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在如今的大环境之下,我国以往的货币政策框架以及和牧区的发展需求相脱节,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策略进行有效的优化与调节,确保金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并发挥出其真正的实用性,让我国经济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同时,也能够确保金融行业的发展能够真正实现稳定和有序。
一、金融经济周期概念
以目前我国在金融经济的发展表现,其总体增速变慢,结构也还在调整中,并且相关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应用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处于消化阶段。这些迹象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还在金融经济周期大环境之下的下行阶段。
我国的金融经济行业现阶段有着显而易见的风险,特别是新政策发布后的金融资产有着较为显著的膨胀,特别是越来越庞大的信贷存量,使得金融系统越来越脆弱,进而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埋下隐患,一旦资产泡沫发生破裂,则会导致各种负反馈的发生,并震荡整个金融经济的发展。另外,从资产的供求关系看,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会提升经济的收缩压李丽,从而为金融行业埋下不稳定因素,是目前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面临的课题,特别是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与调控手段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1]。
从2008年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至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都采取了相应的新政策,例如通过数量宽松和扭转操作等方式,其通过央行资产负债表策略的调整与优化,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当前的金融经济周期之下,对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重点研究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随着我国资产负债表的不断扩张,特别是外汇资产的增加能够更好地促进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使得中央银行的相关政策能够更好地得到调整与优化。
二、资产负债表策略
(一)货币供给
货币的供给量对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策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时间都是通过央行负责对货币供给进行调节,其牵涉到货币在流通过程中的现金流动、储蓄和货期等方面的内容。
从货币投放方式来看,其参与方式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被动参与是根据政府预算赤字和回收流动性与短期控制等多方面对货币投放进行调整,并对基础货币的增减进行更为有效地控制,其关联到项目的参与程度,在货币投放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主动参与是中央银行通过对负债端方面的发作以更好地对资金进行投放,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此外,除了基础货币外,对于货币乘数间的关系也需要进行充分考虑,因为货币乘数牵扯到许多具体因素,并且非常繁琐,不同财政存款之间都有着与之对应的内容,因此需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
(二)传导机制
对于资产负债表的传导机制,其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策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也引起了金融行业中的相关人士的重视,涉及到多项政策的运用,需要做到三点内容。
首先,要将不同资产之间的代替关系进行改变,尤其是货币总量的特点,着重突出其在结构方面的特点;其次,通过对科学方法的合理使用,以加强对金融经济的磨合,对于金融市场的磨合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将私企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完善,使其能够在特殊环境下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具体措施
1.健全债务管理
债务管理是央行对于金融经济市场的相关政策开展相应的调整工作,其中对于相关部门权限的科学调整是重点关注的内容,使得其能够更好地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使得国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受影响。债务管理的运用和推广能够更好地对金融结构进行优化,同时还能够调整资产价格的流动状况,提升回收利润率,从而更好地带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2.完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调整私人企业的相关债务,同时也会关联到金融市场方面的相关工作,此时央行可通过自身权限对金融结构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推动相关政策的发展,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的时代。
信用政策的实施通常是利用中央银行对于经济结构的调节进行的,其能够推进央行对相关结构作出适当的调整,同时也使得能够被参考的策略更多。因此,信用政策能够对于私人债券有着非常明显的调整成效,但是其相关讨论依然需要参考私人部门的个体行为。
3.健全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外汇的改进与调整,特别是针对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而进行调节工作,为了能够使得成效进一步凸显,其通过科学手段,针对私人部门的外汇净出口,对汇率结构进行优化,使得其波动性能够与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同时符合新时期经济周期的发展特征,将汇率政策进行有效实施。
4.完善银行储备
银行储备的调节能够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策略中体现其实用价值,其重点是准备金政策的确立和调整,同时还能够与外界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相结合,并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的环境,并能够制定一套更为高效的准备金储量目标,使得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得以进一步受到相应的约束。
根据其具体的实施过程,其货币投放量的变化与信用的扩张等变化特征,对于银行储备政策的成效具有较大的影响,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构建调整体系
中央银行必须要将资产价格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量,并对相关变动所造成的破坏进行衡量,同时还需要对资产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时刻关注。如果资产价格的变化范围并没有偏离实际情况和总需求,则央行无需对资产价格的变动做出反应;但如果资产价格发生下跌,则需要对货币政策进行合理调节。这是因为货币政策对于紧缩压力的反应并不是持续性的,因此政策调控对于经济的变化具有不稳定性。
6.权衡稳定关系
金融经济系统的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金融经济周期过了顶峰之后,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对于宏观部门资产负债表有着直接影响,且金融加速发展的成效也越来越不明显,并可能会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倒退。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状况,是因为相关风险的防控与增长之间的对抗一直以来都贯穿于经济周期的发展过程之中,并且还是需要重点面对的问题,需要对相关部门间的价格波动采取充分的关注,还需要对债券与债务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对相关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三者之间的平衡,从而维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2]。
结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各种机遇和挑战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在金融经济周期的大环境之下,所面临的挑战将会更加严峻。因此,针对金融经济周期下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需要从货币供给和传导机制两方面进行策略开展,并通过对债务管理的健全、信用政策的完善、汇率政策的健全、银行储备的完善以及调整体系的构建,从而将货币稳定、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三方面之间的关系达到平衡。
参考文献:
[1]王溯.金融经济周期下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策略探微[J].当代经济,2016(27):84-85.
[2]潘迎春.金融经济周期下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策略[J].经济师,2017(7):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