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网络时代,自媒体信息传播带来的事物给现代人实现自身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但是,自媒体活动是容易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进步、媒体固有的商业性、公民的群体心态以及公民先进进入现代社会的薄弱法律意识造成的。为了防止自媒体的犯罪风险,必须加强监督,提高公民权利意识,确立司法权威,严格执行正义。
一、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刑事法律风险
(一)网上造谣刑事法律风险
在网络时代,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自媒体的门槛越来越低,在线自媒体越来越具有特色。自媒体逐渐消除了传统媒体组织活跃建立的信息公开审核机制。由于自媒体编辑和缺乏审核程序,完全依赖于媒体人的自身经历和感情。自媒体主要是个人行为,很少有企业从事业务,这自媒体个人将承担责任。现在,碎片化信息过多,自媒体越来越难引起注意,随之发生的,网上谣言也越来越蔓延。互联网模糊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边界,个别主观性议论也成为传播谣言的途径。如果不有效控制网上谣言,谣言有可能进一步升级为当事人利益事件。自媒体人必须明确网络是违法的,它造成信息泄露,损害了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刑法规定了在网络谣言中针对不同的范围进行法律定刑。我们有必要分清是否为虚假的信息,有必要知道网络谣言的恶意行为结果,有助于利用法律进行保护。
(二)侵犯个人信息刑事风险
近年来,自媒体行业依赖于销售公民个人信息以获取巨额利润,迅猛增长趋势的背后是巨大的黑色互联网产业。在大数据时代,市民的个人信息被赋予了很大的价值,也成为了备受争议的资源之一。 自媒体不能泄露其个人信息、不妨碍私生活。自然人管理个人信息的公开与否和公开的范围。随着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广泛发展,自然人数据的公开将逐渐公开。有些人恶意使用自媒体平台发布其他人的信息记录,包括银行开户信息,账户密码、手机号码、家庭地址等,自然人的信息被滥用。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犯罪分子趁机滥用互联网、侵犯他人隐私权。个人信息侵害可能是由于自媒体泄露、贩卖等。如果侵犯他人的隐私权造成严重后果,违反者将受到定期监禁、刑事拘留和管理的处罚,造成侵犯个人信息的刑事犯罪。
(三)敲诈勒索刑事风险
自媒体信息具有广泛、快速、巨大的影响力和强大的互动性。普通人可以参与主要的社会活动的讨论,自由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自由没有边界就不能生存。公民利用自媒体传播信息时,没有正确的法律意识,恶意向媒体传播谣言、删除或公开信息,严重时甚至胁迫受害者,索取钱财。这侵害他人的正当权益,自媒体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些自媒体利用人性的弱点,在抖音或论坛上进行恶意夸大宣传,尤其是威胁某些群体。如果要求帖子删除,他们需要获得报酬,进行敲诈勒索,从而获利。如果敲诈勒索罪成立,其后果特别严重,他有可能被判处监禁或者罚款。自媒体需要认识到信息传播的法律责任,有助于自媒体人更好地抑制行为,不能随意威胁别人并榨取钱财。
二、互联网时代自媒体风险原因及应对
(一)自媒体的商业性质和司法执行弊端
互联网时代,各个平台的发展,加速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使用移动互联网媒体,社交成员的互动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说,媒体技术的升级转型促进了自媒体的繁荣,自媒体的使用具有商业性质,因为它运营的动机,主要是因为它有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会涉及一些法律问题,在现实世界中,自媒体的发展速度往往超过现有法律的发展速度,自媒体的一些问题也会出现不能按照国家的法律来解决的情况。执法环境也是有条件的,被动执法是我国在现行的司法领域中非常普遍,往往表现为一种办案强制性质。所以面对自媒体的商业性质和现有的司法弊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1]。
(二)自媒体人的心理
在某种程度上,自媒体人有一种从众心理。通过用“法不责众”的逻辑分析网络事件,可以看出群体行为对各个用户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特别是面对公众事件,为了迎合大多数人,更容易诱发的群众情绪激烈化和网络暴力。公民自身法律意识薄弱,尽管时代迅速发展,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仍然需要改善。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发展,自媒体必须具备法律能力和专业能力。由于自媒体起步较晚,缺乏丰富的自媒体技术,目前的趋势是缺乏开发和运行自媒体产品,促进自媒体产品市场发展。自媒体要求人员具有强大的运营能力、执行能力与法律意识。另一方面,法律意识的薄弱是时代发展引起的法律不断变化造成的,特别是在刑法领域,法律和道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因为有很多行政法律规定,所以对一般的自媒体来说,这个行为是否有罪很难判断[2]。
(三)加强自媒体的监管与法制宣传
第一,加强对自媒体网络的监督。 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空间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不可逆转的恶性后果,需要用合理的手段介入人们,有效地监督网络社会。 鉴于自媒体开发中的突出问题,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一领域的发展标准化。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监管。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首先进行信息审核,根据自媒体发布的信息,确保自媒体发布的信息通过审核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其次,网民们使用实名系统来上网。信息发布者和信息利用者都在虚拟环境中发送信息,为非法信息的发布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为了减少这种现象,在互联网上实施实名系统,通过实名系统控制自媒体的行为。最后,可以建立舆论危机的预览机制。在自媒体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净化自媒体环境,确保所有类型的信息的真实性,避免网络暴力。第二,加强法律制度宣传,提高公民权利意识。在中国的法律宣传和教育中,政府作为主体推行的法律传播模式都是从上到下的传统单向传播。以政府为主体的法律普及模式,强调公众参与法律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性,公民有责任参加法律宣传和教育活动,从而促进自媒体的法律素养[3]。
(四)严格树立司法权威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媒体是一个新领域。在其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法律缺失的问题非常严重。加强法律建设是必要的。从自媒体本身的长期开发动向来看, 需要颁布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和法规并采取法律规范来处理自媒体的开发问题。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法律的完整性,促进自媒体的健全和长期发展,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有效的帮助。所以必须确立司法权,严格管理司法。法律的稳定性决定了法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法律的制定必须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法律规定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还无法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网络时代,即使没有先例应对自媒体严重违反法律利益的情况,即使刑法没有明确规定,法官也可以运用自己的解释能力,以主张对自媒体犯罪进行法律规定的处罚为前提,合理应对这些严重违反法律的情况[4]。
三、结束语
自媒体是新事物,在其自身发展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影响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抓住其本质。为促进自媒体的发展,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这一领域的健康成长,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适当的作用。要求我们每个人在法律轨道内行使我们的权利,否则它可能侵犯其他人的正当权益。了解和掌握自媒体传播信息的法律责任,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和定位我们自己的传播信息行为。合理对待所有类型的网络信息,遵守法律和法规。
参考文献:
[1]徐东明.互联网新媒体工具的法律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研究[A].内蒙古通信协会2017年优秀论文集,2017.
[2]张诗瑶.论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刑事法律风险以及应对[J].传播力研究,2020(03).
[3]杨俊.新媒体运营风险与应对[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5):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