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们把革命歌曲称为“红歌”,是反映革命生活、建设、群众心声的歌曲。歌词的内涵包含着深厚的爱国情怀、民族的伟大荣誉感和对祖国的建党的坚定信念,传达着正面的正面力量,使人们的情感经历更加丰富多彩。在音乐教学中,红色的革命歌曲是我国大众音乐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歌唱大赛的时候,经典、优秀的红色歌曲都是各支队伍的首选,它们不仅旋律优美、主题鲜明、情感真挚,更是脍炙人口、广为传播,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可以调动民众的爱国情绪。
一、红色歌曲的特征
(一)民族性
任何一首歌都是受时代限制的,没有一首歌可以摆脱民族性而独立出来。一首好的歌曲,与这个年代和民族息息相关,相得益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源远流长。56个国家团结一致,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光辉。红色歌曲源自民间,与各族群、各民族的文化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魅力。红色歌曲是将各地民歌与歌唱结合起来,寄存于生活、革命、建设之中,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扎根于当地的红色歌曲,更是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在日本侵略中国的关键时刻,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后,东北人和整个国家的悲痛情绪,唤起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在中华大地上燃起了抗战的火焰。《北京的金山上》原本是藏族民歌,经过后期的改编和流行乐的融合,成为中国各地的一部经典之作,成为西藏民歌的一部经典之作。红色歌曲表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时也凸显了其民族的灵魂。其流传至今,必然是吸收了其国家精华,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深厚的民族精神。
(二)时代性
中国近代历史是一段屈辱史、探索史、抗争史、奋斗史、重整史。土地革命期间的红色歌曲旋律热烈、感情丰富,蕴含着革命的红色灵魂。有《歌颂中国共产党》《苏区干部好作风》等歌谣,歌咏党和苏维埃成立;有《土地革命歌》等以反对镇压、反对革命的歌;有《十送红军》《红军百姓一家人》等歌谣,赞美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和人民的血肉亲情。抗日战争期间,《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红色歌谣,充分体现了团结抗战的时代气息,鼓舞着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在社会主义和新的历史阶段,红色歌曲体现了中国的革命、建设历史,展现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
二、音乐教学中红色歌曲的渗透策略
首先,将浓厚的德育教育作用渗入到歌唱的课堂中。音乐是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艺术,它可以在传播音乐的同时,给人们的思维和情绪带来深远的冲击。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大量的红色歌曲中发掘出大量的经典歌曲来充实音乐教学,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净化、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审美得到提升、情感得到升华,这也进一步地实现了音乐教育中的德育价值和功能。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一个主要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欣赏到音乐的美感,也可以领略到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和意蕴。在歌唱的时候,对音色、节拍、旋律等方面的内容都有较高的要求,充分展示了歌曲的主旨和意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情感观念,灌输到生活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品质。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红色歌曲的形式,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把《黄河大合唱》《我的祖国》《沁园春·雪》《东方红》等与音乐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激昂的旋律和激昂的情绪,让学生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红色歌曲的内涵,可以增强学生对故乡的感情,对故乡的眷恋,对祖国的渴望和对祖国的向往。《再见了,大别山》《沂蒙山小调》《洪湖水浪打浪》《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体现了对家乡的深切感情,让学生在歌唱的时候,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好,感受着家乡的自然风光,感受着祖国的美好。同时,通过对红色歌曲进行欣赏性的教育,使其在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教育作用得到持续的强化。在音乐教育的各个阶段,音乐欣赏课程是深受广大的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音乐欣赏课程是以欣赏的形式,运用多种形式呈现出的音乐意象,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到其美妙之处,从而达到更深层的美学体验。音乐欣赏课程中的红色歌曲,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基本音乐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熟练地学习音乐中的调式、节拍、旋律、唱腔等,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欣赏的水平。例如,我们在实际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我们在对《歌唱祖国》的欣赏中,先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主旨意蕴进行了阐述,使学生对其有所了解,然后根据曲调、旋律、歌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并通过视频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祖国的自豪,以及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还有《中国革命歌》《共产主义进行曲》《太行山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十送红军》《万泉河水清又清》《弹起心爱的土琵琶》《打靶归来》,这些都是大众喜爱的流行歌曲,在学校里也很流行。
三、结论
总之,红色歌曲能将人们的情感带入战争年代,感受到抗日英雄们为了今天的胜利而奋斗的艰辛;可以将人们的思想带入火热的建设现场,感受到在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上,那些默默奋斗的英雄们所做的一切,让学生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在红色歌曲的歌词和旋律中,我们追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建设和发展的艰难时期,我们不禁感到民族的激情和奋发的力量。这些丰富的红色歌曲可以与音乐课相结合,具有艺术、审美、德育等多种教育作用。另外,在音乐教育方面,既可以利用音乐赏析和实践来实现其德育教育作用,又可以在课余生活中持续地融入其中,增强学生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方欢欢.浅谈“红歌”在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2]许亮,李兴华,梁旭.浅析红色歌曲的德育功能[J].理论导报,2009(01).
[3]刘小兰.红色歌谣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J].江西教育科研,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