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方式与存在的问题研究
工程经济学课程涉及的专业领域十分广泛,当前已成为了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1]。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节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出发,剖析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创新式教学提供支撑。
(1)教学内容
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经济学基础知识为主线,围绕工程项目展开讲解,大体上可以分为背景介绍、经济分析原理、投入产出分析、经济分析应用以及其它方法这五大组成部分[2]。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不仅需要阐明经济学原理和指标,而且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价值工程这一重要理念。课程涵盖面广、计算体量巨大,使得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可能面临诸多问题。
(2)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根据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课件,围绕每个公式进行讲解,阐述每条理论和案例[3]。由于学生对于工程项目了解不够,使得学生对于公式的理解不深。部分教师在教学过后会布置适当的练习,但这样也只是让学生照本宣科,缺乏理解。期末考试之前,教师大多会划定考试重点,甚至直接提供题库,然后学生进行重点复习。
(3)教学问题分析
1)课程教学案例过多偏于工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课程的工科性质较强,课程培养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够成为从事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相关行业的重要复合型人才。这使得高校教师在针对该门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教学案例进行设计时,过多考虑了工程案例。然而,学生大多完全没有工程的实践经验,过多的工程案例教学对于学生而言负担过重,学生即便想去深入理解案例的内容,但通常苦于没有工程实践经验,始终无法理解案例中的核心知识点。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一直不能理解的知识点产生恐惧和厌学的心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持续下降。事实上,这并非是工程案例设计的不合理,而是教学内容应当针对教学对象的整体素质而适时地进行调整,最大程度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质量。
2)课程教学生活案例不够特色,吸引力不够
课程教学的工程案例过多,对应地,生活案例自然就少。而且,多数教师在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中的生活案例设计的不够有特色[4]。例如,基于单利和复利法计算若干期后存款的本利和。这样类似的生活案例数不胜数。但是,学生对于这样的生活案例兴趣着实不高。因为,这种生活案例并不是我们会关心的问题,学生可能对于不同平台由于计息利率不同造成的差异性更有兴趣,如支付宝、微信和银行的利息差额计算。
再比如,买房是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或毕业一段时期后会面临的问题,其中贷款买房中的月供计算问题又是关心的重点。学生对于不同利率、不同还款方式、不同还款期数、不同贷款额度下月供的差额,兴趣颇高。应当在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案例设计中,更多地考虑这类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生活案例,这些学生以后可能面临的实际生活问题。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一定程度保证了教学效果。而且,这些经济学相关的生活案例计算,在课程后续章节中也均有涉及。
3)课程教学内容中公式计算繁琐,原理不明
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中的计算公式非常繁杂,例如资金等值换算中的一次支付终值公式、一次支付现值公式、等额支付系列年金终值公式、等额支付系列积累基金公式、等额支付系列资金回收公式和等额支付系列年金现值公式等[5]。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直接给出这些公式,或简单对公式的来源进行概述,也不会对公式的计算应用过程进行详细阐述。这使得学生对于公式的原理上理解十分模糊,且不清楚公式中的不同参数取值,对于公式的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6]。例如,在计算房贷中的月供,学生不清楚不同的贷款期数对于月供的影响,也不明白不同贷款利率下每月还款额度的差异。
二、基于MATLAB编程的工程经济学教学新模式探索
基于上述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MATLAB编程的工程经济学教学新模式。下面以本科生的《工程经济学》课程为例,针对这一教学新模式进行全面介绍。
(1)教学内容
按照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分成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两部分。科学规划教学任务,合理分配教学学时,针对各专业需求和教学时长分别制定《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保证最大化利用教学时长,解决教学内容安排上的问题。同时,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丰富的生活案例,例如,分析支付宝、微信和银行等不同平台的计息利率差异性对存款利息造成的影响;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等额本息法的前提下,设计公积金贷款买房、商业贷款买房和组合贷款买房下,不同还款期数的每月还款额度的差异。这样设计的与生活非常贴切的案例,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在不久的将来用上所学知识,自然能够好好听课、认真学习。在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下,学生的教学兴趣上来了,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了如何快速、高效地让学生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同时在教学方式方面也有所改进。
(2)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设计完美,但是如果教学方式不得当,教学效果依然会很差。对于工程经济学而言,计算公式非常繁杂,理论推导的过程固然非常重要,但这些公式的运用方式教导对于学生的快速理解更为关键。以MATLAB编程语言为基础,进行公式的扩展教学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利用MATLAB进行公式的编程,可以在编程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公式的深层次理解,提高学生公式实践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公式编写过程中,还可以同步教导学生的MATLAB编程能力,对于我国复合型、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要知道,MATLAB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编程软件,具有高效的矩阵运算、数据处理和图形处理等多项功能,语言简单易学,工具箱极其丰富,现在已经成为了各个大学教学和科研中最常用且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它可以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将计算机编程与案例教学完美融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编程、软件操作及实践应用的能力,从而大幅改善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针对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现有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ATLAB编程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新模式,对于改善工程经济学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复合型科技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淑杰,王重玲,马晓霞.工程经济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证分析——以银川能源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22,8(25):123-127.
[2] 李美云,董润润,朱晓伟.以学为中心的工作坊实践教学探索——以河南工业大学工程经济学课程为例[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2(06):67-69.
[3] 刘诚斌,张健,付天新.“工程经济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2,36(03):5-11.
[4] 李莹,黄贞,叶灵珍,周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02):106-108+136.
[5] 马力,杨傲,武璟.《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11):81-84.
[6] 闫波.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融合的改革研究——以《工程经济学》为例[J].砖瓦,2021(10):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