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是日常互动中最基本的沟通方式,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话才有效呢?下面结合日常教学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对话教学的意义
师生对话的核心思想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从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内在需求出发,来开展一切教学交流活动,也是我区研学后教课改研究以来倡导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努力构建平等交流的数学课堂平台,以活跃互动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下掌握数学知识。我们借助有效的对话方式,渗透丰富数学知识的内涵,营造积极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也能够在对话教学中得到及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随着课堂对话交流的增加,老师会逐渐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兴趣爱好,反过来,学生也能从对话教学中体会到授课老师的教学特点,这是一个相向了解,磨合,适应的过程,久而久之,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教师从对话教学中,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深入的认识,有利于教师落实因材施教策略。
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话式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为开展对话式教学奠定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对话式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专注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对话式教学。通常在开展对话式教学之前,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这种良好指的是平等、和谐。所谓的平等,则是师生之间应该有一个较为平等的关系。虽然教师是整个数学课堂中的知识传递者,但是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应该属于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关系。只有明确好这种关系,才能够构建一个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也能够为展开对话式教学奠定基础。
基于此,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和学生之间保持较好的关系,从过去的严师转变为良师益友,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身的想法,教师也能够从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好地开展课堂的教学。除此之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采用一种激励式方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对话的信心,这样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对话氛围。
(二)基于情境创设问题,实施对话
课堂对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如何发挥出对话的作用,缓解对话之间的枯燥乏味性,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合理地创设情境。正如数学这门课程而言,其就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思维也正处于形象向抽象过渡的一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对话中,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较为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兴趣。
在教学《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角,并总结出角的特征,能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角。通过课程问话可以使整个课堂都陷入了一种积极思考和探讨的氛围中,在学生共同的智慧之下,也总结出了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角。整个问题情境的创设都是围绕着教学的目标开展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以及引导之下,更愿意参与到对话中,也保证了对话的有效性。
又如,罗鸣亮老师在执教《你知道吗?》时,为了讲清为什么3的倍数要看各个数位的和这个问题,多次利用多媒体分珠子,让学生知道因为3不是10的因数,所以不能只看个位。例如12,十位除以3余1,这个1和个位的数字2相加可以凑成3的倍数,所以12就是3的倍数。
(三)融入多样化的对话形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对话教学通常都是以一问一答为主,是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是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旧知识,或者是学习新的知识。为了保证双方对话的质量,必须要融入多样化的对话形式。下文以提问式对话、讨论式对话进行阐述。
1.提问式对话
提问式对话一般分为封闭式以及开放式提问这两大类。封闭式的提问往往是有固定的答案的,开放式提问答案不固定,学生自由发挥即可。这类提问应遵循个性化的原则,从学生的特征出发合理的设置,以达到对话的目的。在教学《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三个问题,第一,现在想要给花园做个围栏,要怎么做呢?第二,围栏的长度如何测量呢?第三,什么是周长呢?问题的提问是循序渐进的,应寻找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这样才能够实现对话的有效性。在设置的三个问题中,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都是开放式问题,学生的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固定的。
2.讨论式对话
讨论式对话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印象,不断地提升数学学习思维。在教学《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讨论式的对话。例如,用多媒体创设三个情境,分别是唱歌表演的时间,跳舞表演的时间以及打鼓表演的时间,让学生基于多媒体情境思考,能够提出怎样的问题,同时提出问题后要挑选学生进行回答。一名学生提出:“谁知道唱歌表演的时间是几点?”此时学生就需要了解时、分以及秒的读法。教师可以视情况,让学生进行小组的探讨,以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对话以及学习的氛围。
三、结语
对话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原则与教学理念。肖川博士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中说:“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教师在走进课堂与学生展开对话前不仅要了解学生特点,还要深入备课,把握教学重难点,只有课前充分的与文本对话、正确系统地理解教学内容,数学课堂对话才能科学、顺畅,更有靶向性。
参考文献:
[1]林永希,靖俊兰.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12):117.
[2]顾颖菊.对话式教学下的小学数学应用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13(10):47.
[3]丁苏淮.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生(中旬刊),2016(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