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有金融企业各级党组织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十九大对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系统各级党组织必须更加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在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以高质量的基层党建统揽和推动各项工作,为各项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提供坚强组织保证[1]。但在各基层党组织推进党建工作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仍能发现创新性不够、抓手不牢、赋能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在基层党组织要对党建工作的创新性抓手进行深入思考,探索出一套贴合员工管理、满足基层需求、赋能业务发展的创新性抓手,为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一、国有金融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常见问题
(一)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创新性不够
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组织生活形式单一,这类问题在成立时间不长的基层党组织比较明显。其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新成立的基层组织缺乏时间沉淀,在“三基”建设及组织生活的形式上以平缓过渡为主,思想上存在“以旧方法解决新问题”的畏难情绪。这表现在有的停留于读读报纸、念念文件,不针对现实问题开展讨论[2],缺乏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三会一课”的创新思维,容易导致基层党群疲于参与组织生活。
(二)党建、业务未能融合,抓手不牢。
在推动党建赋能的过程当中,容易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错误思想,未能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党建工作若未能做到为“为民办事解难题”,则未能将党群思想进行有效统一,容易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割裂开来,认为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在同步推进的过程中会出现冲突的情况,甚至会有基层党员存在组织生活占用工作时间的想法。基层党群对党建工作不认同,则周期性的创新模式难以推进,组织生活的抓手不牢靠。
(三)存在行政部门壁垒,赋能效果不佳。
提升国有金融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质量,需要基层组织有大局意识,主动突破认知局限,敢于打破部门壁垒。基层党建工作主要与行政职能工作合并开展,随着部门行政职能的划分及员工业务考核指标的挂钩。在思想上容易存在着搞具体业务是业务,而党务工作不是业务,由此造成现有政工人员不安心,业务干部不愿干党务的现象。[3]容易出现基层党建工作职责划分不清、责任过于集中、举措难以推进、效果未能量化的困境。
二、国有金融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抓手
(一)将红色基因与企业文化、属地文化核心深度融合。
提高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比较关键的一个方面是对党建工作理念的创新,正确认识到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4]国有金融企业文化的锻造离不开红色基因的注入,在基层党组织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要不断将红色基因传承发展,既要保留吸收如“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精神,又要将自身的企业文化精神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文化品牌,同时结合分支机构当地的历史背景、人文风貌,融入属地所特有的精华,如珠海“红色三杰”、“特区精神”等新时代先进精神文化。通过融合的方式提升党群对新时代精神的认同,推进党员对红色文化、企业文化以及属地文化的践行。
(二)以基层组织为堡垒,以党员干部为引领,全面提升党群思想政治教育。
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主题教育活动要以普通党员为出发点,以党群为落脚点,依靠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可通过党群“1+N”的形式进行党群配比,将红色基因的传承到基层一线末端,坚持“以主题教育推动基础建设,以特色党建促进业务提升”的工作思路,推动党支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稳步推进党员思想教育;以“一面初心墙,一份使命感”为载体,提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廉洁仁和”、“清廉金融”为主题,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通过群众喜见乐闻的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党群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日常深度融合,打造“线上+线下”的学习阵地,引导广大党群干部牢记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事业。
(三)丰富组织生活形式,拓宽主题活动载体,以主题教育推动基础建设,以特色党建促进业务提升。
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组织生活时可通过打造“情景式”、“移动式”、“一站式”的组织生活平台,既保证组织生活的深度及广度,又兼顾活动受众的参与积极性。一是以参观见学为主要抓手,打造“情景式”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红色故事、红色教育基地作用;二是建立线上红色阵地,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推进“移动式”党史学习教育,掀起党史宣传热潮,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党群碎片化学习时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强化实效;三是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一站式”的党员服务平台,通过“党员承办、党群共进”的模式,强化党员责任意识,提升服务本领,共绘党建“同心圆”。
(四)丰富党员实体服务清单,量化党建考核要求,助推党建赋能业务发展。
解决党建与业务融合不深入的问题,实质上是要在党建工作考核与行政职能考核之间寻求一致的方向,要将党建工作的考核指标下沉到各部门,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到岗”。尝试在组织工作的评价标准上探索量化考核指标,将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合不合格的标准,在党员队伍中列出“标兵”、弘扬“榜样”、传承“基因”,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一面初心墙,一份使命感”项目,收集群众微心愿,通过丰富党员实体服务清单,引导党员干部用心用情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季度为周期追踪落实党员实体服务清单,按照“群众提事、征求论事、圆桌议事、会议定事、集中办事、制度监事”流程开展“红色参事会”,对公司业务发展、经营管理及群众服务等方面提出可行性方案,增强党群的政治参与感,真正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
三、结语
国有金融企业党的建设是我们的“根”和“魂”,作为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和试验者,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我们更应该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将组织建设与企业经营发展规划深度融合。坚持和加强党对经营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保障各项中心任务完成。[5]通过对国有金融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抓手的探索,坚定不移把基层机构做大做强做优。
参考文献:
[1] 郑杨.切实推动上海金融系统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几个抓手 [J] 基层党建,2019,1009-928X(2019)05-0050-02
[2] 陈欣.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研究——基于泉州市的调查 [J] 未来与发展. 2020,45(03)
[3] 江德才;张世雄.关于切实加强基层人行党建工作的思考——金融部门面临的党建问题 [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2.017
[4] 马庆英.探讨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思路及实施对策 [J] 辽宁经济.2020.08.013
[5] 陈传龙.创新高质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新时期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思考 [N] 深圳特区报.2020.00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