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实施,让更多的教师开始探思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便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应用反思性教学,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与探究的方法、技巧。进而,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好的满足高中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在此,本文展开对反思性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践应用分析。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
古语有言:慎而思之,勤而行之。高中数学教学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是对初中知识的升级与拔高,也将为学生步入高等学府进行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具有较强的体系性,也会对学生理性思维、建模意识等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教师应具有反思性教学意识,还需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毕竟,反思不仅是一种主动地思维模式,更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间的成长与发展。当高中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反思能力,思维将变得更加敏捷、灵活,并且也可以将其视为思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对某一问题、事物的了解与认识,都是从具象上升至理性的。而为了加深数学理解,促进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与应用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应领会苏教版教材的编制要点,融入新课标精神,突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更应重视对他们的思维能力锻炼,告别以往的满堂灌式授课模式,亦或者辅以大量的习题。题海战术不仅会导致学生易产生思维定式、出现高分低能问题,更会使他们产生倦怠感,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因此,只有关注反思性教学问题,重视培育高中生的反思意识,才能更好地达到施教目的,让学生兼具显性学力与数学素养,提升高中数学的施教效率,助力新课改不断地向纵深推进。由此可见,反思性教学不仅有助于优化课堂效果,也将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探究兴趣,使教师了解学情、学会教学,促进教学相长。
二、反思性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创新教学的设计方式
首先,为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更加关注高中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情感变化,通过他们便于接受的方式推进教学。以笔者的自身施教经验为例,当直接进行知识讲解时,很多学生易出现开小差、走神、听不懂及知识吸收较差的问题。结合现实情况,通过情境构建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代数、几何问题,反倒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在高中《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授课中,我以实际问题引出教学,以便学生理解不等式,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某报刊以每份2元的价格发行报纸时,日售量在10万份左右。随着印刷成本的提高,报社需要进行涨价。但发现每提高2角/份,报纸发行量就会减少5000份,为了保证合理的营收利润,如何定价,使销售额高于22.4万元?让学生结合不等关系,解析题意,设每份报纸价格提高x元,发行量则会随之减少0.5×=万册,报社的收入为(2+x)(10-),为满足题目要求其应>22.4万元,可进一步化简为5x2-10x+4.8<0,进而求出0.8<x<1.2。接着,教师还可促进学生反思,除了不等式法,运用图像法如何进行解答,使他们具有反思意识。并非只掌握一种方式、能够解题便完成了数学教学任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使他们进行多角度思考。
(二)促进学生间合作学习
其次,鉴于课堂时间宝贵,在有限时间教师是无法逐一的辅导到每位学生的。为促进反思性教学的实践应用,教师可依据知识特点,选择适宜时机,促进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间的共同进步、分享解题思路,也将让学生的思维在沟通、碰撞中擦出创新火花。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每组的合作情况,对于普遍存在疑问较多的,应帮助他们进行知识巩固、使学生梳理思路,进而独立思考、理解知识要点。例如:在高中《双曲线》的教学中,教师可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作为课堂练习内容,促进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计算求解,使教学循序渐进的深入,让学生进行解题思路的分享。为使他们掌握基本方程,可让他们求双曲线-y2=1的焦点坐标;为让学生掌握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可给其思维导图的框架,使学生边进行学习回顾、边解题,进而促进学生在学习探讨中学会灵活运用。再如:高中《正、余弦定理的应用》教学中,可让学生在合作中讨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与其公式,进而求解三角形类型,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应用与推理能力。接着引出新课,通过教学反思,使学生用向量方法证明正弦、余弦定理,在师生互动中提升再认识。
(三)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既包括教师的授课反思,也应培育学生的反思思维。从而,使“施教反思总结”与“学后反思梳理”有机融合。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行独立思考,促进知识巩固。譬如:在高中《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施教后,教师可结合对课堂学情的掌握,设计复习微课件,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针对性巩固。使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回顾高次不等式的解法,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解分式不等式,如何促进其进行向整式的转化。应让学生在深化理解中,进行自主反思,并可将问题在线汇总、反馈给老师。面对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促进学生进行整体认识,让他们在学习反思中具有数形结合意识与逻辑思维,在回顾中分析其与一元二次方程及函数知识之间的关联。
(四)提供反思机会
在学习中,学生也要具备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要善于运用各种方式引起他们的反思。如何促进学生的反思呢?日常教学活动中,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他们根据高中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展开反思评比,给予表现优秀的小组一定奖励。基于这样的良性竞争氛围,学生将主动展开反思,努力为本组加分。之后,教师为学生出示正确的解题步骤,再引导他们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对照自己的解题错误,反思本小组解题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提供反思机会,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思考错误的原因,促使他们牢牢掌握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多元授课、有效引导。只有重视对反思性教学策略的应用,一方面促进教师授课反思,其才能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情感变化,优化施教策略、促进学生的深入探索;另一方面,使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反思,让他们具有问题意识,在独立思索、合作学习、请教沟通的过程中,具有数学思维与显性学力。从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使学生既具备考取高分的能力,又兼具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蒋青松.高中数学课的反思性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