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以及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得金融投资者的数量越来越多,银行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也逐步加大,对于整个证券市场而言意义重大。金融投资的快速发展拓宽了证券市场的深度以及广度,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效率。但是金融市场投资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其和商品市场投资不同,金融市场投资主体多、数额大,风险更高。虽然,对于证券市场而言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但是对于投资者而言也应该保持理性的头脑,审时度势,严格把控投资环节中存在的风险,才能够促进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
一、金融投资和证券市场的基本概述
(一)金融投资
金融投资即是指在经济市场中个体用资金进行金融产品的购买行为,通过这个行为个体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金融投资不同于实物投资,实物投资在交易的过程中有实物做担保,买卖的也是实物,是实际存在的,只是在中间赚取一定的差价。比如,房地产投资就属于实物投资。虽然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但总体而言较小。即使房地产价格下降,房子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金融投资主要是虚拟投资行为。投资者运用自身的资金购买相应的金融产品,此时市场经济中的各个利益会再分配。个体买进股票时,必然会人卖出股票,这也是一种间接的股票转移,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资金。但是如果一旦股票下跌,那么其就要承担损失资金的风险,这中间是并没有实物存在的,直接是资金的损失。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投资行为也在逐步增加,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对金融投资进行关注,其中证券投资较为流行,也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金融投资的类型分为很多种比如债券、股票、基金等等。每个金融产品都存在差异,其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以及回报率也会有所差别,这就需要投资者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够找到最贴合自身的产品,继而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1]。
(二)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一种结果,其有利于缓解社会中存在资本的供求不平衡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的供求不平衡是较为明显的资本矛盾,经济市场的资金主要是来源于个体或者是单位的不动产。虽然,每个个体所拥有的资金不多,但是如果综合起来就是一笔很大的资金。证券市场就是将这笔闲置的资金充分利用,增加闲置资金的收益,这展现的就是供求关系中的“供”,如果仅仅靠国家去筹集资金,很显然非常难,而通过某种手段将大众所拥有的闲置资金聚拢在一起,就能够平衡供求之间的关系,解决投资市场存在的一系列资金问题。通过建立这样一个证券平台,形成良好的证券市场,继而合理地分配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金融投资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一)金融投资拓宽了证券市场的深度
证券市场的深度通常是指在进行大金额的投资行为时,可以保证市场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同时能够稳定证券的价格,促进交易的有序运行。证券市场的深度,是投资者投资的信心。而投资者愿意将资金投入,又进一步促进了证券市场有序发展。通常在证券市场如果发生大金额的交易,出现了波动性,主要是因为有人卖出大额的证券时,内部资金大量流出。此时缺乏资金的流入,那么,就会影响整个证券市场,造成波动。投资人员会对这种现象进行消极评估,那么投资者就会对未来的证劵市场失去信心,进而可能会出现抛售,整体的价格下跌,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恶性循环。但是如果当投资人对大额证券卖出时,同时,又有大量资金再次进行涌入,那么整个证券价格就能够平稳。投资人针对这种现象也会理性的进行假设,投资者依旧会利用资金去购买相应的证券,整个证券市场也能够有序平稳发展。由此可见,金融投资的行为是增强证券市场深度的一种行为,其可以帮助证券市场平稳市场的价格,避免资金的波动,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性。
(二)金融投资提升了证券市场的广度
市场的深度通常是由经济融资交易的数量以及金额决定,证券市场的广 度则是由交易主体类型的复杂度决定。简言之市场投资者类型越简单,整个证券市场就缺乏广度,越复杂其广度就会提升。提升广度的意义在于吸引更多类型的投资者参与投资,例如,就当下的股票市场中,参与的类型就比较多,有个体的散户,也有企业,有些投资者购买的是短期投资,这类投资可以进一步活跃金融市场。也有些投资者购买的是长期投资,这类投资又可以对股票市场进行稳定。也有人出于投机取巧心理购买股票进行投资。各种各样的心理以及各种各样的行为,都提升了证券市场的广度。当然这类投资的形式并不仅限于股票,整个证券市场的各个板块都是适用的。在证券市场中有资金的投入,就可以吸引不同行业、领域的人参与。随着投资者投资的想法和目的存在差别,但是却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以及资金,便可以使得证券市场成为多数人掌控的市场,确保了证券市场的稳定性[2]。
(三)金融投资提升了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
流动性以及价格的准确性是衡量证券市场效率的两大因素。稳定的证券市场有利于协调好各类资本,而要发挥这一作用,市场效率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从当下的市场效率进行分析,其具有两类效率,分别是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内在效率通常是指完成某一笔证券交易其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以及花费的金额,其主要体现的是交易运营的效率,同时反应的也是证券市场内部的组织以及服务功能。外在效率一般都是分配证券资金的效率,即出现利好或者是不利信息时,市场以及股票价格做出反应的速度,这就是调节以及资本分配的展现。而金融投资速度以及数额的增加,则有利于迅速的对市场结构进行调整,提高运行的效率。
三、金融投资者在当下证券市场应实施的投资策略
(一)实施多元化的金融投资策略
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证券市场就是为了获取相应的收益,所以最终的收益也是投资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作为投资者在投资之前一定要了解好证券市场的现状,科学合理地制定投资方案,为了降低风险,可以采用多元化的策略进行投资,综合不同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造成的影响,合理的搭配,尽量不要将一笔资金投入到某一个集中的投入到某一个领域,这必然会使得风险加大。但是也不要将资金过于的分散,如果过于分散,不仅会使得投资者管理成本增加,同时,还会使得利润空间下降,导致投资失去基本的意义。举个例子,投资者在投资环节可以综合比对多个类型的产品,然后做好资金分配的比例。包括每一个产品可能会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将自身的资金可以合理的分为两部分,比如购买股票以及债券。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降低投资风险进一步降低,还能够提高收益,降低管理的成本。
(二)实施反向金融投资策略
当下的证券市场是非常复杂的,每一个投资者在投资之前都需要对投资的产品进行分析,继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当下的市场而言,对于投资者的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投资环节投资者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是资金的提供者,也是资金投向的决定者,其投资的能力决定了最终的收益。反向投资策略实际上考察的就是投资者分析市场以及反向思考的能力,这要求投资者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之外,还要能够牢牢抓住市场存在的变动,选取恰当的时期对股票进行购买或者是出售,进而从中赚取利益。反向投资和一般投资不同,其升值空间较大,平台较广,利润较高,但是周期比较长。总体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够利用反向投资策略的,其必须要有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预见能力以及风险的防范能力,同时还要能够找准时机合理的抛售或者购入,否则使用方向投资策略反而会给投资者增加风险[3]。
(三)及时关注国家金融政策
经济和政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通常政治环境的稳定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经济的不断发展,又能够为政治提供基础的保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从证券市场发展的形态来看,其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例如,如果国家推出了某项政策,整个股票市场就会出现变化,如果该政策是推动某一区域的建设和发展,那么该区域内的企业股票就会迅速的提升。作为一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人,要积极的去关注国家的时政,了解国家政策的方向,抓准时机,合理地进行股票的买卖,才能够降低投资环节的风险,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金融投资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不仅能够拓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能够提高证券市场运行的效率。而作为金融的投资者是实际金融投资时的主体,是资金运行者。其在投资的环节一定要保持理性的头脑,合理的去分析市场以及政策的走向,了解金融市场运行的规律,根据规则进行科学投资。降低投资的风险,提高投资的收益,继而稳定整个证券市场的秩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毓婵.证券投资的风险规避与预防初探[J].科技经济导刊,2020(04):244.
[2]邢会强.我国《证券法》上证券概念的扩大及其边界[J].中国法学,2019(02):244.
[3]林琛.金融投资对于证券市场的效用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