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电网的总体概述
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是现阶段电网系统运行和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与电网系统现阶段运行的效率要求和规模要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智能化的程度越高,意味着电网系统的功能性越强大,系统运行的质量也越能够得到保证。所谓的智能电网系统,是指电网系统的建设中,将输电、变电和通信等环节通过自动化调控技术实现运行模式的一体化。一方面提高电网系统内部功能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优化电网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效果。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电网系统建设水平在不断提升。
2智能电网的建设原则
2.1绿色环保原则
就此项原则来说,就是指在建设智能电网过程中,应当最大程度上重复利用电网资源,降低环境污染,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损失。将工作人员组织起来进行技能培训,使其意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促使智能电网建设朝着更绿色环保的方向迈进。
2.2按时维护原则
在建设智能电网时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所以应当尽可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以便于带动经济建设。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准,以便于保证智能电网稳定运行。这就要求稳固网架,保证智能电网系统能够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确保电力能源进行有效输送。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当按时检修智能电网,以便于及时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一定手段进行妥善处理,从而保证智能电网可持续建设。
2.3合理配置资源原则
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的资源。只有采取一定手段对其优化配置,才能够改善运营效果,达到建设需求。一旦在此期间无法合理配置资源,那么在建设智能电网时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够保证智能电网长时间运行下去,也无法发挥科学技术的有效作用。所以说,在建设智能电网过程中务必要合理配置资源。
2.4改善自动化水平原则
科学技术不断转型升级过程中,有关部门为电网建设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以便于为电网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助力,实现电网系统自动化、智能化运行。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能够自行诊断故障,并采取一定手段进行优化改进,以此来为建设智能电网工作的进行提供助力。
2.5经济性原则
在建设智能电网过程中除了需要考虑技术之外,还应当加大对经济的关注度。为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手段改善运营效果,在质量达标的基础上应当尽可能的提升经济利润。智能电网公司需要深入了解市场行情,以便于为人们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3基于智能电网的自动化电气工程技术应用
3.1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资源输送过程中,为满足电力资源最大化使用的需求,需将无功补偿技术和谐波抑制技术应用到此过程中,也就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结合这两种技术,尤其是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高压直流输送线路网络,要根据晶闸管变流设备控制电力资源输送过程。在专业输送设备的基础上,线路两侧终端区域要确保能够根据自动化设备开展电力资源全面自动传输,保证资源输送的效率与安全性,提高电力输送过程中的工作质量,确保电力资源供应更加有效且稳定。
3.2恒频变频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化电力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电源为重要基础部分,应用恒频变频技术,可使各不同功能与规格的电源在智能化电力网络系统中统一使用。具体电源类型包括恒频电源、直流电源、变频电源等。使用自动化运行系统,可自动化控制电源关闭、开启的状态,节约人工操作成本,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安全隐患。另外,利用自动化技术控制集中化程度高,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电源运行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3.3能源转换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化促进全社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各产业与技术都有所进步。随着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现有能源与资源的保护,自然资源与人们生活具有密切关系,可持续发展成为近年来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不仅要追求发展进步,还要利用科技手段与产业使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能源转变成为环保、绿色的节能型低碳新能源。应用能源转换技术可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国家未来长期发展关系密切,能源转换技术利用能量最大化优化配比,将碳排放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不仅保证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还能够对有限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配比,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使用能源转换技术成为可持续发展及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电力企业智能电网也促进了企业低碳化发展。
3.4能源质量技术的应用
使用能源质量技术优化电能质量,能够提高供电质量,实现电能多级别分化,从而评估电能等级,优化智能电力网络系统。在实际电能传输的过程中,因为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也会影响当地电力的性能。为了能够应对不同情况,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要掌握各地实际情况,从而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电能供给方案,避免因不合理的方案导致经济损失,提高运行质量,降低经济成本,促进电力网络的智能化发展。
3.5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目前为了合理使用电力工程技术,要求电力企业提高直流输电系统能力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水平。实际输配电工作使用交流电,供电系统使用直流电,为了使电流逆变工作顺利完成,要科学合理地使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不仅能够确保电能传输工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及高效性,还能够完成偏远山区的电能稳定输送工作。目前,我国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备受电力企业重视,合理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成为智能电网建设未来发展主要趋势,此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实现超远距离与大容量输电。
3.6柔性交流电技术的使用
柔性交流电技术主要应用于智能电网环保型电力系统,在此电力系统中应用柔性交流电技术能够对输电线与电力设备进行调节,确保运行安全。柔性交流控制技术是根据电子、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合理调节电网运行,可在电网系统中创建灵敏的交流输送系统,提高智能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在创建国家电网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为高压输电系统,其运行效率和电力资源开发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智能电网运行安全质量,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浪费,在智能电网中要将柔性交流电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4结语
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作为一个总的发展趋势,在电网系统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从技术维度和运行稳定性的维度同步保障电网系统的运行有效性,才能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宏观上电网系统获得更好的运行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郗石.智能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探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4):202.
[2]梁继军.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0(5):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