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对于学生来说,具备法律意识可以推动学生建立更为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具备规则意识,有序参加社会活动,而高中政治教学也会涉及到法律建设方面的内容,那么在对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作用,推动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加强素质教育。
一、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法律认知
在政治教学的开展中,教材的设置上有很多关于法律相关的内容,利用这些内容来展开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但是同时教师也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更为符合科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法律对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加深思想认知,提升思想境界。
例如:在政治教材的设置上有一些关于法律方面的内容,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这一部分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如在必修三的政治教材当中,我们会学习《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单元的内容,通过具体的学习,可以发现我们国家是一个依照法律来进行管理和运行的国家,在法律的维护下,才实现了有序不稳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在学习当中,学生会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治国理政方式,了解法治国家的建设的相关内容,那么教师就要充分结合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内容,来渗透法律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具体内容的学习,就可以建立法律的意识基础,让学生可以认识到,不仅要在学校生活当中遵纪守法,进入到了社会当中,也要有规则意识,通过具体法律内容的了解,来完善自己的思想认知,自我警醒,在生活当中做思想道德高尚的人,不违反法律纪律,让学生有一个对于我国法律的一个全面认知,以提醒自己更好的遵纪守法。
二、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具备法律意识,仅靠教材内容来展开讲解,是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思想认知的。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死板的只是将基础知识进行传授,也要结合实际生活案例,以营造教学氛围的方式来展开进一步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例如:在学习当中,让学生了解法律的相关内容,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了解违反法律会接受怎么样的惩罚,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那么就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来展开叙述,加强学生的思想认知。如青少年走错了路,犯了不该犯的错误,著名案件有“李天一”事件,违反了法律,给受害者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导致他不仅接受了法律的惩罚,而且还给自己的人生上了一课,影响了自己未来的道路。凡事都要讲规矩,在家里听爸爸妈妈的话,孝敬长辈,进了学校,尊敬师长,到了社会上,缺少了监督,就要学会慎独,以自己来要求自己,严守法律底线。通过了解法律案件中的消极影响,结合实际的法律案例,来深化学习内容,进行更为有效的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法律意识的认知,让学生能够进一步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好青年。
三、结合实践活动,加深法律意识的理解
在教学活动当中,通过教师对国家法律建设的进一步讲解,可以让学生具备基础的法律知识,那么同时,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提升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当中自主的拓展自己的思维认知,加深法律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落实良好的法律意识。
例如:我国设定每年的12月4号为我国的法制宣传日,那么在这一天,教师可以结合我们的教学内容来让学生自主的设置一些相关的法律宣传主题活动,如法律的普及、宣传等,通过多样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展开。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来观看相关的法制教育宣传片,让学生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来加深学生的思想认知。另外,还可以通过布置班级的方式,来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提升学生进一步的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如在班级内进行手抄报、宣传报、黑板报,让学生在自主设计的过程当中搜集相关的法律资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法律建设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法律认知,在生活当中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进一步开展学法、守法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法律意识的理解。
结束语:总而言之,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必须要结合高中政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来进行,教师充分发挥教材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结合案例分析、教学情景的营建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全方位拓展学生对于法律的了解,加深法律上的思想认知,让学生能够将良好的思想落实在自己的行动当中,在学校遵守纪律,在社会也能够为维护法律,构建良好的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麦亮.探究高中政治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法律意识[J].考试周刊,2020(68):.
[2]孙耀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