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国务院在2019年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确保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让学生获取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也应该从“1+X”证书制度出发引入课证融通模式。
一、“课证融通”模式的背景和内涵
课证融通强调要将X证书的技能点融入到专业课程内容中,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来确定课程标准,对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构、调整,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确保学生掌握学历证书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还能够掌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点,可以确保学生顺利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获取对应的证书。中职院校要对中职会计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确将各项X证书的技能点融入到课程知识体系中[1]。
课程融通强调要让学生的专业课程内容和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对应起来,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要点来确定课程标准和内容,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课程融通能够让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之后就可以直接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获得对应的证书。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来说,“1+X”证书制度中的“1”是指学历证书,X证书是指初级职称会计考试、财务数字化、数字化管理会计、财务共享等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职会计专业的课证融通要求要将以上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内容内化到专业课程体系中。
二、“1+X”证书制度下中职会计专业课证融通模式的实现
(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课证融通的关键,专业课程构建时要确保将X证书考核的内容、标准等融合到专业课程体系中[2]。中职院校可以依托产教融合共享中心来确定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标准来构建课程内容。中职院校要和相关的企业加强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来成立产教融合共享中心,发挥出产教融合共享中心的优势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现实的发展平台。要发挥出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优势,将这些先进的技术融合到课程体系中,同时也灵活运用到课程构建中,借助企业管理软件、智能感知设备来开展教学,将业务单据、企业流程以及报表等纳入到课程内容中,在课程中引入真实的企业场景和管理经营的案例,以突显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结合企业岗位具体的用人标准、工作内容来确定职业标准,构建的课程内容要和职业标准对接。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和构建中,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共同开发课程,为课证融通奠定基础。双方要结合现实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用人标准来选择X证书,从中提炼出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并以此为参考来确定专业课程的内容,让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中职人才培养的方案,开发专业课程资源。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教学改革是深化1+X制度稳步发展的关键步骤。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点,就要求课程内容的构建要凸显出实践性,并且在课程教学中也要加强实训课程,在实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实战操作能力,以确保学生可以真正获得X证书的技能。中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来搭建会计专业的综合实践平台,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训练的场所,可以引入云实训、云赛场、云讲堂等,将线上实训和线下实训有效结合。另外还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平台,将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战训练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引入各种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案例,还可以创设真实等工作场景,灵活应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训操作中掌握企业会计日常业务的处理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模拟仿真教学,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和职业技能。
(三)加强师资力量,满足X证书培训的需要
落实1+X 证书制度对专业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支德技双馨的师资队伍建设[3]。教师不仅要熟悉会计专业的相关内容,还要掌握职业技能等级的标准、内容,从X证书中提炼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点,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中职院校要组织会计专业的教师参加专门的培训,通过教师培训来确保教师熟悉财务数字化、智能财税、数字化管理会计和财务共享等相关证书要求的内容、技能点和综合素质,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线上培训来拓宽培训的路径,提升培训的效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另外在培训教师的过程中还应该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政策结合起来,要从外聘请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对教师做好培训,也可以邀请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方面的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研讨,开展讲座的方式来促进双方之间的交流沟通,提升教师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方面指导的能力。另外中职院校还可以让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可以和会计事务所以及相关的企业合作,让教师参与到真实的会计实务中,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经验,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
三、结语
1+X 证书制度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本身是深度产教融合下的合
作典范。在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中,要引入课证融通的模式,对接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来确定课程标准,结合X证书的内容、标准来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加以调整,并改革教学手段,强化实训教学,加强师资力量,使其满足X证书培训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脊. 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证融通研究——以初级会计实务为例[J]. 时代金融, 2020(15):2.
[2]荣桂范. 基于"1+X证书制度"导向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中国产经, 2020(21):51-53.
[3]秦雪洁.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J]. 当代会计, 2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