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信息总量呈几何级增长,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海量的信息与便捷的传播方式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传统传媒业的形态和格局。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众多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特别是自媒体平台的蓬勃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冲击。自媒体平台以灵活、快速、多元的思维,给受众带来了不同以往的体验,电视媒体核心地位也正在发生转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应该紧跟技术进步的步伐,理解并掌握融媒体“资源容纳、内容整合、宣传整合、兴趣整合”的传播特性,在生产方式、传播途径、内容表现、受众体验等各个层面加快意识转变、理念创新、素质提升和整合能力,以适应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行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
1新闻编辑在全媒体时代的挑战
进入全媒体时代,画面、影像等更强烈地冲击读者感官,让他们有一种从新闻的“观望者”到现场的“见证者”的第一视角“身临其境”的体验。这会在视觉上产生更强烈的冲击,引发社会共鸣。从平面媒体向全媒体转变,重点表现在新闻内容方面,最大的看点就从内容的一次使用转化到多次性使用、从单一途径传递发展到多渠道传递、从单一形式衍生发展到以多样形式呈现。全媒体实际上就是渠道融合、多媒体融合。渠道融合势必产生媒体融合,由于不同的传播渠道需要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因此同一信息也可以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形态来展现。平面媒体出版工作中,编辑工作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即使进入全媒体时代,编辑的地位也不会动摇。但是全媒体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综合运用体,为了应对时代的变化,平面媒体编辑的工作方式从单一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改变。很多编辑为了适应技术发展的潮流,开始转向网络编辑或者跨媒体编辑,还有些编辑从原有的单一的编辑加工向项目策划的角色转变。
2新闻编辑在全媒体时代挑战的应对策略
2.1在发挥权威性特征基础上,强化舆论引导能力
但就当前新媒体时代新闻场域实际发展而言,传统媒体虽然面临着重大的冲击与挑战,但由于其根本属性所在,相对于其他新闻生产者以及参与者而言仍存在着极为明显的优势,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其在长期处于权威性地位发展过程中所掌握的舆论引导能力。在新媒体时代中,由于相关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传播渠道高速性特征所在,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无限放大。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更容易显现出“盲目”“冲动”甚至“狂热”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当前以“娱乐至死”为代表的新闻狂欢背景之中,传统媒体要在坚持自身权威性原则的基础上,对相关新闻舆情进行冷静而准确地把握,坚持以事实为根本依据,以调查为基本前提,以此在新闻传播场域中面临重大问题时做到敢于亮剑、善于发声,从而在抨击错误观念的同时为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在让舆论回归客观理性的基础上将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进行充分强化以及释放。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还可以从社交媒体不同圈层受众的角度出发,对新闻内容进行分层处理,以此在直面受众关心的时代问题、社会热点的过程中对舆情进行精准化引导,从而在实现同频共振的基础上自身舆论引导的感召力进行拔高。
2.2全媒体时代需要转变思维模式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基本处于单向传播,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然而,在全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各种新闻信息实时涌现,呈现深度化、广度化、多元化和集中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编辑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思维需要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新闻编辑需要主动了解更多的新闻信息,并增强信息处理能力,以适应本单位开展全媒体工作的需求。同时,新闻编辑还需要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包括对新媒体平台的了解和使用、对网络暴力和虚假信息的防范与处理、对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关注等。
2.3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交互性优势
融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平台给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社交媒体平台既能丰富受众的信息获取途径,也能为受众营造交流互动的空间。社交媒体平台使受众在完成信息获取的同时,拥有更深层、更强烈的参与感,通过交流互动很好地满足受众情感交流的需求。以平等姿态进行的传受互动,是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新闻编辑要充分利用交互性优势,通过优质内容的生产和独特观点的表达,提升新闻内容叙述表达的亲和力及内容表现的感染力,达到共情传播的效果。在新闻传播领域,“共情”以情感因素为动力,极大地拓展了传播效果。为了达到共情传播的效果。新闻编辑要学会互动平台的运营,制作新闻信息时要及时、全面了解受众所发出的交互需求,在与粉丝的互动交流中释放公信力,传递价值观,构建价值认同和情感共振,促进新闻创作的正向循环,逐渐将个人品牌打造成新闻信息高地,增强社会舆论的引导效果。
2.4借助平台发布内容,多渠道辅助提高新闻传播影响力
此外,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中,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要实现创新,并不意味着要一味迎合平台形式而丢失自身优势以及特色,而是在结合平台形式的基础上将自身所生产的新闻内容进行深度融合以及优化,从而做到推陈出新。我们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由于新媒体平台基本属于大众平台,所推送的内容大多存在着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可以以此作为契机,在结合自身创作优势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发布优质新闻内容以及相关作品,从而在做到脱颖而出的基础上将自身新闻传播影响力进行充分发挥。此外,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同时还需要对新媒体平台互动性做好充分认知,以此在努力拉近与受众距离的基础上,提高新闻的可信度的同时做好相应的舆论引导工作。
2.5深化媒体融合提升品牌竞争力
以前,平面媒体编辑只需要修改好稿件,排好版面即可。在全媒体时代,面对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面媒体编辑更要有策划意识、全局意识、总编辑意识,要考虑图片的使用,对实时发生的视频、音频等进行提炼与包装,打造名牌栏目。
结语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较以往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互动社区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这使得信息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这些变化都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形势需要新闻编辑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除了掌握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他们还需要熟悉各种新媒体平台传播特点,掌握全媒体传播技能。只有这样,新闻编辑才能更好地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为受众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新闻报道和服务。
参考文献
[1]石有斌.真实:新闻的生命:市县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艺术略谈[J].采写编,2023(6):142-144.
[2]安紫煜.新闻真实:后真相时代对“真”的探索:基于皮尔斯“真知融合理论”的思考[J].视听,2022(10):157-159.
[3]卢美荣.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探析[N].山西经济日报,2023-10-2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