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学校在教学方面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熟练度和经验。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实践教学设备和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探索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提升中职会计教育的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一)中职会计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比较滞后
当前,很多中职教育还停留在“先理论后动手”、“重理论”、“轻动手”的传统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创造精神的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缺少专业的教育培训设施,教师缺乏实际操作技能
目前,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此外,由于实践基地的投资较少,使得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到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与工作过程,很难建立起完善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架构。很多会计专业的老师一离开校园就走上了教育工作的道路,缺少实习工作的经历,导致了他们对实习工作的指导能力不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本身的问题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部分学生,其自身的人文素质与整体素质都比较差,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通常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收信息,缺少自主探究的精神,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校企关系不密切
目前,中职学校对校企联合办学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企业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是因为他们害怕这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工作。同时,学校与企业之间缺少良好的交流与协作,很难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其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并对每一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构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中职会计教育要以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重构其课程结构,把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融入到教育全过程。首先,应加大实习比例,保证学生既能熟练地学习,又能有充分的动手能力。其次,要注意专业的应用性与前瞻性,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与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保证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与社会需要相匹配。在具体的执行中,可以采用如下步骤:第一,设置专项的实习课程,例如会计模拟实习、财务软件操作等,使同学们能够在仿真的情境中进行动手操作,了解会计工作程序;二是把实习与平时的教育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处理上;三是要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联合研发实习实训基地,保证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生产需要密切联系。
(二)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
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保证。中职学校应该增加实习设备,如会计仿真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实习条件。在此基础上,应加大设备的保养与升级力度,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与先进水平。在设备的设置上,中职学校可以参考国外企业的经验,通过设置会计岗位、配备会计软件等方式,使学生在仿真情境下进行实践活动。同时,也可以和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为学生创造实习的条件。
(三)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在中职学校中,师资的实际操作水平对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职学校要重视会计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应鼓励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优秀老师或知名教授到学校授课,并在课堂上进行授课,为学生们提供更为密切的指导与协助。从师资力量上讲,中职学校应从如下几个层面入手:一是要通过定期的教育、进修等方式,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与实际操作技能;二是要让老师多去企业实习,熟悉企业的需要,熟悉企业经营过程,提高对学生实习的引导能力;三是要制定鼓励措施,对有实际工作成绩优异的老师给予表扬与奖励。
(四)健全实践课的组织和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的教育实习管理和评估制度,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了保证中职教育的顺利开展,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教育实习管理体制与评估机制。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来看,中职学校应制订具体的实践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及评价指标,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要求进行具体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应强化实习环节的监管与考核,保证实习工作的质量与成效。在评估制度上,中职教育应该构建一个由学生自我评估、相互评估、教师评估和企业评估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对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对他们的实际能力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从而为以后的教育工作做出更好的贡献。
(五)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实践渠道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培养大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中职学校要主动与企业进行校企共建,联合进行实训。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协作,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企业的工作中去,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到企业的工作中去。在校企合作方面,中职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方案,确保实习活动的有序进行;三是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跟踪和指导,确保实习质量;四是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对实习生的评价和建议,以便调整和完善实习计划。
总之,中职会计人才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从课程体系、实训教学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估体系建设、企业与学校的协作等几个环节来进行。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进行综合评价,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其实际工作水平,为其今后的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学校、教师、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和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企业需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社会则需要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展望未来,我们期待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我们相信,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完善,随着实践教学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得到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提升,他们将成为未来会计领域的中坚力量,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晓端“.做中学,学中做”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会计学习,2021(12).
[2]赵晨曦.中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浅究——以“会计电算化”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