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
宋元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宋元玉,.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 建筑技术学报,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7006.
摘要: 最近几年,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迅速,但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迅速的同时带来的是一系列的施工问题,比如地基基础技术建设的重中之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程序的繁杂性与施工技术的复杂性,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施工现场周围基础设施、当地气候、地质条件等,不仅加大了施工难度而且也加大了管控难度,同时施工空间有限,总体的施工时长也会比较紧张。在新时期下,随着民众生活品质的提高,更加追求居住的舒适感与安全感,地基基础工程是保障建筑稳固性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建筑特点以及工程要求,明晰施工控制要点以及施工特点,运用更加科学的施工控制方式与可靠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案,让施工控制技术与质量管控工作内容能够充分落实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提升工程质量,降低质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防止引发安全事故,波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损失。
关键词: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研究
DOI:10.12721/ccn.2022.157006
基金资助:

地基基础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及安全,只有做好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才能保证建筑安全。因此,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以及地基土体特点采用较为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以减少地基沉降,保障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安全。

1 房建桩基础施工的特点

1.1 施工困难性较大

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地基的稳固性是保障整个建筑安全的基础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工程工作难度系数较大,不同施工区域地质条件不同,所面对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样性的,如果地基处理工作没有到位,必然会影响接下来的施工工作,倘若存在问题的建筑投入使用,当地基受到的承载量超标,危险系数就会随之增加,给工程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地基基础工程建设困难性较大。

1.2 不可预测性

由于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会涵盖多项施工内容以及施工工序,对施工技术也有不同的要求,经常会出现交叉作业的形式,过程较为繁琐,就会在施工时导致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出现,致使施工工序混乱,施工流程不顺畅,影响施工进度与施工品质,同时,还会给接下来的施工带来不可预测的问题。

1.3 施工环境的复杂性

不同区域地质环境不同,一些地区地势结构非常的复杂,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施工时,还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就会全新的指标要求,若想确保地基的稳固性,保障民众的居住安全,就要在施工之前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勘察,保障调研结果的精准性,提前做好施工预案,引入更加先进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确保房建工程的顺利开展。

2 软土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

2.1 勘察问题

通过分析该住宅组团边坡支护设计工程可看出,工程地质概况各项参数数据和方案设计所涉及的一些数据都离不开勘察工作人员,勘察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质量。虽然现在施工单位越来越重视软基处理工作,但对于前期研究工作的不充分致使勘察数据不完整,直接影响在施工期利用调查资料的有效率。所以说勘查问题会影响施工质量。

2.2 施工技术问题

在对软土地基项目确定技术施工方案时,会发生技术问题不被重视的现象,因为企业本身最关心的就是经济利益,所以在确定技术方案时更加重视经济问题,这导致质量意识淡薄,会出现软土地基项目的施工效果与预期目标不符问题,地基质量要求达不到会拖慢整个建筑项目的进展。

3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加大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项目开工前,为保证施工质量,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认真检查开工条件和施工情况,防止施工期间出现质量问题。(1)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确定建筑物工程项目实施方案。(2)现场施工期间,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材料、设备、人员等方面检查。(3)还应对仪器设备可靠性与设备有效性进行检查,确保标准试验与施工图纸准备到位。(4)要积极健全规章,合理控制工序检查与工序交接等工作。以互检与自检为例,作为对质量产生关键影响的工序,只有组织专业人员做好工序交接工作检查,才能保证操作工序合格,并为下一道工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3.2 桩基施工要求

建筑物施工期间,借助桩机开展吊装,应将桩和桩架的偏吊与垂直距离控制在2.5~4m。吊装施工期间,应对吊装速度进行合理控制,如有必要,还应在桩身不同方向中系上缆索,便于合理控制桩身稳定性。吊装前,还应进一步提高锤位置并做好固定处理,防止吊装期间锤下落引起安全事故。另外,起吊期间应对吊点进行合理设置,同时还要保证起吊速度均匀和桩身相对平稳。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必要还应设立缆风绳处理桩架,以便于清理桩身附着物,避免行人在起吊以后于桩下行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注浆处理施工技术

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项目地基处理中常使用的注浆施工技术可分成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与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1)水泥注浆处理技术,主要使用压浆泵和灌浆管,在对水泥进行仔细调配后,可以将其均匀灌注到不良地基土壤中,借助填充、挤密及渗入等方法,提升岩石与土颗粒之间的密实性,便于排出气体与水分,从而对孔隙位置进行合理填充。在注浆材料硬化之后,可以与原土体合为一体,以此来提升施工地基稳定性与抗渗性,并降低土体压缩性,从而加强地基加固处理。(2)硅化注浆处理技术,主要是借助注浆施工,然后将硅酸钠混合溶剂注入不良地基土壤底端,等到注浆材料固结之后,便会形成防渗透与高强度的结石体,从而提升地基强度。地基加固时,主要是密实基础地基土层,确保土层当中的水分与空气比例不断降低。随着工程设计高度不断提升,地下建筑施工越来越多,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升,唯有全面提升地基加固技术,改变地基施工方法,方能提升地基稳定性与承载力,减少外力作用引起的地基变形,从而满足建筑地基施工要求。

3.4 堆载预压法

在实施该施工项目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最习惯应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为堆载预压法。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在针对房屋进行建造的过程中,考虑蠕变性等性质都会对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会对建筑物自身质量产生影响,甚至还会增加安全风险。应对这类情况,采用堆载预压法不仅可针对地基展开预压处理,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沉降的空间,以此大幅提高土壤的紧密度,确保其紧密度符合实际的施工要求。此外,应用该施工技术可确保横向和纵向的排水管道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施工工程为竖向管道施工,其可有效避免土体产生过度压缩,同时也要保障土质具有饱和性和均匀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应用真空堆载预压法针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同时,还要针对松软地基进行加固,需应用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同时也要在砂结构中放置相应的防渗膜,这样不仅可保障土壤间间隙良好,同时也可确保软土地基加固质量。但需注意的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处理软土地基流程,相对复杂且成本较高。但该处理技术的优点也非常明显,如可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4 结语

我国建筑工程越来越复杂,在建造建筑物时,地基的稳固程度要求就要更加严格,坚实的地基有利于保障建筑物的质量。通过对地基的处理可从本质上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使项目整体完工后的故障率和危险率得到降低,希望本文可以为建筑工程在处理软土地基方面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栩.高层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4):50–51.

[2]王丽花.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加固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4):19–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