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财务技术性的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专业型人才和高素质水平的摇篮,更要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积极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在中职财会教学中,可以积极运用有效提问的策略方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一言堂的现象。本文主要研究和阐述了有效提问策略在中职财会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和方法。
一、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内容由文字变成单据,学生无法适应
在进行职业院校财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我 们 都 知 道 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实践加以检测,所以职业院校的实习工作也是十分重 要 的。但是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在实习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大问题。在这其中最直观的是以往在课堂上学生的知识来源在于书本,学生的从抽象的文字中获取相关的信息,但现在相关信息或者内容已经逐渐容由文字变成单据,而且单据所包含的隐含信息十分多,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高,自身的隐性知识储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在学习财会知识时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字转化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学习信心受挫。虽然在学习相关的财会理论知识时,教材中也展示过一些单据,但是这些单据相对简单,学生并没有放在心上,对 其 不 重 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遇到从未见过的单据,表现出无所适从,这就导致实习工作无法有效地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也缺乏相应的沟通,导致在实习过程中孤立无援,学生信心被严重打击,所以学生应该多多进行交流,记忆相关的单据,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
2.对财务软件不够熟悉,财报编制不同
在进行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方式以及逐渐由人工转向为科学技术,现代的财会教学应该让学生就相关的财会软件进行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一些学生对财会软件了解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财会技能无法快速的提升,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发现一些财报的编制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生甚至由此产生了课堂学习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相应的使用的想法,这 是 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作为相关的实习单位,应该注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相应的条件。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应该及时和自己的师傅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打下坚 实 的 基 础,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为 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一定的便利条件。
二、学生财会专业技能提升策略
1.教师应积极引进虚拟系统进行财务知识传授
财务领域工作本身便具有极强操作性,学生在上岗后每天都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和计算。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上学期间就了解到财务工作的实际操作程序,教师需要在课堂内部引进财务模拟系统,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模拟实际的财务工作整体流程,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的操作中了解到财务工作总体程序。尤其是会计凭证的制作工作更是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练习才会有效避免出现任何的失误,财务工作才能够在这样严谨的工作环境中有条不紊地运作下去。因此,教师要积极消化吸收新型教学技术,争取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课堂上,拓宽教学思路。
2.创新教学理念,强化提问意识
想要将有效提问策略运用到中职财会教学中,首先就要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只有科学、合理、优化的教学理念方法,才能真正的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中职财会教师要及时的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改革课程教学大纲计划,深入了解课堂提问的价值和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反映为主要教学依据,让提问的方式更加合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比如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一般性原则》教学过程中,本节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并理解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先对学生提问上节课已经学过的内容如:会计的概念是什么?学生通过对上节课的回忆教师可以进入新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重点可以联系实际,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
3.合理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提问质量
中职财会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技能,首先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和学习,奠定专业知识的基础,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其次教师对于上课目标要明确,具体主要为情感态度、知识储备、价值观念和提问技能等等,以不同的知识点来对问题进行设计研究,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问题情境,着重培养和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然后教师对教学课程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对于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注重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提问的问题要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提升探索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重提问的巧妙性,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准确地理解,学生也能够更好的回答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4.积极利用新型媒体技术创建新型教学环境
财务学科相比其他课课程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学生学习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只有真正对财务知识抱有探究兴趣才能够将每项财务知识深刻地领悟透彻。因此,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可以在面对更为复杂的财务知识的时候可以更加顺利,在课下也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财务问题进行分析,使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教师每讲授一项财务知识前都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和理解,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更加适合的教学环境,并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寻找到最为适合的线上资源,并将其融合到自己的电子课件,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览电子课件了解到财务知识的精髓之处。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师授课效率。比如,教师在进行筹资资金等财务知识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在学习这项教学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掌握账户设置方面的知识点,并且需要熟知资金核算的整体流程。不仅如此,在该财务领域中学生还应该掌握和了解到资金公积核算的技巧,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上述知识点,教师不能仅讲述教材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互联网上寻找多个典型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知识点的核心内涵,随后可以组织学生依据方才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良好状态。
综上所述,在进行财会学习中学生往往由于对相关抽象的财会知识不了解,学习兴趣被消磨,同时对相关的隐性知识也不理解,在实习过程 中,学生无法适应新的知识形式,对 相关的软件不了解,自身控制能力不足,导致学习效率下降。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学生以及单位应该及时进行合作,采 取 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财会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钟小娟. 中职财会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 教育现代化, 2018, v.5(22):342-343.
[2] 隋金凤. 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J]. 祖国, 20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