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红色旅游,是指人们可以在访问革命旧址和纪念地的活动中体验红色精神,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性的游览项目。但现如今,旅游业之间的竞争正愈演愈烈,要在竞争中另谋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增强实力和竞争力。但是目前而言,因为受某些原因的影响,使其总体的开发效益并不理想,急需进行优化与完善,以此推动吉林省红色旅游的发展。
一、体验经济时期红色旅游开发的新思路
对游客进行本国历史的旅游教育,是当前旅游发展的必然。将旅游和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发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优良传统。受本国国情影响,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工作一直认为是现代公民情感基础教育内容的很重要地组成内容部分,当前我国以参观革命遗迹纪念地活动为载体大力进行文化红色专题旅游,又恰好也是我国红色教育旅游中的一部分。只有将革命的红色文化和现代人的审美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方能发挥其教育意义。
在体验式经济时代,如今的经济设计也愈发注重追求一种抒情性,对一切能从中引发诗意联想的物品加以大量设计。消费者体验的深度参与程度是旅游体验经济设计成功的主要前提,而深度消费和体验经济是旅游设计取胜的核心关键。体验旅游经济产生的红色旅游种种具有高产品附加值,只有产品在体验红色的旅游经济产品中方才能最终得到更加充分立体的产品展示,提高整个红色经典旅游经典产品的综合价值,促进红色旅游发展。
二、吉林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吉林省内分布的各地重点红色历史旅游文化资源已经相对地较为系统充实而丰富,其中主要涉及我国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时期等各个年代革命战争和各地人民抗日战争等各特殊时期人民革命伟大斗争历史的文化遗址等各种代表性文物遗迹共达239处,于截止到了2004年底已经由吉林省人大国务院办公厅编辑部和由吉林政府文史中央办公厅期刊编委会共负责编写和印发出到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文件,确定了推出整合了遍布吉林省内外共30多条独具特色的中外红色旅游文化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2个国内重点红色旅游区[1]。100个中国优秀红色旅游景区,吉林省也因此迎来了新的机遇。
2005年4月2日,由吉林省海峡国际旅行社旅、吉林省康辉国际旅行社旅行社、吉林省及中国旅行设联合策划发起组成的红色旅游"红色旅游"首发团也在长春旅行社正式开始启动,这便标志着一条红色旅游新线路旅程的征程正式开启。白山景区"七道江会议旧址"预计全年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数约达8788人次,同比约增长近11个%左右;白山临江景区全年共计接待海外游客数量约达13.8万人次,同比预计增长超20个%。
三、吉林省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旅游资源挖掘力度不足
吉林省对大多数红色资源缺少吸引力,开发较为浅薄,缺少参与性和体验性。红色景点的文化宣传方法和历史展示宣传方法目前都仍然比较原始落后,未能吸引普通游客。吉林省对我市红色资源旅游等资源要素的综合保护宣传和研究挖掘研究力度仍然不够,红色文化旅游景区资源仍未能有效得到合理良好高效的整合开发管理和利用。
(二)红色旅游管理体制混乱,多头管理问题严重
因历史遗留问题,吉林省红色旅游景区存在严重多头管理问题,导致红色景区的产品开发收到重重制约,缺少整体性和统一性。多方限制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个性化产品的推出,红色旅游的发展体质急需优化。
(三)红色旅游发展缺乏统筹协调,未能与其他旅游资源很好结合
吉林省地区的农村红色农业旅游开发的经济发展战略还只是处在开发初级起步阶段,缺乏全面统筹的协调。没能做到与当地其他优势旅游项目资源进行有机地结合,旅游参观点过于分散。由于红色经典旅游区吃、穿、住、行娱休闲等公共生活以及多个配套公共管理服务功能方面设施均需配套且尚显得不甚合理齐全,红色旅游景区项目的总体投资开发规模仍不足,基础设施保障仍相对较为脆弱相对的薄弱,在红色旅游主题观赏活动区及休憩、游览和景观步道、垃圾集中无害化整理收集、旅游接待公用及厕所设施使用配套等公共服务诸方面可能仍将都会还存在着一些着眼和不足等合理欠缺之处[2]。
四、吉林省红色旅游发展措施
(一)进行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开发体验性红色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游客进行完整体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代表着本民族的特色,红色旅游产品的体验和参与是完善游客体验旅游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如今,旅游者愈发注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性,要做好红色旅游产品的创新,具体要求分为以下几点:(1)吉林省要将旅游体验的相关理论结合到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让游客全身心的体验红色经景区的特色文化。(2)开发出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3)在开发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保护红色旅游资源。
(二)加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联动
吉林省内的生态旅游产品资源都较为全面丰富,包含着如吉林八景等在内的多个国内知名精品景区,有着其极高独特的人文吸引力度与历史观赏保护价值,要做好促进区域旅游产销联动,就要认真做好了以下的两点:(1)进一步做好促进生态人文旅游发展和开发红色生态旅游开发的有机联动,促进相关旅游产品开发企业共同健康发展。(2)大力进行景区旅游开发资源深度整合,扩大客源旅游目的地市场,实现区域客源的共享,提高我市吉林省景区红色品牌旅游项目的市场影响力和与知名度。
(三)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要继续拓宽社会融资新渠道,主要投资工作应当包括至少有抓住下述两点这几个重要关键点:即(1)切实加大省级政府每年对我省红色资源旅游开发的专项建设基金投资安排力度。(2)着力拓宽各类企业之间的社会投资对接渠道,形成由以政府资金投入渠道为主导,企业多元化融资支持的企业多元化融资投入格局。(3)企业要善于发挥好景区及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将其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企业产品优势,再通过将景区产品优势快速转化发展为景区经济优势,努力真正实现了红色资源旅游资源经济效益价值与景区社会效益的相统一[3]。
(四)加强红色旅游人才引入与培养
将旅游业人才智力引进培训作为当前旅游服务业发展改革的五项主要改革任务工作之一,这本身就必须要求今后我们进一步做到好以下这么几点:(1)进一步坚持成人院校在职培养方式和旅游在岗员工培养工作相结合工作的推进方式,着重突出注意抓好红色专业旅游后备人才能力的培养。(2)做好红色景区行政管理人才与专业人才的引入,提高旅游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知识素养。(3)推动政府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相关支持政策,推动高端红色人文旅游高端人才梯队的积极引进开发和专业培养,跟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签订旅游相关研究合作培养协议,积极扶持引导旅游高校学生群体积极主动投身公益于国家红色经典旅游保护事业,加强对红色文化旅游高级专业人才队伍机制的构建。(4)对于我国红色资源特别丰富多的一些地区,加强一些红色红色资源旅游特色职业教育,例如民族学校、军队和其他党政机关高校等,要同时着重要加强一些红色文化课程师资培训,让一些红色文化知识走入校园。
结束语:游览者在进行参观红色遗迹时,可以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先辈们顽强不息的革命精神。一方面,通过红色旅游,可以继承和延续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游览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游客树立正确的三观,与此同时,也增强了吉林省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晓颖. 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25(5):54-55.
[2]张雅敏. 红色旅游发展走向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32(8):134-134.
[3]黄永龙. 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民俗文化遗产特征及旅游开发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2(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