升—突破固有思维转变管理模式助力企业转型—河北联通的管理会计实践[J].财务与会计, 2015(5):14-18.

[12]冯炳纯, 邬小霞.数字经济对企业会计业务影响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0, 36(5):16-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