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单位的财政经济管理体制是随着经济发展状态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各单位财政经济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市场竞争越激烈,财政管理的难度和风险越大。为此,要想在新时代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可以加强财政经济管理,创新财政经济管理的途径,以此完善财政经济体制,提升财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促进财政经济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财政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资金的使用与预算方案存在差异
资金的使用与预算方案存在差异是目前财政经济管理的主要问题,开展正式项目活动都需要结合项目实际制定预算管理方案,合理控制项目实际支出和计划支出的差异,尽量保证项目实际支出在合理范围内,这不仅可以增强预算管理水平,也可以保障资金的利用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资金使用情况建立项目预算管理计划,在财政经济管理中存在随意性,错误的认为项目结束,资金充分使用即可,并没有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建立针对性的管理计划,严重影响财政经济管理的有效性,严重时将造成财政管理工作隐患,无法确保项目的正常开展。
1.2项目资金的策划申请不严谨
一般来说,单位计划开展项目,都会申请项目筹备资金,并且制定严格和详细的资金使用规划,投入大量的物力与财力来确保项目的资金申请成功。但目前部分单位的资金策划申请不严谨,出现了夸大项目建设的情况,目的在于争取更多的资金,这就形成了项目申请和实际资金使用的差异,无法保证资金申请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同时,完成项目资金申请后,存在项目资金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致使资金滥用,出现浪费,暴露出一系列管理漏洞。
2.加强财政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
2.1明确财政税收管理范围,实现财政税收责、权、利的统一
财政税收也属于经济政策的范畴,这就需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大众需求制定和调整财政税收政策,确定财政税收的管理范围。可以对财政税收进行分类管理,了解其具体管理标准和管理细节,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另外,每一位财政管理人员都需要认真履行责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可以制定权责一致原则,将岗位任务和个人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财政税收责、权、利的统一
2.2完善基层财政经济体制
2.2.1创新财政体制
创新财政体制是经济宏观调控最直接的方法,这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加强与财政管理部门的合作,形成联合机制,制定财政管理相关制度,推动财政建设工作的发展。另外,需要在政策和制度的完善中综合考虑不同的税源基础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这都是影响财政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因素。综合考量不同影响条件,切实推进现实工作的发展,满足财政经济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需求。
2.2.2明确具体工作职责
为了加强财政经济工作管理水平,需要建立统一管理机制,尤其明确不同工作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规划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严禁出现越级或者机构兼职等现象,保证自身高质量的服务能力和专业素质,以此为财政经济管理提供助力。为此,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积极组织和参加财政经济管理相关培训,可以聘请这方面的专家开展讲座,加强工作人员的理论培养和实践技能发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可以总结财政管理的难点和弱项,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提升财政经济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满足财政管理的需求。
2.2.3落实各项管理机制
财务管理者需要积极学习对应法律知识,以此保证自身财务管理行为的规范性与合法性,通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保证自身业务能力。另外,需要提高会计从业门槛,制定更为完善的从业准入制度,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需要提高会计准入门槛,不断落实竞聘上岗和绩效考核等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制定奖惩措施,对通过的财务管理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将其作为职务晋升的条件。不合格者要接受培训,若学习不积极将面临处罚。为此,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都为财政经济体制的创新和发展奠定基础。
2.3提高单位的风险意识
任何形式的发展都存在风险,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外在条件而不断演变。为此,在财政经济管理过程中要重视风险管理,提升应对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全体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风险识别能力,在开展任何活动之前都需要做好风险管理与评估,了解到项目存在的风险性,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另一方面增强风险预防能力,总结常见的风险项,建立风险预防和应急机制,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发生具有突然性,需要建立系统的应急管理机制,确保风险发生可以第一时间处理,每一位财政经济管理人员都需要具有风险管理意识,形成风险管理的工作范围,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从而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消除或减轻风险带来的影响。
2.4创新监督技术
信息技术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变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完善财政管理监督技术,可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原则,不断创新监督技术。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将财政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满足时代发展趋势,也符合财政管理的创新方向,这不仅可以保证财政经济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也可以提高财政经济管理效率,进一步促进财政经济监督管理的正常运行。目前,财政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数据技术建立财政管理监督平台,不断收集和整理各类财政监管信息和数据,既可以创新财政经济监督形式,也可以对各工作部门进行监管,提高部门工作效率,保证财政经济管理水平和财政经济管理质量。由此可以看出,在财政经济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财政经济的管理效果,保证财政管理各项工作的稳定进行,在财政管理监督平台的指导下,可以清晰了解各部门财政工作效率,确保各部门高效运转,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财政经济管理工作的监督效果,有利于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
结语:全球经济发展已经体现出融合趋势,这对本土经济发展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此宏观背景下,需要加强基层事业单位的财政经济管理,为市场经济平稳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因此,需要正视当前财政经济管理的阻碍因素,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税源基础和发展水平,完善经济管理体制,还要建立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为财政经济管理提供支撑。最后,加强信息技术与财政经济管理的结合,发挥信息优势提高监督效果,以此创新财政经济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加强财政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提高财政经济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宋美喆,刘寒波.财政分权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2):9.
[2]佚名.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0(11):15-22.
[3]惠龙蛟.共享经济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延伸探讨[J].经济学,2020,3(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