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资源已经充分渗入到技工院校会计学专业教育领域当中并为其带来帮助,混合式教学通过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构建会计学专业混合式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维拓展能力。
一、技工院校会计学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模式老套,学生积极性不足
针对于目前技工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现状调查来看,部分教师仍侧重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主要以讲述课本内容知识为主,让学生以记笔记和随堂小考的方式学习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同时实际生活中,会计职业变得越来越模糊,传统会计教育培养的“计算型”的岗位越来越少,企业对经济运行管理的重视度日益提高,导致目前会计学专业大多以培养管理型人才为目标,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创新和解决问题不够重视。另外,部分技工院校会计学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一般局限于学科的理论知识、学生知识体系的综合形成和知识应用能力的综合分析,没有任何课程体系的指导,缺乏综合应用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会出现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一份令自身满意的工作来为社会经济生活服务。因此技工院校教师必须改变教育模式,通过构建混合式教学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有效培养会计学专业型人才。
(二)学生的实践能力差
技工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课时间较长,实践课相对较少。虽然部分技工院校在小时制会计学专业中会提供小规模的实验课程,但效果并不理想。其次,技工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其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不高,导致会计学专业由于缺乏经验丰富的教师,实验课程总是无法达到学生需求。实践教学作为教科书与学生实际工作之间的纽带,在学生有效理解实体经济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知识运用中独立解决问题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但在技工院校会计学专业学习的学生往往致力于学习会计、财务管理、税务等领域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并没有成为一种习惯,难以使用实际专业知识解决公司工作中的问题,甚至影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在知识和经验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过于重视会计理论教育,难以满足当今社会会计工作者的需求,因此,教师运用混合式教学增加实践课的学习时间,使学生能够真正相互沟通,并能够使用报告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能力评估,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会计学专业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度不足
会计学是基础是收集和分析企业经济运行数据,开发用于决策和监督的会计信息系统。然而,当技工院校开设选修课程方面,并没有发挥会计学领域的作用和能力,不能很好的作为必修课的补充来进行,无法过渡到职业培训当中,因此,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运用混合式教学促进会计学专业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引领更多专业的会计人员为社会带来帮助。
二、技工院校会计学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从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入手,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以及展示自身创造力和积极性的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并能够结合各自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融合,并能够将知识融入到问题解决中,实现知识的深化和传播。因此,技工院校教师应当通过网络协作最大限度地创新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首先,技工院校应对教师进行适当的信息技术培训,使网络教育成为教师课堂上的有力工具。其次,完善网络教育资源是保证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条件。准确的课前视频培训和相关知识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独立理解新知识的概念,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利用PPT教学和案例库等。在教学前的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理解基础解决学生的问题,深入分析实际案例。这种混合式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教育,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领导作用,提高对会计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
实践教学是技工院校会计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帮助学生将会计理论应用到之后相应的工作当中,需要教师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多数技工院校会计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学校应在假期期间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技工院校应当鼓励教师企业沟通合作,了解企业发展趋势。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情境教学,并使用真实案例为学生建立模拟模式,使他们能够在模拟真实情境的框架内以管理者的身份使用知识。此外,技工院校会计学专业应加强各行业大型企业沟通交流,并建立企业案例库。同时,企业应做到对数据库及时更新,描述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总结具体案例中的数据,组织学生在相关章节中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使用真实的商业信息可以为学生创造理论应用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会计学专业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度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业务的职责也逐渐发生变化。简单的“计算”功能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会计工作者的需求。因此,技工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不同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成为企业的会计管理者。由于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组织性和多样性越来越强,不同类型企业或组织的经济交易与其会计内容完全不同。因此,学生在完成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后,教师应帮助他们及时完成相关选修科目,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制定综合性的问题解决方法。此外,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对人员的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要求。因此,技工院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应用和信息管理方面的培训。学校可以利用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实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利用综合设计、管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与会计学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分析企业的经济和财务能力。
结论:通过本文上述分析可知,技工院校会计学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实践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等几方面入手,能够提高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作为现阶段的技工院校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为我国培养更多全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春子.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2):212-213.
[2]刘贤洲,陈影.基于人才培养的独立院校会计学教学改革研究[J].成才之路,2020(11):6-7.
[3]尹涛.中职院校“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研究[J].当代会计,2020(01):111-112.
[4]彭三平.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学教学改革探索[J].南方农机,2019,50(22):93.
[5]周少燕,李焦,安存红.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2019(08):175+177.
[6]王文冠.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模式革新探讨[J].经贸实践,2016(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