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概述
电力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比各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来确定最佳执行方案,因此在进行分析时要进行变量控制,保证对比分析的有效性:一是要满足时间的一致性,采取处在同一计时周期的不同方案。二是要满足可比性原则,对于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来说,需要对比不同建设方案的费用消耗和综合经济效益,分析在工程建设中对于某一条件改变时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要达到同样的造价管控目标时可以怎样进行替代,从而可以采取合理、有针对性地造价控制措施。
2常见电力工程技术经济控制分析运用方法
2.1盈亏平衡法
首先,在电力工程项目规划之初,项目投资者为了收获更多投资效益,大多会先以整体盈亏为切入点,实现综合评价和客观分析。而在电力工程项目启动之后,才可根据现实情况就盈利目标全面估测,从中找到投资和盈利的平衡节点。如此不但可以最大化规避无法预估的投资风险,还能提升投资利润,一举两得。这其中,经济管理造价控制便是探寻投资盈利节点的主要支持依据,可保障决策正确性,最大化避免出现投资负盈利的局面。
2.2成本效益法
因为电力工程项目体系极为庞大,在建设时会涉及各种各样的技术种类,而不同类别的技术方案和施工要求在适用范围和操作方式上自然不尽相同。为了能够从根源上控制建设造价,可以从这些不同的技术种类中寻找共同的制约点,而成本因素便是其中满足所有技术种类和施工条件的先决前提,只需要对不同施工段的技术种类进行分析,按照相关因素制定成本比例便可以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技术经济的客观研讨。将这种控制方式对应到实际的项目建设实践之中,能够对电力工程项目涵盖的技术方案、成本效益进行深入分析,便可以在遵循控制变量的原则之上,选择出最具性价比的优质方案,保障电力工程技术的实施质量和效果。
2.3价值工程法
电力工程项目在设计之时,便是一张环环相扣的运行网络,其中任何涉及的影响因素均需要定位和明晰。例如,电力工程的管理及维护人员、电力设备设施、电力业务等都均有存在的价值意义。而通过合理的统筹设计和合理排列可以让电力活动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因此面向经济角度造价控制来说,可以从电力工程项目开展特点及服务方面进行功能价值和成本价值的综合分析,对每一个阶段的工程内容进行顶层设计,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提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强化技术经济管理和工作造价控制,发挥其作用价值。
2.4概率分析法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运营时间较长,在无法预估的社会背景之下会使电力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相对较高,致使工程造价出现波动的影响因素甚多,因此工程造价控制成效还需要结合其他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所以可以在进行其他计算之前先行运用概率分析法预判工程建设情况。而既往电力工程项目的技术分析需要借助实际经验,保障参与计算分析的数据具备经济评价的典型因素,最后在经济角度上造价调控人员便可以借助数据分析结果,采取针对性对策宏观调控工程成本,降低非必要经济造价。虽然上述方法均为实际应用率较高的经济调控方式,但是在面对建设体系较大和建设周期较长的电力工程项目时,还是无法全面顾及经济成本的最优化使用。并且电力工程项目需要介入众多单位,如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督单位等,其中各项问题掺杂其中,牵涉甚广,任何一个分析方法,均会受到多个影响因素干扰,使得方法优势大打折扣。而为了能够将造价控制的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还需要配合一定的造价控制策略才能实现最优化设计和成本调控。
3电力工程如何从技术经济管理角度控制造价
3.1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的实际成本支出很少,但与后期资金取用和回收、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最终收益等有很大关系,因此加强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十分重要。而通过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根据行业法规、工程建设规模、场地规划、施工技术方案、物资分配计划、管理方法和工程建设风险等合理评估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性、合理性,从而为制定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投资估算等给出可靠的参考信息,确保工程项目负责人或决策者能够在全面了解真实的工程情况、招标等工程文件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定。
3.2设计阶段
设计成本占据工程建设总投资比例较低,但是设计图纸是后续施工的主要参考依据,关乎施工技术、材料的选择,施工人员的配置、施工作业面的布置,设计质量问题还会导致工程返工、工期延误等。这些对工程造价及工程建设影响甚大,因此可通过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来精细化摸清每一项设计内容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以方便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的开展。例如采取限额设计法,通过招标选择最合适的设计单位或是直接进行设计方案竞选,此外还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核,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国家设计标准、企业管理制度,以及电力工程自身的特殊性等优化设计,提升设计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3.3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对参建单位的利益有很大影响,招标书编制、招标会开展、标价确定、合同报价和签订都是工程造价控制时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此阶段科学、正确、合理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顺利完成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任务,可以保证能够在全面、系统地了解项目工程的特征特点、标书编制标准、招投标开展要求等的基础上制订合理、有效的的招标方案。投标人可提交更加完善的投标文件,招标单位也可根据高质量的投标文件,对投标单位综合实例的全面掌握来选择最有资质的合作方,避免因中标单位不专业性造成造价控制工作难以持续进行。
3.4施工阶段
由于施工成本较高,在整个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这一阶段的管控内容最为复杂,也最为重要。但是影响项目成本准确性和造价控制成效的因素较多,为了便于工作开展,运用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可以科学严谨地审核和筛选施工方案,并给出降低工程造价的可行性方案。例如调整施工技术、合理地选择替代材料、调整施工计划,此外还能够发现实际施工中的不合理之处,并科学地处理工程变更情况以及经济索赔情况,严格把关设计变更,避免非必要的变更情况,对于必须变更的内容也能加强审核,规范其变更管理,尽量减少因变更造成的多余成本支出。
3.5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为了使工程款项顺利结清,避免经济纠纷矛盾,需要搜集所有的与工程造价有关的各类费用支出明细、资金出入情况等相关资料,结合实际工程量、签证内容、合同约定进行经济分析,判断各费用支出是否合理,发现其中的费用异常偏高或采用不合理技术而造成额外损失的情况,以便工程造价人员对超出预算的金额进行严格审查,避免因施工方故意抬高费用使工程超预算。
4结束语
以电力工程项目为基础背景,采用技术经济分析为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提供有力保障和资金标准,使得电力工程建设在各个环节中均可以秉持最为适宜的造价控制,实现资金最优化使用,并助力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蔡昊.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62-63.
[2]王栋杰.信息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9,373(5):96.
[3]林蔚,李新海,曾令诚,等.基于典型施工工序的快速电力技改修理项目造价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9,11(5):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