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拗陷隐性断裂带分布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单晨晨 温明明 冯强强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单晨晨 温明明 冯强强,. 黄骅拗陷隐性断裂带分布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J]. 天然气进展,2019.10. DOI:.
摘要:
为了研究隐性断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在渤海湾盆地黄骅拗陷共识别出两种类型八条隐性断裂带,其活动性的差异导致该区隐性断裂带的演化程度不一,构造特征不同。研究区隐性断裂带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歧口凹陷和南部的孔南地区,以贯穿孔南地区南北向基底走滑型隐性断裂带和东西向调节构造型羊三木等隐性断裂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类型隐性断裂带的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活动的隐性断裂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对烃源岩的热演化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②复杂的构造活动会形成大量裂缝,可大大改善油气输导能力;③隐性断裂带延伸至深部油气储层,很好地起到了输导油气的作用。隐性断裂带对成藏圈闭类型及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其演化程度与油气输导能力呈正相关,因而可以定性地确定隐性断裂带末期断面贯通时,油气输导能力达到最大,即是油气运移的最佳时间。结论认为,通过研究隐性断裂带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可以为油气勘探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黄骅拗陷隐性断裂带烃源岩演化油气运移
DOI:
基金资助: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