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与策略
兰建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兰建萍,. 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与策略[J]. 中国音乐学报,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039.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教育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且在教育中的影响力也愈来愈大,由于其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许多缺陷,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更有实用价值的教育工具。在学校音乐欣赏课中使用现代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使课堂教学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音乐对学生的吸引力,帮助其深刻理解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建设现代化音乐课堂,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关键词: 小学音乐信息技术
DOI:10.12721/ccn.2023.157039
基金资助:

音乐课程是以音乐艺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可以对学生的音乐知识、音乐审美以及艺术修养进行培育,促进学生的艺术发展。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在生活与工作的各方面得到体现。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信息技术优势及其对小学音乐的价值

1.技术优势。

信息技术是指以信息生产、传输、储存、管理和展示等作为核心的技术统称。根据近些年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出现了不少新的技术形式,如VR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这些先进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表现出其明显的优势。一是高效性。信息技术相比传统人力,体现出了很高的效率,能够在很多工作中高质量、高效率地处理相关工作。二是直观性。信息技术可以对信息数据进行直观化分析、构建和展示。三是交互性。信息技术可以在人和信息媒介之间构建起交互,让信息和人有效互动。

2. 教学作用。

经过分析研究,信息技术适合运用于音乐课程,而且能够发挥出多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新世纪的学生,本身就处于信息化时代,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信息化的事物,甚至对信息化事物产生了依赖,如电视、手机等,这些信息化事物,在学生的生活中是非常基础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就与学生对日常生活认知保持了契合,能够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进而体现出较为强烈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实现拓展和创新,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是构建学生感兴趣的模式,从而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第二,扩展教学空间,提升音乐教学深度。目前的音乐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音乐教学,除此之外便没有其他有效的教学形式,这就导致教学空间较为狭窄,学生接触音乐的范围有限,学习音乐的深度不够。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音乐教学能够依托信息技术,建立起线上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搭建线上教学平台,能够扩展教学范围,升级教学空间,给音乐课程提供更大的教学舞台。不仅如此,立足线上平台,也能依托新型媒介,设置丰富的音乐实践,更深层次地落实音乐教学。第三,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发展。目前,小学的教育教学,正处于全面改革的新阶段。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来规范引导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转型,向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而教学信息化,便是其中一个方向。因此,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加以有效利用,能够推动教学改革的实现,让音乐教学取得更好的发展。

二、小学音乐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注意事项

1. 适度运用。

从本质上来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工具属性。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只是被作为辅助教学活动的一类工具。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就要把握适度性原则。由于学生处于注意力集中难的年龄段,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转移注意力,倘若信息技术运用过多,会产生喧宾夺主的结果,反而弱化了学生对音乐的关注。所以,在具体教学中,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2.保持新颖。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实践中,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注意把握新颖性原则。要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将一些新颖的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如VR技术、大数据技术、互联网+等,不能单纯局限于传统的多媒体技术,要通过运用新颖的信息技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3. 多维结合。

信息技术作为一类工具方法,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还应该基于不同维度下,关注到信息技术和教学活动的结合,确保信息技术的教学运用,可以发挥出理想的效果。一是要保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信息技术的运用,既要涵盖理论教学,也要涵盖实践练习。二是要保持内外相结合。也就是要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

三、小学音乐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

1.基于信息化渠道引入趣味内容。

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从教学内容这个角度切入,通过信息技术,引入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内容,用以补充课本上的一些内容,依托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可以引入卡通动漫音乐,开启课堂教学。小学生普遍喜欢一些卡通动漫,这些卡通动漫都有相应的主题曲、片尾曲以及背景音乐等,将学生熟悉的卡通音乐引入课堂,可以快速唤起学生的兴趣。其次,引入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流行音乐当道的背景下,民间音乐就像是一股清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吸引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便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搜集一些经典的民间音乐,将其引入课堂。通过这些与流行音乐风格完全不同的民间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音乐魅力,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2. 结合互联网+打造线上教学。

在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大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关注到互联网+的发展,把握线上教学这一全新形式。从当前教育发展来看,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正成为一大热点,尤其是经历过一些特殊情况之后,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发展线上教学的必要性。小学音乐教师也可以立足互联网+,打造线上教学。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选择合适的网课平台,开设线上网课教学账号,将一部分音乐教学活动转移到线上网课平台进行。另一方面,音乐教师也可以联合其他学科教师,共同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线上教学平台,在其中设置音乐教学的相关功能。

3. 基于VR、数据挖掘等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还需要关注到线下教学模式的创新。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工具,因此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线下课堂教学的方法模式实现创新构建。首先,对VR技术进行运用,构建音乐情境教学。VR技术作为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现实。而对于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很多歌曲,都有相应的背景或是场景,以VR技术为支撑,在计算机平台中构建情境,指引学生通过VR穿戴设备,沉浸到情境中展开深入学习,这样可以对音乐进行切身体验。其次,立足数据挖掘技术,构建起信息化的唱歌打分系统。学生进行演唱时,系统可以自动打分,评价学生的演唱水平。通过打分系统,可以快速、及时评定学生的演唱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改进。

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客观规律,认清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以此为基础,针对性改革音乐教学,通过信息技术逐步改善传统的音乐课堂,构建更加高效的音乐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夏素素.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浅析[J].读写算,2022(1):204-206.

[2] 段吉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学周刊,2022(2):152-153.

[3] 华静.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育模式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2021(A1):160-16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