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
目前,可将工程项目管理理解为: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组织、安排、协调管理对象,使其在完成工程项目工作时,达到规范化、有序化,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保质保量、不拖延工期。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一次性、整体性、直接性、周期性等特征。所谓一次性,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和预算范围内达到预定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整体性包含很多方面,如时间、经济、人力等方面的多项投入,确保工程合理、高效地完成目标。直接性为按照施工要求,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直接、明确的工作。周期性为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因此,必须进行集中的管理。
2工程经济管理概述
工程经济是近年来才诞生的新的建筑学理论,它孕育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被现代建筑学所完全接纳,为现代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工程经济学主要在建筑企业经营的各方面进行精准预测、分配和管控,优化全过程资金、材料使用,如增加预算的科学合理性,增强成本风险控制,优化资金配比,全方面为各环节工程施工提供便利和指导,保证企业经营效益。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它几乎包含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和步骤,通过先期的统一设计和策划,过程中的统一调配把控,使工程按计划开展。在工程经济理论的管控指导下,使整个工程可以多方面满足人文、居住、环保等不同的需求,可以最大化的规避企业经营风险,保证企业经营安全。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是工程经济区别于其他经济理论体系最大的特点,因为它不像其他经济理论的单一性和具体性,它具有显著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可以统筹计算不同的经济指标,可以深度挖掘和发现建筑经营中发现的和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点,进行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和预防,规避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由于工程经济理论体系具有以上的优点和特点,它的不断发展可以为建筑理论经济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最主要的是它可以对企业经营资源进行整体的安排和统筹,优化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
3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经济的应用建议
3.1合理设置施工准备程序
将工程经济学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中时可以实现的主要好处包括:在设计工作中改善和优化当前工程组织和施工的设计阶段。为提高工作的集中度,有必要使组织施工的程序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赋予有关管理部门合理的权力,赋予管理部门管理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建设项目的整体管理能力。在执行此操作时,收集一些相关信息,并使用最新方法来整理收集的信息和数据,并组织后续的发布工作。实现施工组织设计的最大利益后,不再需要重复程序员的工作,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积累工作经验。
3.2加强预算管理与风险防范
预算管理是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途径,项目部应根据市场行情向企业反映费用的收取标准,通过定额控制支出,根据行情及时更改预算支出,要求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相关人员深入学习施工合同,在签订合同之前,以增强预算人员的预算能力为切入点,立足于合同的整体框架及其细化内容展开,在中期注重开展审计人员的监督审查工作。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准确地管控各个项目收入的预算,针对支出预算的相关编制则采取“零基预算”的形式。同时,关注风险管理,如项目失控、工期拖延、意外事故等问题,都会降低项目利益。只有风险控制得好,才能获得更高收益,可以通过风险监控、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方式降低风险,且应理性看待索赔,在项目施工中,寻找索赔机会,收集索赔证据,方便未来工作的开展。
3.3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模式
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主要是通过施工企业来进行统一协调处理的,所以要充分分析污水管网工程的具体特征,严格遵照工程建设合同相应条款规定,建立起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将项目管理作为最重点的工作应对,同时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将成本管理作为最关键内容,对其进行高效的资源配置,同时要加强各种项目施工生产关键要素的把控,从而提升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发挥项目管理的作用而提升市政工程管理水平,管网工程的施工企业需要充分分析该工程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确保每一道工序环节能够严密配合,共同开展管网工程的经济管理。例如在该管网工程施工建设时,项目管理机构需要按照此项目具体情况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包括项目指挥部门、协调指挥部门、专门施工机构等。另外,为了增强此项目工程经济管理的时效性,此工程主要采取了“三部一室”的管理方式,但是从实际工程管理情况来看,此种管理方式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反而引起了人员调配的混乱,无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解决此问题,施工企业对组织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一体一级”的管理方式有效解决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情况,全方位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3.4建筑产品的经济性分析
在建筑产品施工前,相关部门要对建筑施工中的各项环节进行工程经济分析,通过对比以往同类型产品的各项经济数据,对该建筑工程进行合理的经济预估,确保其工程预算在合理的经济性范围里。今天我们以混凝土为例展开分析一下,混凝土作为工程建筑中使用的最基础最广泛的原料之一,在工程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他自身的特性而言,根据建筑需求的不同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强度越高的混凝土他的工程造价就会高,所以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工程进行前,根据工程性质的不同,对使用等级和用量进行预估,对比不同等级的混凝土价格,选择混凝土的类型,对工程造价实施经济把控。
3.5建立起完善的工程经济管理机制
想要确保工程经济管理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有效、完善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撑,所以工程的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工程经济管理机制,加大建设投入力度。一般情况下工程经济管理机制的建设需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别是:完善约束管理机制、积极推广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所以工程的建设企业需要按照工程具体情况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机制,并通过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工程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工程经济管理机制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如下几方面内容:
(1)充分考量施工现场情况,加大如下方面管理力度,包括:资源储备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施工材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工作管理、施工合同资料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程违约索赔管理等。
(2)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同时也要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要对项目管理机构和施工单位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逐渐成为建筑项目管理的关键。这就需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更合理、更科学的管理方法,更好地适应当前的行业形势,降低项目经济成本,提高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谢裕初.论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6):45-47.
[2]张金玲.刍议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1(3):88-91.
[3]盛淑娇.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2):125-127.
[4]陈峰.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质量与市场,2020(9):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