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先进农业技术逐渐与农业生产环节有效结合,农业技术标准化发展效果较为显著,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必须及时解决才能推动农业经济在新时期下的进一步发展。在此形势下,基层乡镇应带着前瞻性思维并运用先进理念对农业技术标准化发展问题做到逐一解决,寻找到问题根源,确保以原有农业发展为基础,将农业发展速度全面提升,推动地区经济稳步前行。
一、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标准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农业技术若想走入标准化发展道路必须在具有完善性的体系下实现,依托完善体系对现代农业技术做到大力推广,有利于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双提升。但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标准化体系并不够完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无法找到出口,不能满足发达地区提出的高要求,导致农产品外销量增长慢。
(二)技术更新力度不足
在新时期下,基层乡镇考虑到自身发展需要,积极对农业技术进行大力推广,但未结合农业各环节生产实际需要,对于不同地区生产条件分析不够全面,导致生产标准与当地生产需要不相契合,特别是技术更新力度不足,与农业生产需要条件不符,无法将实际生产的产量提升。
(三)不够重视技术推广
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多方因素对技术推广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制约推广途径的拓展,地区农产品产量未能有效提升[1]。目前,部分基层乡镇农民对于现代农业技术标准化发展的理解过于片面,对于农业技术标准化所具有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主动投入精力与资金选用先进技术,农业生产依旧无法走出固有模式。
(四)检测技术略显单一
农业检测技术对农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但部分基层乡镇未能重视农业技术标准检测的规范性,投入力度不足,检测设备过于老旧,检测手段单一,导致检测技术水平提升缓慢,对农业技术标准化发展带来一定阻碍。
二、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标准化发展的策略
(一)健全标准化发展体系,满足农业发展需要
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基层乡镇带着先进理念将信息技术优势与农业技术标准化发展工作的开展有效结合,对农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脚步不断加快。首先,对基层乡镇信息资源加以整合,打造出农业技术标准信息平台,对以往人力物力过于分散的问题有效解决。其次,在信息平台使用中,基层乡镇能够将农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户,农户对于农业发展趋势有进一步了解,有意识地开始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将产量提升[2]。最后,考虑到农业发展服务体系的完善,结合农户对农业技术信息的使用需求,向其提供全面的技术信息,确保信息传递具有及时性。
(二)增加发展资金流入量,加大技术更新力度
在新时期下,农业技术标准化发展离不开足够资金的全力支持。基层乡镇必须对专项资金加以利用,根据当地农业发展需要对专业农业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例如,邀请专家参与人员培训活动,在共同努力下对农业技术进行大力研发,同时注意农业技术标准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之上,对于竞争性较强的农产品,基层乡镇必须通过资金投入渠道的不断增加,确保资金流入量充足,依托“三资”为农业技术标准化发展带来有力推动。例如,对世界最新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大力引入,对先进技术与装备做到及时更新,确保农产品所具有的性能与内在品质得到不断增强,农产品生产环节均能融入先进技术。
(三)优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增强技术推广效果
基层乡镇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站在农业技术标准化发展的前沿位置,管理人员应走入农户生活、田间地头,加强与种植大户联系,制定出具有激励性的措施,对技术人员工作潜能与积极性做到持续与有效激发,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范围将有效扩大。在管理与积极机制的进一步优化下,技术人员带着极高觉悟与积极性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整体效果不断增强。
(四)打造多元化合作模式,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多元化合作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可以为农业技术标准化的全面发展带来有力保障。基层乡镇要以农产品为主要纽带,打造出产销一体的合作模式,满足农业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基层乡镇还应重视检测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及时对监测设备做到合理引入,将农业检测技术水平有效提升,推动标准化发展。在农业技术标准发展中,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完成沟通与交流,在联动方式下完成技术问题有效解决,发挥出多元化合作模式应有作用。
结束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农业技术标准化发展成为各类农产品产量得以快速与有效提升的关键所在,是基层乡镇必须进行深入探讨的主要课题。基层乡镇应从多角度考虑,从农产品产量增加入手,将农民原有工作强度有效减少,有利于各类农产品整体质量全面提升,农产品将成功走入国际市场。在新时期下,为实现农业技术标准化目标,相关部门应对农业发展服务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依托多元化合作模式在联动方式下完成技术大力推广,向农户提供最为准确与详细的技术信息,确保基层乡镇农业技术走入标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斌.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34-35.
[2]孙玉峰.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9,13(20):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