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普遍存在“实训难、实习难、就业对口难”的问题,其一是会计工作实操性特别强,在校学生通常是理论强实操弱,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其二是会计工作专业性强、保密性高,因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顶岗实习难度大;其三是毕业生多且集中,而会计岗位零星且分散。会计业务特别是涉税业务处理,时间性非常强,规定特别细,处罚越来越刚性,所以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多岗位少、看得多做得少、简单操作多职业判断少、单一业务多全程参与少”等诸多问题,使学生实习、实训的效果大打折扣,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很难有效提高,对学生的就业也大大影响。
因此,为了解决技工院校学生“实训难、实习难、就业对口难”的问题,我校与代理记账机构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代账工厂,共营会计孵化基地,共同培养会计人才,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会计人员。
一、会计代账工厂的经营模式
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代账工厂,学校提供场地、设备、硬件、软件和人力等资源建立实训平台,代账机构引进社会企业代理记账业务进工厂,以真实业务为依托,让学生在工厂进行真账实操,既完成了客户的代理记账需求,又完成了财务人员培养输出。会计代账工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就业为宗旨,企业真实业务为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学习,改变了模拟实训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工商局和税务局等网站为平台,最新财税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为资源,改变了以课本为资源的传统教学内容;学生不仅在工厂做账报税,还外出工商局、税务局和银行等部门办理公司注册、变更、注销、刻章、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业务,改变了以教室为上课地点的传统教学场所;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工作任务,教师为顾问指导业务,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以PPT汇报工作成果和项目研修总结的方式进行业务考核,改变了以试卷为主要工具的传统考试方式;以企业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为依据进行业绩评估,评选星级员工,改变了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评选三好学生的传统评优机制。
二、会计代账工厂的合作方式
(一)工厂的双重身份
学校承担着育人的社会责任,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优化革新课程教学体系是最艰巨的任务。会计代账工厂充分整合自身财会教学实训资源和社会代账公司业务资源,实践“入校即入企,上课即上岗”的人才培养理念,搭建一个完善的教学和生产体系。一方面,工厂是代理记账公司的一部分,公司将持续引进社会代账公司真实业务交予工厂学生完成;另一方面,工厂是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厂体现了教室与企业财务办公室的融合。
(二)工厂的建设分工
学校以提供“硬件”保障为主,如提供办公场所、配备各种办公设备、代账软件平台等,还提供一些管理配套政策。代理记账机构主要负责工厂的运维工作,如提供课程资源及评价体系、企业业务及质量监控服务、师资培训服务、学生岗位规范培训、运维团队参与运维以及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等。
(三)工厂的责任划分
代理记账机构负责组建工厂管理团队对工厂的业务经营管理,对工作质量进行稽核、把关、负责;学校负责向工厂输送符合选拔标准的学生,参与对学生的工作指导和管理。
三、会计代账工厂的运营过程
(一)岗前培训
工厂业务经理上岗之前会在代理记账机构接受全面的工厂管理和教学培训,指导老师则在工厂正式启动运营前接受代理记账机构专业培训讲师的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加强老师对实际业务的了解,掌握《代理记账业务规范》、《代理纳税申报规范》、《代理记账服务标准》,熟悉代理记账业务内容和工作流程等。
岗前培训的重点对象是实习会计,将二年级以上的学生,通过前期的教学、实训、比赛等多环节初步选拔后,进入到学校人才储备库,还要接受系统的业务培训才能进入到工厂进行实际业务处理。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角色转换要求、统一着装要求、岗位职责、工厂业务流程、代账软件操作、办税须知、工厂员工守则和考核标准等,培训的实施人以指导老师和工厂业务经理为主。
(二)组织聘任
各岗位学生在岗前培训合格之后,工厂与学校组织聘任,由工厂总经理为指导教师和学生发放“会计”聘书。聘任仪式非常有助于实现教师角色与专业会计角色的融合,更有助于实现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的融合,为学生向员工角色转换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利于工厂加强员工队伍管理。同时聘书也成为学生在校期间工作经历的证明,增加学生今后就业砝码。
(三)会计工作管理
1.为充分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工厂会计学生分组处理代账业务,每组成员分别由八名学生组成:主管、账务、税务、工商、银行、市场、客服、装订,一人一岗。允许少量低年级高素质学生加入,保证每个阶段交接工作的有序进行。
2.为分清会计代理记账工作责任,养成会计良好的职业习惯,从会计交接工作,到日常各种票据的传递,再到值班工作的交接,均要求填写书面的交接记录,装订成册作为实习工作档案妥善保管。
3.在工作质量把关方面,工厂整体上有3道质量把控关卡。第一道质量检验由每个会计小组内部来完成,主管对本组的业务质量进行审核把控,第二道质量检验由工厂业务经理来完成,第三道质量检验由教师顾问和企业顾问来完成。
工厂教师顾问与工厂业务经理有不同分工,教师顾问在业务量较为集中的月底月初定时指导会计做账,答疑解惑,侧重保证会计工作过程质量,实现会计教学标准与会计工作技术标准的融合。原则上不脱离教学,主要负责实训学生的日常管理、会计工作方法指导,实训档案管理,以及学生实训结束后工作总结的批改。工厂业务经理由品行优良、业务全面、工作及组织能力强的担任,全职管理工作室运维,参与工厂管理、培训、指导、质量检查。主要职责是管理工厂,保证工厂的正常运维,培养工厂的老师和学生,稽核代理记账、报税业务,对接代理记账公司业务。教师顾问与工厂业务经理之间合理分工、友好协作,实现“讲师”与“会计师”的双师融合。
(四)员工队伍管理
在工厂这个舞台上,表演的“主角”是工厂的学生,能够实现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的融合才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不仅仅要从形式上完成了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的融合,更要具体落实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在本质上的融合。
1.工作时间的分配。每一期参加工厂生产性实训的学生以会计代账工厂成员定位,工作时间由工厂制定,基本与正常代账机构工作安排一致。寒暑假不休息以确保会计工作时间及信息加工的连续性,其他节假日休息与公司保持一致。另外,每天单独安排1-2名学生全天轮流值班,协助工厂业务经理处理一些事务,做好值班记录,以及有关业务的交接。这样灵活的安排能保证工厂更有序运营,间接让学生更早接触学习一些管理经验。
2.工作作风的建设。前期原则上一组负责2家企业的代理记账业务,以便于工作责任的界定,后期根据业务量大小及核算难易程度增加工作任务。每个小组可以定期轮换岗位,通过轮换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既可以增加学生对不同岗位和不同企业会计核算特点的了解,又可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3.融合会计理论与会计生产性实践。会计在工厂的代理记账工作过程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过程,是理论与生产性工作相互碰撞、融合、促进的过程,工厂业务经理不带领会计盲从个人的习惯、做法;教师顾问不死搬教材、犯本本主义,一切业务操作要以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代账工厂制定的《代理记账业务规范》、《代理记账服务标准》、《代理纳税申报规范》、《会计技能业务操作规范》以及相关财税政策为依据,一切会计信息加工要符合合法性、可靠性、客观性等会计质量要求。
4.融合班会与业务交流分析会。平时要求会计做好工作周记,对每周经办的工作要点进行总结,写出心得。按照会计分期,每月在网上纳税申报工作结束之后定期召开班会和业务交流会议,为工厂各岗位员工搭建直接交流平台,为获取工厂工作的动态信息建立通道。会议由工厂业务经理和教师顾问主持,全体学生参加,系主任、教务部门、公司总经理可以随时参加,会议主要目的是及时总结上一个会计月份的工作完成情况、考勤纪律等,集中解答会计的各种工作疑问,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解决出现的问题。全体会计在会上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是交流会议成功的关键,每一次交流会均做好书面会议记录。
5.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茶话会、项目问题解剖分析会、用户恳谈会等多种方式,丰富会计的工作和工作之余的生活,增强其凝聚力,有力推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通过会计代账工厂的实际工作历练,对学生日常专业能力和职业规范的培训、考核,工厂将对参与工作的学生进行能力评价,建立人才库信息,发放“优秀员工”证书。同时将人才库信息与企业需求岗位进行主动性对接和推荐,搭建用人单位与学校人才库供需通道。会计代账工厂每年持续不断地为社会输送财务人员,为学校提高了知名度,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条件,为企业输送了会计人才,为家长解决了子女就业之忧。
参考文献:
[1]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张鹤. 中国高校科技. 2018(08)
[2]“校企联动”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平台建设[J].孙加存.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17)
[3]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背景下基于岗位能力动态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孙加存.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09)
[4]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亓芳.绿色环保建材.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