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微视频等大批新鲜事物逐渐兴起,这也预示着微时代的到来。基于这样一种时代发展形势,教育行业也逐渐兴起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微课。微课的应用,给学生创设出了一种形象、生动的高效课堂,促使学生在这种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能进行更好的学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价值。
一、利用微课课前预习,培育自主学习能力
做好预习是学好数学的一大重要手段。为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结合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制作一个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内容主要就是针对本次讲解内容的一个大致介绍,也可以是对之前已经学过的相关内容进行的一个系统性复习,以此为即将开始的数学教学打好基础;待微课视频剪辑完成之后,教师再将其上传至学校学习平台或班级学习交流群中,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帮助学生逐渐养成一种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比如进行“概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笔者就结合前后两节的内容进行了微课视频的制作,由此不仅帮助学生不仅复习了之前学过的知识,也明白了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彼此联系,帮助学生掌握了一套科学高效的预习方法,进而促使其课堂学习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二、借助微课进行趣味性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投入接下来的学习。作为初始环节,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的一开始,就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带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所以教师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性特点,设计好教学的导入环节。以函数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一个小视频,比如物体的自由落体、抛物线的形成,动态的向学生展示,这些例子用函数表示的过程,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在一张精美的图片上,对学习任务进行列举,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最后,教师可以插入一些有意思的元素,比如说设计一个卡通形象,让其能够发出声音,引发学生的笑点,让学生能够带着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创设数学情境
数学情境的创设将真实反映社会生活与理论知识间的联系,符合核心素养培养和渗透的标准,教师在此过程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和选择适用于学生现阶段学习状态的启发方式,充分体现出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微课中可加入现实情境,在课前导入环节,利用视频、图像和动画创设符合数学知识理论内涵的场景,即便是虚拟场景,由于学生与现实间产生必要的联系,能够很好地感受情境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随机事件概率的知识时,在课前导入环节增加一段微课内容,教师准备两段对比视频,其中准确显示在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的影响效果,另一个视频中则显示最近在发生泥石流、土方坍塌等自然灾害前,气象局及时预警,疏散人群并未造成大面积的损失。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同样是地质灾害,现在就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程度?”学生回答是提前预测的作用。提前预测是一种不确定性的事件,只能将事件发生的概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达不到完全预测准确的目标。由此引出随机事件的定义,对于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而言,无法确定是否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而其中能够确定可能性大小的数学定义是概率。而在概率的基本性质的讲授过程中,在上一节课内容讲授完毕后,要求学生查看班级群内的任务,查找生活中两个事件存在交叉的情况。在课前导入环节,根据学生的反馈,将生活事件例如掷骰子出现点数不大于3和出现3点,准确放置在不同的韦恩图内,接着利用微课将两个韦恩图相互融合,学生观察到两个事件存在图形相交情况,帮助其理解两事件的含义,转变文字形式,利用动态的运动图像,达到与现实、与抽象概念相连的效果。
四、借助微课实施分层化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都存在的一定差异性,所以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上,每个学生对同一个课堂的内容,其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也都不相同。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应该对其重视起来,针对每个学生之间的不同,借助微课视频,来分模块、分层次的进行教学,让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基本上保持统一步伐,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微课堂,来掌握知识。首先,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分析,对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知识储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层次,来对其学生群体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要进行难度的区分。并且将其作成微课视频,供不同层次学生去选择、学习。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那一部分学生,为其布置的学习任务,就要基础性强一些,难度适中,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概念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而对于一些拔尖的学生,可以提高难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帮助其开拓数学思维。最后,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应用微课可提升课堂效率,因此为达到既定的效果,需要保证个人素养的提升,充分研究信息技术,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化程度。
参考文献
[1]臧文月,文斌.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与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9(08):221-222.
[2]徐峰.谈高中数学微课制作及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