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形式,需要以记录的方式作为主要的呈现画面,围绕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主题展开重要的教学环节。微课的特点体现在视频时长短暂、教学内容较少但是重难点突出,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情景化的知识体系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型,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效果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过程。另外,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教学在教育界具备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价值,它为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改革理念,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的高效率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与微课的整合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小学音、体、美三门学科的教学地位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这也对三门学科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工作者要优化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的有效性。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小学音乐教学可运用的教学媒介、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及教学软件愈加丰富,小学音乐教师也在积极思考并探索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路径。在长期的实践与不断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微课作为时长短、内容精练、知识集中的视频教学资源,可以显著扩大音乐课堂知识容量,激活课堂氛围并调动学生表达与演绎音乐的内在动力。在此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对微课应用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知程度明显提升,并积累了一定的微课应用经验,甚至,部分教师能够设计制作包含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在内的微课辅助音乐教学。但就小学音乐教学与微课的整合效果来看,现状不容乐观。首先,部分教师设计与选用的微课时间较长,内容过于复杂,导致学生在观看微课时不知道将注意力集中在哪些内容上,影响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并弱化微课的应用价值;其次,部分教师通常将微课应用于课堂导入阶段,尝试通过直观、形象的微课视频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入效果,但学生并未在微课中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微课成为除黑板、教材之外的知识呈现载体,未能发挥其总结、引导、启发的功能;最后,教师所采用的微课资源较少,且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微课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整合尚处于初级阶段,距离真正融入每一教学环节尚有很多工作要做,还需要不断创新与探索。
二、小学音乐教学与微课的整合策略
(一)更新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理念,引入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源于国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引入我国后经过发展变化已经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导致教育模式发生了转变。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课程教学活动具有灵活性,全面革新音乐教学理念采取微课教学法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微课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微课应用形式灵活多样,能够拓展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围绕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和音乐演唱教学活动进行综合设计极大地提升了音乐教学效率;第二,微课教学的目的在于优化课堂,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精心制作的课件容易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微课教学是基于我国信息化水平提升背景下涌现出来的高效教学模式,符合音乐学科的基本特征和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获得了极大的应用。像在小学音乐教学歌曲《鹰》的时候,为帮助小学生详细理解歌曲的大体内容,教师可以录制微课视频进行课堂教学,明确音乐课堂的重点知识是掌握渐强、渐弱的演唱模式,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使得小学生全身心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并内化为个人的真实能力。
(二)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乐器方面的应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条件和时间有所限制使得教师很难将各类乐器直接介绍给学生,也不可能实现一对一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录像的方式,也就是运用多种形式的微课整理和归纳小学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乐器知识,在传授过程中可以大量节约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乐器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充分发挥其简短的特点,将烦琐众多的乐器知识简化为一节节小视频,重点突出乐器的种类和乐器的演奏方法等知识。其次,教师可以结合网络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在为学生收集各类教学资源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学习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安排。如,在二胡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介绍二胡的发展史和构造,将学生对二胡的兴趣提升至最大程度,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地研究和学习。然后,在对乐器进行合理编排和使用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操作,将课程资源转化为视频的方式,一边教学一边解说,保证各环节之间是具有衔接性的。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为学生解答问题,在学生出现困惑的地方暂停视频,实现时效性教学目标。通过以上教学步骤,教师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微课的重要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增加微课的使用频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依据音乐教材组织微课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思维
小学音乐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遵循音乐教材的审美性、艺术性和循序渐进性等基本原则,开发微课教学资源的关键在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科思维和综合审美能力。音乐教材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载体,其知识点具有分散性、重点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不仅仅要学会欣赏音乐的美,还要逐步提升审美情趣,特别是掌握一定的基本素质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美的享受。音乐教师需要在现实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微课教学,针对性地走入学生中间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教学,达到提升学生音乐学习质量和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三、结论
小学音乐教学与微课的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音乐教学资源并深化学生情感体验,为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探索微课与乐理知识教学、歌唱教学、乐器教学、节奏训练的契合点,发挥微课直观简洁、生动形象的优势,活跃课堂氛围,提升音乐教学质效,培育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莉.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21,(10):11-12.
[2]张婧.微课在小学乐理知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师博览,2021,(24):87-88.
[3]高琴.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家长,2021,(24):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