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企业在大数据、云会计手段的支持下,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提升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水平,提高预算管理效率,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结构以及模式层面也应实现创新,秉持创新的企业发展原则,规划企业发展目标,充分展现预算管理职能。
一、相关概念
(一)大数据
关于大数据指的数据信息规模庞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难以全面捕捉、管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有着海量的数据、应用价值极高,其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数学、统计学等领域。大数据技术作为基于各数据类型获取有效信息的一种手段,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处理,涉及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挖掘。大数据技术具有信息处理速度快、信息处理准确率高的优势,对于企业预算管理而言能够提供良好的数据参考,企业能够科学精准分析数据,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二)云会计
云会计以云计算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将数据计算进行任务分解,任务分解完成处理后,将其反馈用户,有利于提升会计处理效率。云计算拥有信息处理速度快、效率高等优势,云会计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功能性主要体现为,第一,基础设施功能,为大数据计算、存储提供相应的环境。第二,硬件功能,以虚拟云为基础,有效利用海量数据完成分析、计算。第三,大数据功能,实现数字化会计信息的分析、处理,利用分析、处理结果,为企业活动提供支持。第四,平台功能,保障会计软件的稳定运维。第五,软件功能,以前期记账、报账为依托,作为云会计连接数据采集的中转站。在云会计技术的支撑下,会计管理信息数据得到了丰富,上下游企业可以依托线上完成,企业客户能够对数据高质量处理。
(三)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以组织和协调生产经营活动为目的,基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是企业对某一时期的预算管理,能够科学地预算生产经济内容。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预测,预算生产经济内容,实现企业资源科学配置。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获取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具体表现为:第一,实现大量数据信息的高效处理,让企业获得的数据信息更为透明,在有效数据信息的支持下,企业的管理质量实现提升。第二,企业针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分析,以数据信息为导向,明确市场需求,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第三,挖掘隐藏数据信息,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
二、大数据、云会计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优化企业预算流程
以往阶段,在预算流程中,企业部门之间欠缺有效地沟通交流,信息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够充分,使得预算环节涉及过多,增加了审批的工作量。在大数据和云会计的支持下,面对海量化的数据信息,企业能够构建战略分析模型,利用模型优化预算管理流程。另外,针对不同层级制定与之相对的服务,满足企业个性化预算需求,实现预算流程合理优化,有效控制预算管理风险。通过技术支撑,可以对预算流程的环节完成相应查看,进行有效防控,实现预算管理对于整个经营的管控,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实现相应的改变,使得预算流程更为明晰。
(二)有利于提升企业预算编制水平
预算编制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在传统预算管理工作中,主要通过人工逐层传播的方法,导致预算审批周期过长,实效性、准确性相对减弱。现阶段,利用云会计平台,推进预算编制工作,能够实现数据信息集成,上下结合进行编制,同企业预算编制计划相结合,确定预算编制政策。另外,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单一预算管理模式,有可能导致信息闭塞。云会计平台数据资源海量,企业能够基于平台,得到市场需求数据,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规划企业预算指标,同时,利用云会计平台的优点,实现战略、预算、绩效一体化设计,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
(三)有利于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过往阶段,企业实现预算管理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是企业内部数据,因此,数据有相应的应用局限性,仅供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应用,数据结构较为单一,财务管理人员也无法第一时间应用数据结果,发挥预算职能。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企业的数据结构得到极大限度丰富,数据结构不断迭代优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发挥企业预算管理职能。另外,数据信息全面分析,可以对管理的全过程完成控制。企业在使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对于数据价值进行全面挖掘,实现信息到资产的合理转化,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推动预算结果的高效执行,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大数据、云会计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一)变革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财务部门可以根据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决策。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在预算程序方面实现公平,既有利于企业实现利益的获取,又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助推企业的发展。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上报与表决,然而,最终决策权属于企业统筹部署部门,在实现战略传达的过程中,发生解读政策或传递政策失误,由此导致预算执行无法实现推进。随着预算数据处理结果向财务部门的反馈,业务部门根据统筹部署部门的规划,完成相应的工作安排。云计算技术利用云平台的共享性,实现数据信息的汇总,企业也可以利用云平台实现数据信息传达,由于数据的共享性,部门可以直接利用数据信息,避免信息传递发生信息偏差,部门全体人员可以实现相互监督,实现层级信息到个人的具体落实。另一方面,在云会计、大数据的支持下,提升了企业预算的实效性。过往阶段,数据信息需要实时编辑,编辑完成后,数据信息的时效性缺乏,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情况,而调整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云会计技术能够动态的表现数据信息,对于与数据相关的流程可以灵活调整,分析相关数据差异,定向设计对策,调整预算方案。
(二)与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相同
就大数据、云会计而言,两者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共同为企业制定的战略服务。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在战略上进行管控的工具,可以在某些方面展现出战略的实施。另外,企业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目标需要相同,预算管理的实现要以企业战略为基础。企业的发展需要借助战略的传达、执行。大数据、云会计可以提供、整合数据信息,数据来源多元化,有效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同时,利用云平台上的相关模型,能够根据市场动向实现调整。另一方面,实现全员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所有部门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奖惩机制,提升员工工作热情,个人价值与组织目标完成相一致,共同实现发展。大数据与云会计对于企业的生产、采购、营销等环节,进行服务。业务方案、数据信息均可以利用云端进行展现,数据的分析、汇总需要企业内部所有人员参与,数据资源也可以通过云端获取,数据信息可以实现及时性。
(三)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在云会计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存储空间的扩增,改变了以往受制存储空间问题的局限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也作为企业实现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实现决策有赖于数据信息的支持。如果数据信息缺失,那么决策的可利用性则变弱,业务和财务的数据信息不能实现转化。企业实现各种信息的充分掌握,有利于市场获取主动权。服务器可对数据进行存储,数据库由专业人员维护,系统更为稳定。在大数据、云会计技术的支持下,数据能够实现多元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增强,有助于提升数据分析效率。企业预算管理所利用的财务数据,云会计能够有效扩充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转化,促进数据分析、转化能力提升,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企业全面掌握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把握企业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完成业务和财务之间的相互转化,从战略到绩效实现监管。
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企业实现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预算目标分解不到位。为了实现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在开展预算管理时,需要制定明确的预算总目标和各级分目标,将不同层级的目标串联为一个整体。在云会计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部分企业采取分解化预算编制的形式,对成本费用、利润进行相应的预算编制,部分企业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一些边缘性业务关注程度不足,不利于取得良好的预算执行结果。
第二,数据信息支持存在不足,导致预算的准确性下降。现阶段,在大数据和云会计技术的支持下,大部分企业均采取全面预算管理这一模式,这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作用。然而,随着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部分企业出现了预算不够准确的问题,其原因在于预算管理的时效性过长,在利用大数据、云会计技术时,数据在前期支撑上明显存在缺陷,未完成市场调研工作,造成预算失准。
第三,大数据与云计算应用人才的缺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全面预算管理人员有着更高程度的要求。尤其是能够掌握大数据技术和具备云会计应用能力,然而,现阶段存在部分企业预算管理团队老龄化问题,难以应用新技术进行工作处理。企业缺乏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考核,由此导致无法全面应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第四,预算管理战略执行度低。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企业各部门员工均参与其中,仅仅依赖个别部门无法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因此,在大数据和云会计的背景下,需要强化组织管理工作,将预算管理融入企业各方面管理当中,保障预算结果与预算目标相一致。然而,存在部分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意识淡薄,在预算执行力方面存在不足,难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效果。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关于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单一。预算编制方法包含固定、零基、滚动以及弹性预算法。这些编制方法各自具有自身优缺点。现阶段,企业对于编制方法的使用缺乏与之相对的原则。企业随着全面预算编制的开展,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往往以减少工作量为出发点,选择单一方法,由此使得预算编制目标难以全面实现。
第二,预算组织信息传递效率低。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作为一个利益集合体,划分为相互关联的组织部门。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需要各部门相互合作,且独立完成自身业务,从而保障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现阶段,关于预算管理的归属部门,大部分企业将其划分为财务部门,在业务上缺乏关联性,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传递,预算编制信息还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
第三,全面预算执行监督不力。财务部门实现全面预算编制后,下一步则是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执行开展。能够按照预算编制开展影响到经营效益的高低,部分企业缺乏良好地监督,无法取得较好地执行效果,导致预算管理目标难以实现。无法采取应对性措施,使得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实现。
五、大数据、云会计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一)全面预算编制
关于全面预算编制,第一,明确预算目标。科学的预算目标有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因此,在制定预算目标时,需要全面考量企业发展方向以及市场环境,预算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企业力图精细化的预算,将整体战略目标实现有效落实。第二,健全全面预算编制流程。在大数据、云会计支持下,各个预算编制主体均能够及时获取预算目标,进而完成本部门预算,本部门预算编制制定后,提交于管理部门,审批通过后即可部门全面执行。通过这一过程,实现预算编制流程的优化,及时调整预算组织架构,根据各部门情况提供预算方法,提升预算编制效率。第三,定制不同的预算方案。现阶段,部分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部门业务存在差异,因此,针对部门特点,预算内容和流程也存在差异。在大数据、云会计背景下,需实现预算编制过程动态化调整,发挥灵活性与个性化。
(二)全面预算的执行
关于全面预算执行,涉及预算审批、控制、分析和调整等方面。在大数据、云会计支持下,能够有效实现预算执行的全面监控,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具体表现为,在预算审批方面,云会计平台信息共享,审批过程更为标准,能够有效控制各个节点,避免反复审批问题的出现,审批流程更为规范透明,另外,如果遇到审批人员出差,审批工作可由其他责任人员完成,保障审批的正常进度。在预算控制方面,需要对预算中的风险节点,进行监控,在云会计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强化预算控制以及预算分析效果,利用云会计平台的预警指标,来进行下一步任务安排。在预算分析方面,企业的发展会遇到与预算初期不相一致的方面,为了将企业预算控制在一定波动范围内,可利用云会计平台储存相关信息,如预算数据和业务数据,为预算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关于预算调整,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保障预算编制精确化,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部分极具隐藏性的数据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导致预算编制出现偏差。因此,需要利用大数据、云会计技术不断调整预算,保障企业预算目标。
(三)全面预算的评价
关于全面预算的评价,可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建立。关于过程方面,企业预算控制人员需要对业务数据和经营过程中的数据实时更新到云会计平台,随着预算执行,对于预算完成情况实现动态分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关于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以平衡计分卡数据为依据,对于执行结果和目标进行对比,明确造成数据差异的原因,同时,将数据与行业平均值进行比较,制造完成评价报告。综上所述,提升预算管理评价水平,需要相应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撑。
在大数据、云会计背景下,企业实现预算管理,有利于优化企业预算流程、提升企业预算编制水平、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现阶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预算目标分解不到位、数据信息支持存在不足、大数据与云计算应用人才的缺乏等问题,本文从全面预算编制、全面预算的执行、全面预算的评价等方面,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企业所遇到的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应优化全面预算管理方式,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旭梅,任林伟.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29):62-64.
[2]孙蕾.云计算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22,(02):172-176.
[3]杜素生.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21,(06):172-176.
[4]赵曰飞.大数据时代下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3):44-45.
[5]耿丽君.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评《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科技论文,2020,15(08):974.
[6]何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框架及其构建模式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2):35-36.
作者简介:
周爱东(1977-01),男,山东济宁人,汉族,山东山屹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