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各中职院校开设的主流课程数量稳步增长,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能力不强,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实践的能力,难以保证知识实施的有效性,因此在中职院校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不断强化学生的财会实践技能提升。
一、提高教师财会专业素养
教师在进行学生实践课程训练中,对培养财会专业实践技能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情况起着绝对作用。因此,要想成功地提高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教师的财务会计专业素养。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中等职业院校可聘请具有多年实践财会经验、在校外企业中有一定成功经验的财会专业人士,邀请他们监督学校的财务会计实践培训课程,并给出一些参考性建议。学校邀请的此类专家非常擅长在教学中应用具体的实践知识,在这方面颇有建树。
例如,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应该强调哪一部分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解,哪些知识点可以轻轻带过,这些都会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实训课程与未来社会实际工作的有效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实训教学效率和学生实训课的学习效率。
例如,关于“补贴收入”如何在会计报表中设置,企业收到的增值税要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增值税,要按照现行的财会制度,以“补贴收入”来进行会计科目的核算。而这些很难理解的复杂知识点要重点向学生详细讲授。二是中职财务会计专业教师定期到指定财务岗位进行实习和培训。目的是帮助教师跟上社会发展的新步伐,不断补充和更新财务会计知识,提高财务会计实际水平,进一步加深对财务流程的理解,让他们在向学生讲解时不至于流于表面而缺乏实际经验,能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向财会专业学生传授会计实用技能,让他们切身了解未来财会工作的重难点,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科学调整实践操作教学
中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在实践技能方面对学生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财务会计教师应引导学生打好理论知识基础,在实践培训和教学中具备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的教学目标制定和实际行动教学相结合,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实际操作奠定基石。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重视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巧妙地将其融入到实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按照科学、公平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过程来设计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在此之后,最好让学生尽快参与有关此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的实践活动。在学生在实训中能对理论基础知识作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践行理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假期期间,教师要为财会专业的学生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作业,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社会条件到公司和企业中去实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会计模拟培训的重要性是无可否认的,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先前所学知识的深入认知和理解。例如应用广泛的财务会计方法和会计知识并加以综合应用。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会计实践教学的组织
1、技能训练
技能培训是财务会计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学习项目。学习过程中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培训。一般来说,不同的技能和训练方法也存在一些差异性。及时运用相关教学需要和相关专业技能知识相一致并能熟练应用,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能力。根据训练时间规划,可以选择早晚自主学习,自学时间也是技能训练的最佳时间。在技能实践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的掌握水平,以便能科学有效地准备相关的实践训练教学内容。
2、阶段课程实训
阶段性课程培训以技能培训为主要目标,与学科教学密切相关,加深学生对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主要涉及《基础会计》《工业会计》和《商业会计》的相关知识培训。
(1)“基础会计”课程实训。完成《基础会计》课程后,教师要组织简单的流程培训。培训的内容是企业最基本的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凭证也比较常见。目的是突出从填写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认知,进一步强化会计工作规范性和基本技能。
(2)“商业会计”课程实训。“商业会计”课程主要是组织批发和零售项目的循序渐进的培训。这一阶段主要是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向会计实际能力的转化,同时促进学生良好的专业发展,使学生通过更集中的训练中达到掌握专业技能的目标,以培育学生的会计素养。
3、会计模拟实习
会计模拟实习是中职院校教学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期是在完成职业课程之后,以提高学生广泛运用以前学过的各种会计方法、程序及会计实务等理论知识的能力。一般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是主要的,实习应该包括企业的许多重要的经济风险。目的是填写和登记会计凭证和账簿,编制和分析公司报表,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个会计账户和会计报表,包括账户创建、填制凭证、账目登记和编制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并进行详细的、系统的和模拟练习。会计模拟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人工操作阶段和计算机操作阶段。从开立账目到编制相关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每个学生都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操作。计算机操作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于同一份实习资料,要将根据会计电算化的实际要求重新设计,即从开户到会计报表发布。通过对比实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更广泛的实际应用能力,千万不可只重视电算化而忽视了手工操作。
四、毕业前的综合实习
1、会计核算实训
按照岗位分工模式,实习生应进行分组,按岗位分工的不同在各组内进行职责分工。每组分配5人。一名是出纳,负责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一名负责在会计业务发生时填写原始凭证;2名为会计,负责审核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会计明细账;另一位为会计主管,负责审核各级凭证、准备科目汇总表和登记明细账,并准备会计账目报表。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位的作用,他们可以在实习期间相互改变职位。本次实习的好处是,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不同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不同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流程,不同岗位的基本职责,并熟悉各类原始单据和其他会计凭证的处理和填制。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会计部门与企业内外经济业务来往的各种关系,掌握相关企业的会计设置及处理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有扎实、直观、真实的业务体验。
2、顶岗实习
实习后的培训对于提高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现有财务会计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在实习后的培训过程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灵活性,系统地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实训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有关会计项目管理标准的知识。同时,可以根据实训实践中的不足,提升其专业水平,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结语:
总之,现代社会需要广泛的综合性人才,对人才技能的实践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中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会计教师应提高学生在财务理论知识内容和教材相融合的实践技能,并熟悉掌握财务会计知识。只有如此,才是实践技能发挥作用的唯一途径。同时,也可以提高中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率,进而提升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效率,以此打造高效的财务会计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玉姜.王文.中职会计财会专业动手能力的提高途径漫谈[J].成功(教育).2020(10).
[2].孙雪晴.浅谈中职财会专业如何让提高实践操作能力[J].媒体时代,2020(88):156-158.
[3]王勖.浅谈中职财会专业如何提升实践能力[J].媒体时代,2020(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