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的农业用水量高达总用水比例的六成以上,并且主要是采用渠道输水方式进行农业灌溉水的输送。在此过程中,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导致防渗效果不符合预期、存在严重渗漏等问题出现,需要通过有效措施的应用对此问题加以控制。渠道防渗技术因经济性强、可行性高因而得以在防渗施工中应用,可保障渠道输水的安全且可实现对地下水位的有效调节,可避免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也可延缓渠道淤积形成。
1.农田水利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水资源对于农作物来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能够有效的解决农田干旱以及灌溉不均的问题,保障农田的农作物在水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都能够正常的生长。因此农田水利渠道渗漏对于农作物来说可能是致命打击,因为水资源对于农作物来说过多过少都会直接影响生长,农田水利灌溉渠道主要是修建水利渠道,对于水资源的利用进行有效的合理均分,所以农田水利渠道防渗技术对于农田灌溉来说意义重大,很多落后地区农田水利防渗技术也很落后,直接导致农作物生长出现问题。农田水利防渗技术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防渗材料和保护措施防止水资源渗漏。
2.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渗漏问题的引发因素分析
2.1地质因素
我国地域广阔,农田分布具有分散性特点,且多位于偏远的地区,因而农田水利渠道建设难度较大。在交通运输条件不够便利、工程建设成本较高的限制下,大多渠道修建工程通常都是就地取土,但由于部分地区的地质条件不佳,存在大量砂砾土,因而土质密实度不高,应用此类土进行渠道施工可能会对渠道工程的修建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渠道建成且投入使用后,易出现地下水反渗问题,在地下及地上水位压力存在较大差异的境况下,易使渠道土质粘结性下降,会破坏渠道工程的稳固性,进而引发渠道渗漏问题。特别是暴雨或灌溉完成初期,破坏现象最为明显,此类渗漏问题常会突然性发生。
2.2生态因素
农田中存在一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其中有害生物的存在会破坏渠道工程而导致渠道渗漏问题。如白蚁或老鼠均属于穴居生物,若其在渠道内聚居,则会导致渠道中存在漏洞,一旦遭到大雨或汛期来临,洞口的冲击力大增会使漏洞面积增大,从而出现严重的渠道渗漏或渠道坍塌问题。通常此问题出现与施工材料质量不佳有所关联,且工程防护管理不到位也是主要原因,未能于灌溉停止阶段细致检查渠道及并及时封堵漏洞,因而会使渠道破坏问题逐步加剧。
2.3建设因素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是决定渠道工程质效发挥的关键,然而由于受到资金量不足的影响,加之工程维护意识不强,部分水利渠道工程未及时进行维护,因而导致渠道渗漏问题频繁出现。部分农田渠道建设时间较久,且未定期进行养护与维修,因而部分设施逐步老化,难以承受较高的输水加力。若是未完善性建设排水设施,还会导致漫灌现象出现,从而进一步引发渠道渗漏问题。部分农田渠道工程建设于偏远之地,若是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管理,会因工程荒废而出现资源浪费问题。
3.农田水利灌溉防渗渠道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土料防渗技术要点
通常农田灌溉渠道工程中,黄土或沙土的渗漏问题较为严重。土料防渗技术是一种防渗施工便捷、取材方便的施工技术,土料防渗施工中,应重点做好黄土夯实、灰土护面及草泥护面三方面的防渗控制。
3.1.1黄土夯实防渗
夯实黄土时,应提高土壤夯实密度,需要采用分层进行各个土层的挖松处理,之后要进行封层处理,并合理进行夯实,以此降低渗漏问题出现几率。
3.1.2灰土护面防渗
灰土护面施工中,应控制好石灰及土的混合比例,应以1:5为宜,需要利用碳化胶结作用进行灰土强度提升,且要养护30日左右,养护时要加强水流速控制,以免出现护面坍塌问题,以进一步增强灰土护面的防渗效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3.1.3草泥护面防渗
针对草泥护面进行防渗处理时,要合理的制作防渗护面,将土料在施工渠槽内进行堆放,并进行浸泡,将砸碎的草料加入,保证有着充分的拌合,之后进行堆放发酵,定期的进行翻动,并在清理好的渠床上进行涂抹,避免裂缝的发生。
3.2混凝土衬砌防渗技术要点
此技术是当前农田防渗渠道施工中常用的技术之一,不仅输水能力较强,且具备良好的抗冲刷能力,并且寿命长、维护管理便利,地表、气候及环境等因素对此技术的影响均不高。此技术应用中的混凝土结构可选择现浇或提前预制两种方式,采用现浇混凝土防渗时,需要控制好浇筑时间,且加在浇筑之后做好收面及养护工作。而预制型混凝土防渗施工中,需要合理进行预制强度设计,应科学应用安放技术,还要严谨开展填缝施工。
3.3石料衬砌防渗技术要点
此技术主要应用于石料来源充足、有抗冲刷、抗冻要求的地区。石料衬砌包括干砌块石、干砌卵石、浆砌块石、浆砌卵石等多种形式。其优点是施工技术简单,取材方便,抗冲刷强度大,抗冰冻效果好。施工防渗结构可采用挡土墙式、护面式或挂淤护面式,砌石厚度在15~30cm之间。施工时先清理平整渠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渠坡倾角,以碎石做垫层,然后干砌或浆砌块石、卵石,顺序是先渠底后渠坡。干砌块石、卵石完成后以碎石、粘土填充缝隙,浆砌块石、卵石后注意洒水养护。
3.4膜料防渗技术要点
作为新型高效防渗方式,膜料防渗是指将塑料薄膜、沥青玻璃纤维布油毡或其他复合类膜料埋铺于渠床之下作防渗层,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薄膜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防渗膜料。施工时先将渠道基槽开挖整平,对基槽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然后将膜料平贴渠基由渠道一岸向另一岸铺设,每隔3~5m给膜料适当留出小褶,膜料接口用防水胶粘接,待膜料铺设完毕用压实法或浸水泡实法填埋。
3.5沥青混泥土防渗技术要点
此技术是对现浇式混凝土衬砌防渗改良后形成的,不仅具有混凝土衬砌防渗的诸多优点,而且使用寿命更长,防渗效果更佳。除此外还有埋藏式沥青薄膜和沥青席两种沥青材质的保护层,沥青混泥土是经过高温碾压后的材料,其在稳定性、耐久性上有着卓越的实力,适用于大规模的防渗工程建设。
结语:灌溉渠道防渗技术是农田水利工程中十分重要施工技术,农田灌溉渠道防渗处理措施有很多种,但是要找到适合于实际案例的,要因地制宜,根据所具有的条件具体分析,才能真正的促进渠道防渗措施的经济性和技术性。
参考文献:
[1]谢秀慧,侯瑞环.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9):79.
[2]孙辉.关于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技术的分析[J].城市周刊,2018(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