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马尔康位于川西北高原的南部边缘,北靠红原大草原,南紧邻小金四姑娘山,属于四川盆地的西北部,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的县级市,与此同时,也是该州的首府[1-2]。而从其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这座县城是一个非常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所以在这里开展特色农业,会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意想不到的价值以及影响[3]。
1. 马尔康市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及现状
由于马尔康属于高原峡谷区,所以它的地势是从西南部开始向东北方向逐渐升高,而其的海拔也在2180米到5301米之间。因此,由于马尔康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气候特征非常明显,冬天干燥,而夏天湿热。而且由于地势的原因,使得其光照也非常充足,但与此同时昼夜温差比较大。而这样的气候地势,使得当地主要以种植小麦、青稞等农作物为主,而经济作物上,主要以核桃、花椒为主,除此之外,该县城还拥有着茂盛的天然草场,所以当地的畜牧业也比较发达,而以上这些都为特色农业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当前发展特色农业生产的困难
2.1农业和农村投资不足
由于马尔康市的农业结构调整相对有些落后,所以导致马尔康市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并没有建立起有效衔接,而这就也是当地农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进而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且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农业以及农村等各项经济的投资,进而使得农业的发展缺少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农民手中的资金又相对较少,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能为其提供强大的资金帮助,因此农业和农村投资的不足,已成为了当地发展特色农业的一道关卡。
2.2农产品竞争力不强,产业体系竞争加强
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马尔康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当地所生产的许多农产品都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从而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与此同时产品的影响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第二,在产品的品种上,普通类的产品品种会多一些,而专用品种则会少一些。并且,很多销售的农产品,大部分都是初级产品,因此相关的加工产品并不多,那么而精加工的农产品就更少了。第三,虽然当前在农业的生产结构和地域划分中上都有了一定的分工,但是这种分工的优势,却未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从而影响了农业产品的稳定生产,再加上,有些地方政府并不注重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加大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进而影响了产品的供需结构,与此同时,也导致农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农民的经济来源受限。
2.3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待改进
从马尔康市当地的农业发展现状来看,近年来,虽然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是不管是在农业生产上,还是在产品加工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导致一些产品并未做到精加工。除此以外,马尔康市在销售农产品的方式上,大多数以自产自销为主,所以在这一销售模式下,农民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再加上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导致产品的附加值也并不高。
3.马尔康市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3.1推进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现阶段马尔康市在蔬菜和食用菌领域的发展上集约程度高,产品质量好,所以我们应立足于蔬菜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来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业的发展优势。因此,有关部门应通过推进和规范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来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具体体现为,第一,我们可以通过强化土地流转的经营管理,来挑战土地流转的组织结构,从而使其与发展特色农业相吻合。第二,借助土地经营权流转权的规范推进,还可以有效解决马尔康市土地资源分散,难以集约发展的这一问题,进而为特色农业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依靠科技,调整结构,发挥区域优势
首先,我们应立足马尔康市的特色水果。中药材等来建立产品优势,进而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优势,从而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还能完善相应的经营发展模式。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挥马尔康市的区域优势。
3.3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
在马尔康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具体来说,首先我们以特色农产品的基地建设为平台,来形成品牌效应,进而借助相关的宣传推广工作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还应加大相关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力度,以规范其各项工作行为,从而使马尔康市的农产品能尽快完成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3.4推行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运作机制
首先,马尔康市的当地政府应将大对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而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来推进特色农业的生产基地建设,进而实现农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管理,与此同时也能更好地深化产品的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其次,通过对当地农民正确的组织和引导,来实现相关产业的科学管理,进而通过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来扩大销售渠道,从而使其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3.5加快科技改革,提高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科技水平
为了更好地发挥特色农作物的实际价值,应通过科学技术的改革优化,来加大农产品的培育力度和技术水平,并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来提高农产品的研发能力。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来使相关的工作人员拥有与其职位相匹配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而使其成为推动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的重要力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立足于马尔康市的当地特色和农产品的组织结构,来推行特色农业,从而在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能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蕈虹.农村经济的振兴离不开发展特色经济[N].光明日报,2006-07- 19
[2]沈茂英 . 四川藏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多维约束与化解策略 [J]. 农村经济,2015(6):62-66
[3]《四川藏区农牧业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杨祥禄 . 四川 藏区农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J]. 农村经济,2013(10):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