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
唐钧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唐钧剑,. 新时代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J]. 金融研究杂志,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109.
摘要:
文章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的金融体制改革,对相关的政策进行了分析,首先探讨了制度改革获得的成效,其中包括金融改革开放进程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步入新台阶、政策体系持续健全、完善双支柱调控框架、金融组织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还对体制改革新要求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建立友好型金融体系、制定开放型金融体系、建设安全型金融体系、促使金融体系更具责任感、发展绿色金融体系,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时代金融体系绿色金融金融体制改革
DOI:10.12721/ccn.2021.157109
基金资助:

引言:在十八大会议之后,促使我国金融改革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且金融组织及金融市场也越来越完善,金融调控及监管体系也实现了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金融防控风险能力,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基于改革赋能的作用,针对中美贸易摩擦,还有新冠疫情的爆发,我国金融体系还是可以健康运行,还帮助实体经济渡过了难关。基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金融体制之所以可以有效解决改革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常是在党中央及国务院规划下实现的。

1.基于新时代背景,金融体制改革获得的成效

1.1金融改革开放进程加快

针对利率管制进行开放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利率的形成机制。还对市场报价利率进行了优化,在这里,市场报价利率也可以叫做LPR,它可以替代贷款基准利率,并且存量浮动利率也逐渐转入LPR。在商业银行内部,也开始运用LPR定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贷款利率下限的现象。对以DR为主的金融市场利率体系进行培育及健全。全面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能够充分利用定价基准的作用。提高人民币市场化程度,其中涉及到日收盘价及逆周期因子等汇率中间价机制的构建。这使得人民银行逐渐降低常态化干预,从而有效提升行业内管理人民币汇率弹性。

1.2资本市场改革步入新台阶

在新修订的《证券法》中,增加了投资者保护机制,并对信息披露要求进行了完善,开始逐步实施注册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违法成本。在注册制改革之后,不管是公司债还是企业债,都逐渐变成了注册制。不但构建了科创板,还实施了试点注册制,对上市企业的交易制度及信息披露等制度进行了创新。基于注册制改革来看,逐渐由科创板发展到存量市场,并且在2020年创业板还实施了改革试点工程。这使得债券市场开始有序运行,有效解决了原有的刚性兑付,促使高风险企业风险开始释放。与此同时,交易所债券市场还发展成了非上市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银行间同债券市场设施实现了有效的连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场间的协调性,解决了债券市场分割的问题。

1.3政策体系持续健全

基于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对人民银行来说,还开展了定向降准,并对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的融资指标进行了宏观审慎评估,构建了贷款延期工具,以及信用贷款计划。2020年,银保监会还出台了关于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监管评价方法,从而持续健全监管指标体系。

1.4完善双支柱调控框架

就人民银行来说,应提高其宏观审慎职能,建立一系列的宏观审慎政策,如房地产金融政策等。对资产管理方面的监管标准进行规范化。健全重要性机构监管体系,构建重要性银行评估及识别制度,立足于附加资本等多个方面,设置附加监管的标准。发布金融公司监管方案,把非金融企业构建为金融控股公司,然后将其归为监管体系中,根据制度层面,将实业板块同金融板块区分开。构建存款保险机制,构建存款保险基金[1]。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框架,包括支付及清算结算等内容,促进监管工作的统筹开展。

1.5金融组织更加完善

组建金融发展委员会,还应构建监督政策间等,以实现统筹协调工作,同别的政策进行配合。为更好地满足综合化经营的要求,以及分离发展的需要,还成立了银保监会,逐步构建了中央及地方双层监管模式。对于省级监管局来说,可将其挂靠在别的委办局,从而升级成省政府直属机构,并构建相应的办公室牌子。对于各个省市,可构建金融委地方协调制度,强化中央同地方之间的协作,包括金融监管及风险处置等。

2.金融体制改革新要求分析

2.1建立友好型金融体系

应立足于自主创新,构建并完善同新型举国体制协调的金融制度,强化金融体系,为其创造大量的创新资本,提升其风险资本能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建立包含全面信息及银企互信互济的新型银企关系,从而更好地确保产业链及工业链的稳定。将服务创新链同产业链进行对接,从而推动金融、科技及产业之间的有效互动。

2.2制定开放型金融体系

应立足于促进制度性的金融开放,促进中国同全球金融市场之间的有效交流,以及在制度上的对接,提升制度的竞争力。全面发挥国际国内市场的作用,科学运用一系列的金融资源,让金融发展成沟通国内外利益的桥梁。

2.3建设安全型金融体系

应坚守不发生风险的底线,全面落实国际国内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措施,以促进金融体系功能的有效实现。应强化金融安全战略规划工作,对金融安全进行战略引导,进一步完善国家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对金融安全设施的构建及人才培育等工作进行全面发展。为了全面增强金融风险预警及监管,需落实金融风险识别及量化等工作,构建多层级及多屏障隔离及防范措施,构建高效率的金融监管体系。

2.4促使金融体系更具责任感

应全面提升金融社会责任感,对其社会分化放大器作用进行限制,全面利用金融来降低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区域之间的差距。建立农村资金涵养农村的制度,让金融发展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构成部分[2]。建立更高水平的金融体系,持续增加金融服务覆盖面,帮助金融弱势群体构建可持续金融服务。

2.5发展绿色金融体系

基于绿色金融建设来看,我国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应对金融资源进行科学引导,促使其逐渐朝着绿色发展领域前进。构建并健全相关的基础性工作,促进绿色金融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并对金融政策框架及激励制度进行优化;第二,健全碳市场建设,融入碳金融衍生品成交制度,对碳金融产品体系进行补充,以便更好地确定碳价格,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碳减排的有效开展;第三,基于金融稳定政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宏观审慎政策中融合气候变化分析概念,针对金融机构定期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对金融机构评估工作进行引导,全面落实气候风险管理工作。

结论:综上所述,基于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基础及环境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对我国金融体制后续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金融体制改革来看,应强调科技自主自强发展,建立新的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绿色发展,同时进一步增强金融安全水平,全面处理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冲突,根据实体经济,还有预防风险这两方面,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发展,促进银行供给侧结构的全面变革,从而有效增强综合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振宇. 新时代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脉络和重大进展[N]. 中国经济时报,2020-10-14(004).

[2]罗舒文.基于虚拟经济的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研究[J].营销界,2020(35):147-14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