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与农业推广工作休戚相关,一方面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理念能够促使广大种植户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进而形成一个遵从于科学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成熟农业生产管理方法与成功的农业种植技术能够帮助广大种植户实现增产增收的美好愿景。因此,农业推广部门应当始终站时代发展前沿,将农业推广工作做好、做精、做细,使农业种植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农业推广工作在农业种植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农业推广工作的直接受益人是广大种植户,农业生产从业人员通过面对面交流、互联网资源共享等渠道及时获取各种农作物先进的种植技术,然后将这些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实际当中,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种植格局,而且也使农产品的品种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农产品品质也得到大幅提升。在这种形势之下,作为农业生产终端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也打开了多元化生产的崭新格局,无形当中就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升级再造的愿景也得以实现。
比如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为例,近年来,人们对饮食安全的关注热度逐年攀升,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工所需的原材料源头均来自于农业种植业,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作为农业推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倡导和宣传绿色农业理念,向种植户传授选种、育种、播种、施肥、灌溉等科学种植技术,才能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无公害、无污染的农作物。农产品加工企业以这些农作物作为基础原料,才能够生产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由此可以看出,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理顺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程,同时,也给农产品加工企业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1.2 指引地方农业种植业的发展方向
农作物品质与产量直接与农民的经济效益挂钩,同时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实现路径则需要借助于农业推广工作,推广人员在开展实际工作时,结合当地农业产业格局的实际情况,向广大种植户传授农作物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种植户在熟练掌握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后,可以将其有效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这就促进了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提升,进而增强了地方农业种植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另外,由于农业推广工作覆盖面积广,多数农业种植户都能够掌握专业的农作物种植技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农业推广工作给地方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的专业技术保障[1]。
1.3 取代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
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主要以半机械化为主,选种、播种、田间管理、收割等环节都需要介入人工才能得以实现,不仅生产效率低,农作物产量低,而且经济收益也大打折扣。但是,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实现,农业生产从种到收完全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控制,这就使得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逐步被取代。也正是依托于农业推广工作所带来的成效,才使得广大种植户对机械化、现代化、自动化农业生产技术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由此可见,农业推广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始终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2. 提升农业推广工作绩效的有效策略
2.1 因地制宜,更新理念
农业推广工作主要是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这条主线,对农业生产涉及到的前期选种、育种,中期种植、管理与后期的农作物收割等技术进行推广,这就要求推广人员首先应当具备思想先进性、眼光前瞻性以及理念创新性,在传授和推广农业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技巧时,应当与时下最新的农业生产态势相吻合,才能体现农业推广工作的实效性。另外,并不是所有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适用于所有的种植区域,因此,推广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对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地质土壤性状、地下地上水源等信息进行实地勘查,然后在因地制宜,向种植户传授适合于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的种植技术,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农作物本身对热量与水份的需求量较大,而从热量与降水量分布情况看,南方地区明显高于北方,因此,南方地区一般是一年两熟或者三熟,而北方地区通常为一熟。比如小麦作物,在长城以北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季春小麦,而南方地区则更加适合种植水稻以及热带经济作物。农业推广人员在传授这些农作物的高产种植技术时,首先应当考虑农作物的季节适宜性,然后才能科学的向广大种植户推荐相关的种植技术。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实现农业推广工作的最大化成果,推广人员必须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并对当地农业生产所适用的条件予以全面考量。
2.2 健全推广机制,建立共赢体系
农业推广机制的先进性与适用性直接关系到推广工作绩效,如果机制落后,与推广工作流程格格不入,或者机制执行力欠缺,无法约束推广人员的个人行为,农业推广工作成效也将流于形式。因此,农业推广部门应当结合现有的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农业生产格局,进一步完善农业推广机制,对制作条款中的推广工作原则、工作方向、工作内容、岗位职责权限予以明确,使推广人员能够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切实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性化服务。
另外,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新型种植技术已经逐步取代过去的种植技术,而一些种植户对新技术的认可度较低,加之自身的接受能力差,以至于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差强人意,而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这种状况,农业推广部门应当构建一个农民再教育平台,并对这一群体统一进行集中培训,并通过实地观摩的方法,让更多的人对新型种植技术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2]。
2.3 依托信息技术,创新工作方法
过去,农业推广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走村窜户的方法,与广大种植户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这种方法使农业种植技术在种植户的脑海当中容易形成短暂记忆,一旦推广人员与种植户产生空间距离后,种植户对一些技术要点就会产生模糊印象,因此,传统的农业推广方式使推广成果的长效性受到节制,不利于后期农业种植技术的实践应用。而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一些新型的社会方式应运而生。比如以微信这种社交软件为例,推广人员完全可以利用微信关众号或者创建微信群的方法,将当地的农业种植户网聚到一起,然后不定期向种植户宣传和讲解各种新型的农业种植技术,当种植户遇到难题或者疑惑时,推广人员只需要利用视频或者音频对接的方式,为其解疑释惑。通过这种方法,农业种植户既能够了解到最新的农业资讯,同时,也能够不断充实和丰富自身的农业知识体系,这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快速推进也将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结束语:
农业推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推广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的技术水平,而且也需要广大种植户的积极配合,才能突显农业推广工作成效。因此,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农业推广人员应当与广大种植户携手共进,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前提下,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杨雪芹.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57-58.
[2]王元杰.浅析农业技术推广对种植业发展的作用[J].农村实用技术,20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