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产业都积极对自身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水平,以期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农业生产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确保人们基本生理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现阶段各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但我国由于诸多的客观因素无法考虑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只能在精准控制方面加大智慧建设力度,提高农业设施的智能化程度,充分利用自然气候条件,经过系统的分析与控制为农产品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高效率、低成本的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
一、有助于农业生产效益提升的技术措施
1.1“互联网+”智慧大棚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农业生产的大棚可以实现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自动卷帘、自动控温与自动放风等方面。首先是自动卷帘技术,用户通过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对农业大棚进行控制,相较于人工卷帘,节省了2小时的时间,使农产品增加了2.5个小时的光照时间,相应的提高了8%左右的产量;自动控温技术则是根据大棚实时温度的高低进行恒温调节,尽量降低湿度,保持温度的适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2多功能园区管理技术
在使用先进农业大棚自动化技术的前提下,对园田的各项功能进行合理配置,实现高效管理。多功能园田管理整地技术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一是利用体积小、重量轻的农业机械在大棚内进行作业,对棚内的土壤进行耕整、覆膜、开沟换土等工作,价格也在合理范围内;二是可以迅速更换不同功能的设备,高效率完成棚内的机械作业,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大棚,实用性强,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劳动的消耗,还提升了作业效率。
1.3水肥一体化自动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自动化技术是指将灌溉水源与肥料进行融合,根据作物的属性特征调整水肥比例,这种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均衡水源和肥料的比例,相较于分开作业更加省时省力,还可以在减少水资源和肥料使用量的基础上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水肥一体化技术还可以合理调整棚内的温度与湿度,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切实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1.4机械化育苗播种技术
使用农业机械设备进行育苗育秧和播种工作,可以实现一穴一籽或一穴多籽,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调整,这类技术的推广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不仅能够缩减播种时间,提高播种育苗效率,使得整体的种植环境整齐有序,便于后期的灌溉和施肥工作。机械化的育苗播种技术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播种时间和成本资金,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使农业生产更加规范化,更加容易管控,种子的利用率也达到了最高。
1.5灭虫防病促生技术
这项技术具有多种功能,可以很好地满足农作物的日常维护。使用高压喷雾、精准喷雾等设备进行精准化的施肥打药工作,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根据所需要求进行模式的更换。此外。该项技术还可以对肥料与药水进行浓度比例的把控,当肥料或药水的配比不合理或低于最低值时,机械设备会进行及时的报警,并停止工作。在进行喷雾作业时,可以随时调整喷枪角度、射程和大小,准确定位需要喷药的部分,减少不必要的农药浪费,提高农药使用效果。
1.6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若想实现农业生产整体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就要将各种先进技术集成起来,放到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当中,对其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主要包括智慧设施农业大棚、自动化控制设备、恒温系统等等,这些技术都依托于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和数字传感技术来实现自身的职能。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一个科学化的平台来平衡、配置资源,是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二、精准控制智慧设施为农业生产带来的效益
2.1经济效益
从经济层面上来说,精准控制智能设施在农业中的应用无疑会提升农业的效率与利润,虽然在前期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会出现短时的利益损耗,但从长远来看,以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机械化设备为农业生产节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都是极大的,甚至还可以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的不必要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农业工作从事者获取更多经济效益提供了支持。
2.2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相较于原先的农产品消费习惯,现在的人们更加倾向于高质量的农产品,智慧设施农业生产可以极大地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并对气候条件中的温度、湿度等进行调控,确保农作物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最终流向市场的农产品也更加优质,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
结语:综上所述,精准控制智慧设施对农业提质增效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也可以说是精准控制智慧设施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支出,并增加了经济效益。在信息化的社会趋势下,唯有不断进步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要想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用技术拉开差距,建立优势,才能推动我国农业向前进步。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的智慧控制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智能化与信息化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在未来我国农业一定会实现品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徐启龙,马爱艳.我国农业发展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5)
[2]史向玉.试论智慧农业发展中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