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品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常国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常国友,. 金融衍生品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金融研究杂志,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7122.
摘要: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汇率、利率等基础金融要素价格的波动频繁,传统的金融工具无法满足人们风险规避的需求,正因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衍生工具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介绍了金融衍生品的特征以及功能,分析了企业应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各种风险对冲的原理以及举措,企业只有积极探索并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价格、利率、汇率和信用风险进行管理,才能在商品金融变化迅速的市场中掌握企业发展主动权,引领新的市场制高点。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企业;风险管理
DOI:10.12721/ccn.2022.157122
基金资助: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企业面临的利率、汇率等风险逐渐变大,企业迫切需要有新的金融工具来管理风险,金融衍生工具是以转移风险为目标的金融创新产物。在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中,企业的经营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企业只有妥善应用金融衍生工具实现风险管理以及资金的套期保值,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金融衍生品的定义

关于金融衍生品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综合目前各种解释,金融衍生品可以定义为包括股票、债券或者货币等某种基础金融资产派生出来的金融合约,主要包括期权、期货、远期、掉期等,金融衍生品是价值依赖于基础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以风险转移为目标的创新金融工具。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衍生品始于商品期货市场,仅有30年历史,但近年来发展也较为迅速,并开始逐步进入世界经济潮流,但是目前我国期权期货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数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规模不大,投资主体较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以及管理制度等还不够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才能满足企业逐渐增加的风险管理需求。 

数据显示,从2010年4月至2021年11月底,我国金融衍生品累计成交额近1250玩意,累计成交量高达13亿手。中国的许多金融衍生品如原油期货逐步向国外投资者开放。我国原油期货自上市以来,国外交易者积极参与,已经成为亚洲市场日交易量第一的原油期货合约。实现金融衍生品交易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中国衍生市场正逐步满足对外开放的条件,应当积极将中国的金融衍生产品推向国际投资者。

三、金融衍生品的功能

(一)风险转移功能。金融衍生品是风险转移的重要工具之一,金融衍生品是以现货市场上的交易风险为标的衍生出的金融创新工具,企业或者金融机构将自己不想承担的风险通过付出较少的成本转移给有能力承担并且管理风险的投资者身上,实现风险对冲。

(二)价格发现功能。价格发现功能是套期保值功能的基础,期货市场的价格跟现货市场的价格变化有正相关性,因此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可以反应现货市场未来某一时刻价格的变化趋势,通过交易者在衍生品市场上交易可以使新信息传递到现货市场上,这就是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发现功能。

(三)套期保值功能。衍生品的价值取决于基础资产价格的变动,市场参与者能够通过衍生品交易,或基础资产与衍生品的交易组合,或者若干衍生品的交易组合,消除或减少价格变化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满足风险规避与资产保值的需求。

(四)信息功能。金融资产价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供给与需求关系,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的预期以及丰富的决策信息,跟现货市场相比,金融衍生品的信息功能更强。金融衍生品市场就比现货市场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未来信息,衍生品不同的行权价格和不同剩余期限会形成隐含波动率曲面,从而包含其他资产价格无法提供的风险中性各阶矩和整个风险中性分布的多维信息,反应了市场交易者更丰富的预期与决策信息。

四、金融衍生品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一)管理价格风险。投资者可以采用远期、期货、期权等多种金融衍生工具来管理价格风险,我们以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交易为例分析其风险管理的原理,股指期货套保策略包括空头套期保值与多头套期保值。

1、空头套期保值。已经持有或者未来可能持有股票的企业或者金融机构对未来股市走势不太确信或者预期股市价格下降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卖出股票,不想承担股票价格下跌带来损失的风险,需要卖出股指期货合约进行风险对冲。

2、多头套期保值。当投资者购股资金在途或者打算在未来某个时间买入股票组合,而现在投资者预期短期股票价格上涨。为了防止到时购入股票时因为股价上涨而多支付购买成本,可以现在股指期货市场上买入价值相当的股指期货合约,锁定实际购买股票的成本。

(二)管理利率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一定的信息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某一时期利率的走势,并且金融衍生产品的套期保值功能也能够促使利率风险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1、利率远期。在利率远期合约中,交易双方结合双方各自的需求约定一个固定利率,并将合约期满时的利率作为参照,交易日,如果参照利率和固定利率出现差异且这个差异会给合约多头方带来损失,则必须根据合约由空头方向多头方支付差额作为补偿,以避免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2、国债期货。利率期货通常以债券为标的物,因而也叫债券期货。利率期货合约持有人在合约到期日可以按照协议价格对某利率资产进行购买和出售。

3、利率期权。利率期权的买方通过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获得在期权到期日按事先约定的利率借入或贷出一定金额的货币的权力,这样可以避免利率方向向不利方向变化时给自己带来损失,并且当利率水平向有利方向变化时还可以获益。利率期权包括利率顶和利率底两种。利率顶是一种看涨期权,如果利率超过了约定的利率上限,利率顶合约的空头将向合约持有人补偿实际利率与利率上限的差额。利率底是看跌期权,如果利率下降至下限,利率下限合约的空头将向合约持有人补偿实际利率与利率下限的差。

4、利率互换。利率互换是在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的同种货币的基础上调换固定利率和浮动汇率,即交易双方可将固定利率的资产或者负债与浮动利率的资产或者负债相互交换,保险机构因其业务的独特性而面临较高的利率风险,比较倾向于应用利率互换。 

现以光明乳业有限公司2019年规避利率风险为例进行分析,该企业采用利率互换合同,为防止浮动利率银行借款给自己现金流量带来风险,因而将浮动利率借款变成固定利率借款。该集团将购入的利率互换合同指定为套期工具,并且使利率互换合同与相应的银行借款的条款相同。该集团管理层认为利率互换合同是高度有效的套期工具,该合约中符合套期会计的运用条件的部分于2019年度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计人民币8,492,201元,其主要条款如下:

截图1738831588.png(三)管理汇率风险。我国外汇衍生品起步较晚,银行间外汇市场于2005年8月推出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2006年4月推出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2007年8月推出货币掉期交易,2011年4月推出外汇期权交易。外汇衍生品是品种最丰富的衍生品领域,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外汇风险实际上是对汇率不利变动风险的规避,外汇风险的规避方法由于外汇风险的复杂性比较多样,可以选择的外汇衍生工具多种多样,这就需要企业要谨慎使用外汇衍生品,根据自己的外汇风险管理需求选择与其外汇风险暴露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工具,以避免风险减小损失。

1、外汇远期。远期外汇交易是基于国际贸易而产生的,主要是进出口企业为了规避国际贸易中因汇率变动而带来的风险,也是进出口企业最常用的外汇风险管理工具。在进出口贸易中,为了避免汇率波动给自己未来外汇支出和外汇收入带来损失,企业会根据自己的预期进行外汇远期交易,约定在之后的某一时间以约定的价格买入或者卖出一定金额的外币,提前锁定未来时点的汇率,从而锁定收入和成本。

以光明乳业有限公司2019年的外汇风险管理手段进行分析,该集团将购入的外汇远期合约指定为高度有效的套期工具,通过外汇远期合约来降低乳制品销售外汇收入及乳制品原材料采购外汇支出的汇率波动风险,该合约于2019年度的公允价值变动中,属于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有效套期部分而产生的收益计人民币103,127,349元。其主要条款如下:

截图1738831607.png2、外汇期权。企业通过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支付期权费,取得的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某一约定的汇率买卖一定数量外币的权利,在到期日如果汇率有利于企业时便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如果不利于企业时,通过行权便可以规避汇率风险。外汇期权可以让企业用少量的资金来锁定大量的外汇风险敞口,不仅可以管理外汇风险,还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收益。外汇期权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给风险厌恶型的客户提供规避汇率风险,外汇保值的功能;给追求高回报的客户提供双向投资功能,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实际应用过程中,外汇期权种类丰富、灵活多变,被进出口企业广泛的应用到外汇风险管理中。

操作思路:对于采用直接标价法的美元兑人民币来说,汇率值的上升意味着人民币贬值。因此,如果进出口企业需要对冲人民币贬值的风险,可以考虑的外汇期权套期保值策略有:买入看涨期权、卖出看跌期权和买入看涨期权并卖出看跌期权。

3、外汇期货。外汇期货是指交易双方在期货交易所成交后,承诺在未来某一时间,以当前所约定的价格交付约定数量的外币,即买卖双方以约定的价格、数量和交割日签订的一种合约。各大企业尤其是在大型跨国企业不仅应用外汇期货管理外汇风险,还使用期货来对冲其他商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风险,例如可口可乐公司通过期货对冲铝合金价格的不利变动,航空公司通过大量期货来对冲燃油价格的变化。目前,中国还没有外汇期货交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研究探索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

4、外汇掉期。外汇掉期是外汇衍生品中交易最活跃的,是指企业与银行签订人民币与外币掉期合约,同时约定两笔金额相同、方向相反,交割日期与汇率不同的人民币对同一外币的买卖交易,并在两笔交易的交割日按照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的结汇或售汇业务,包括即期对远期和远期对远期的掉期交易。例如某出口加工型企业,在2017年6月需支付5000万美元购买机器设备,同时预计其在2019年1月有一笔约5000万美元的出口收入。该企业当时人民币资金充足但美元资金紧张,为解决自身美元收入与支出的时间匹配问题,该企业于2017年6月与银行签订了一笔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交易方向为客户在近端换入5000万美元,同时在到期日2017年12月换出5000万美元。合约规定,根据即期汇率6.78,企业在近端为换入美元需支付人民币33900万元;另外,根据当时12个月掉期报价1100BP,企业可在到期日换回人民币(6.7800+0.1100)×50,000,000=34450万元。如果企业没有进行这笔掉期交易,假设到期日当天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51,客户5000万美元结汇得到人民币334,000,000元。因此,该笔掉期交易在解决了客户自身美元收入与支出时间错配问题的基础上,为其创造了34450-32550=1900万元的汇兑收益。

(四)管理信用风险。信用衍生品是以贷款或者债权类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为基础资产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包括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利差期权等。近年来信用衍生品成为各类机构主动管理信用风险、获得超额投资收益的主要渠道,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参与者也从最初的银行扩展到固定收益投资者、保险公司、高收益市场基金、新兴市场基金以及非金融机构等各种机构。

1、信用违约互换。信用违约互换是目前全球交易最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工具。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信用风险转移的双边合约,也是一款金融机构用于主动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信用违约互换可稳定信用风险引起的市场波动,实现信用风险的高效化管理。2016年我国银行间市场进行了首批信用违约互换交易,银行为了降低风险资产权重,转移信贷风险,通常作为信用保护的买方,而信用保护的卖方一般包括保险、对冲基金、投行等机构,这些机构偏好进行投机、套利及风险对冲。

2、信用利差期权。信用利差期权是以信用债收益率与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之间的利差为标的全新的市场化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对信用利差的变化提供保护,期权购买者有权在特定时限内或特定时点获得基础信用资产市场收益率相对长期国债利率的信用利差超过约定执行价格的补偿。

总之,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风险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品管理自己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的同时提升自己运作效率。但是企业仍然不能忽视衍生品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企业应完善相应的操作系统、提升风险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提升监管水平,让金融衍生品更好的服务企业自身。

参考文献:

[1] 谢圣姬.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8.

[2] 高翔.中国股指期货市场跨期套利策略的分析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 胡旱莲.基于协整的沪深300股指期货跨期套利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4] 李传峰.沪深300股指期货跨期套利实证研究——基于真实交易数据的计量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1,(5):39-44.

[5] 李璁.股指期货的跨期套利实证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3):61-65.

[6] 李莹.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17(05):44-45.

[7] 刘潇. 金融衍生工具在跨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8] 孙璐璐.马卫锋.中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9(3).

[9] 魏源.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J].当代经济,2017(29):136-137.

[10] 柯卓然.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分析[J]产业经济,2019(10):69

[11] 赵万先.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J].金融与经济,2015(04):66-67+93.

[12] 肖俏.金融产品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9(09):312-133

[13] 程军.我国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8(10):85-86

[14] 韩立岩,刘庆富,惠晓峰.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专栏介绍[J].管理科学,2018,31(06):1-

[15] 刘玄.金融衍生品功能的理论分析[J].中国金融,2016(04):65-66.

[16] 沙石.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本质和作用[J].中国金融,2020(05):71-73.

[17] 杨晨光.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6):66-67.

作者简介:常国友(1996—),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广西大学,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