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工作的意义较高,能够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满足当前廉政建设的政策需求,克服腐败现象的出现。针对企业自身而言,通过企业审计工作可以提升经济管理水平,让企业更好的认识自身财务活动变化情况,提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自觉性。审计工作所需要负责的内容较多,需要对大量财务数据进行管理,因此必须要合理使用现代化手段完成审计活动。区块链技术是当代社会中发展极其迅速的技术之一,能够对业务信息进行准确的记录和交换,提升信息数据的可信度,符合审计工作的基本需求。相关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区块链技术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干预,保证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效果。
一、区块链技术概念和特点
(一)区块链技术概念阐述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将数据库作为核心的新型技术,这一数据库能够被多个人员进行共同维护,具有不可篡改的特点,所记录的数据是过往所产生的各种记录和信息,数据的存储方式为分布式,数据具有公开和透明的特点[1]。在应用区块链技术后即使互相并不认识的用户也能够通过这一技术形成信用共识,例如点对点对记账以及数字加密等,无需再使用其他的中央信任机构。区块链技术最早应用在比特币管理中,在2017年之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开始在应用层面上使用这一技术,给各种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重要影响,其中为企业审计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助力。
(二)区块链技术特点阐述
区块链技术具有两种特点:第一,区块链技术具备真实性的特点,且真实性较强,内部的数据不可以被篡改。在区块链中要求内容必须要真实,当数据被归纳到区块链之中后,不可以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篡改,从而信息的可验证性有所加强。(2)区块链技术使用分布式系统。这一种类型的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出现崩溃现象的几率,稳定性得到了显著加强。该优势是由于区块链技术并不存在统一的中枢机构,因此即使系统被外界人员入侵、攻击或者断电等因素干扰,数据也不会出现丢失的问题[2]。
二、区块链技术在企业审计应用中的法律问题
(一)去中心化与法律适用和司法管辖权问题
去中心化所指的是在网络系统中不具备中细化硬件,或者中心化管理组织不同节点均具备相同的权利和相同的义务,其中一个节点的损坏不会给系统整体运作造成影响[2]。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定义上没有体现出明确的物理地址,因此在法律适用方面以及司法管辖权方面出现了一定的漏洞。网络节点所遇到的司法管辖均有可能处于独立状态,然而却缺少能够为分布式账本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机构,缺少中央管理组织的监督。因此在之后的立法工作中需要制定可以使每个节点都遵守法律规定的要求,不同主体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权利和具体义务,这样才能够保证审计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还需要针对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施违法行为的现象进行分析,利用法律手段对其进行处理和监督。
(二)匿名化和网络实名制问题
在数字货币的交易活动中存在匿名化的现象,这也是区块链技术的一大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和难度。为了能够对网络环境进行有效监管,政府开始推出实名制的方案,并已经利用立法的方式将其作为法定制度。在《网络安全法》中明确规定,在相关人员办理业务活动时,必须要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如果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网络运营者则不能为其提供网络服务。但是在法律规定中区块链技术管理者、服务提供者以及所有者都在某些环境下属于网络运营者,然而区块链技术具有匿名化的特点,这会使两者出现一定冲突,如何解决这一冲突是今后所需要研究的重要法律问题。
(三)可靠性与删除权问题
利用区块链技术之后,节点会通过共同合作的方式对系统实施维护,加之巧妙的设计以及密码学共识机制,如果需要对已经记录的数据进行修改,则需要对其他数据进行变更,会增加修改难度。要想有效修改数据库,必须要保证可以对51%以上的节点实施控制,否则难以影响到其他节点。区块链技术无法进行篡改,给企业审计工作所需要履行的删除义务带来了一定影响,从而导致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制约。删除权具体是指用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要求企业删除一定数据,然而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却使得删除权的落实出现了障碍,难以让企业更好地履行删除义务,也增加了政府监管违法行为的难度,容易给审计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3]。
结束语:
区块链技术在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有着极高的优势,当前已经广泛应用在审计工作中,促进了企业改革速度加快。当前我国已经针对区块链技术构建了基本的法律体系框架以及基本脉络,并进行了立法实践,在各个行业中均有所应用。在企业中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审计工作,可以对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加快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速度。在审计工作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存在去中心化与法律适用和司法管辖权问题、匿名化和网络实名制问题以及可靠性与删除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增加法律风险,是今后审计工作和立法工作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宜.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审计效果增值路径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03):99-100+123.
[2]伟民.《民法典》视域中区块链的法律性质与规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05):46-57.
[3]高奇.《证据新规》下版权诉讼中的区块链证据:需求、规制及治理应对[J].电子知识产权,2020(09):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