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兴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现状与问题
(一)融接平台初步建立,融接短板亟待补齐
为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资兴市全面深化了“放、管、服”改革,建立了外商投资审批“绿色通道”,在县(市)级层面初步建立了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台和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但资兴市受人口特别偏少、老旧工业、“僵尸企业”偏多的影响,人才短板问题,企业“用工难”“融资难”等困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部分干部群众思想未得到彻底解放。
(二)产业承接初具成效,竞争优势亟待提升
资兴市在“十三五”期间,依托郴州市获批国家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契机,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获评“湖南省首批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县市区”。但在对照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和趋势方面,资兴市产业承接层次不高;对照周边县域经济,资兴市没有形成比较优势;对照周边县域经济体在引进人才、利用人才、留在人才方面,资兴市政策效应优势不足。
(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配套设施亟待完善
资兴经济开发区设有四个工业园区,且四个工业园区紧挨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东江湖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京港澳高速,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在郴州11个县市区中,资兴市是唯一没有直接通高速的县市,四个园区没有形成比较流畅、完备的物流系统。目前园区生活服务设施推进速度较慢,没有宾馆、酒店,公交班次少,给工业园区员工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二、资兴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思路与对策
(一)扫清对接障碍
首先在思想、理念上要接上轨。要按照郴州市委提出的“思想大解放、服务大提质、效率大提升、环境大优化”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跟上大湾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其次,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要对照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复制推广深圳、广州等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打造一流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第三,要完善对接平台、构建融入机制。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园区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全力创建“五好”园区。
(二)摸清自身底子
对接、融入大湾区,首先要搞清楚大湾区需要什么,资兴有什么,能为大湾区提供什么。摸清自身底子,才能在对接融入大湾区在少走弯路、走错路,才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其次,要摸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第三,要摸清周边县市区以及郴州大市的底子。在郴州大市对接大湾区的赛道上借力助跑,优化产业布局,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
(三)找准融入方向,聚焦融入重点
在全面对接、融入大湾区的过程中,重中之重是全面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和配套能力,利用自身优势,在环大湾区周边地区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只要产业核心力一形成,就能在大湾区产业转移和外溢中占据主动,使之成为大湾区重要的产业协助区,进而成为大湾区重要产业链、延链和补链的重要节点,最终成为大湾区经济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资兴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
(一)拓展资兴市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大湾区--资兴“生态+”产业链
1.依托东江湖风景名胜区,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链。打造大湾区--资兴生态旅游产业链,一要紧密联系大湾区旅游发展现状、紧盯大湾区旅游发展大势、契合大湾区旅游市场需求,因地制宜,规划资兴市生态旅游蓝图。二要牢牢树立“旅游立市”“旅游兴市”理念不动摇。三要促进生态旅游与东江湖生态环境共生共荣。
2.依托东江湖特色资源,打造生态农业产业链。打造大湾区-资兴生态农业产业链,一要做好全域生态农业产业规划布局。要将整个资兴市生态农业产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与大湾区农业发展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大力发展以绿色环保、休闲娱乐为主的新型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二要构建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三要加快旅游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深度融合。
3.依托资兴全域旅游优势资源,打造生态康养产业链。打造大湾区--资兴生态康养产业链,一要紧盯大湾区的需求端,认真调研大湾区康养产业发展现状、需求现状,做到资兴生态康养产业有效对接大湾区。二要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景区基础设施,特别是联系各景区之间的交通道路。
(二)利用资兴市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大湾区--郴州--资兴新材料产业链
1.依托郴州大市,打造有色金属产业链。资兴对接大湾区、打造有色金属产业链,一要紧紧依托郴州大市这棵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大树”,将资兴有色金属产业与郴州大市有色金属产业深度捆绑、融合,联大靠强。二要紧紧依托郴州自贸区这棵郴州产业发展的“保姆树”,拓宽资兴新材料产业融入大湾区通道。
2.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硅材料产业链。打造资兴市硅材料产业链,一要依托旗滨光伏和旗滨药玻等龙头企业,发展硅材料“首位产业”,提升硅材料产业科级含量,进一步做大做强硅材料产业集群。二要以郴州全力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为契机,延伸资兴硅材料产业链。
(三)发挥资兴市产业链特色,打造大湾区--郴州--资兴产业转移延链补链
1.依托东江湾冷水资源,打造大湾区互联网产业补链。资兴市要发展壮大大数据产业,一要进一步扩大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的规模,提高产业园数据承载量。二要借助东江湖大数据基础平台,全面对接大湾区通信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华中重要的大数据和互联网+基地,将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发展成为大湾区通信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重要补链。
2. 依托“一区四园”,打造大湾区、郴州产业转移延链。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要根据“一区四园”的各自特点和承接能力,有选择地承接大湾区、郴州的产业转移项目,不能照单全收。二要依托“一区四园”,发挥资兴地处湘粤赣交界的区位优势,承担大湾区、郴州大市向湘西、湘赣边产业转移的补链、延链和连接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