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探究
岑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岑慧,.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探究[J].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037.
摘要:
银发经济又叫老年经济,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我国银发经济发展的背景、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对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 银发经济高质量养老
DOI:10.12721/ccn.2023.157037
基金资助:

《“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1]。老龄化社会进程为“银发经济”带来机遇和挑战,展银发经济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安排。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我国银发经济发展的背景、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对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一、我国银发经济发展的背景

银发经济又叫老年经济,主要是指与老年人群相关的经济活动,包括日常消费、家政服务、健康服务、旅游娱乐、教育服务等。我国的银发经济发展具有一下特点:

一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我国自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2000—202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人增加到2.64亿人。据预测,“十四五”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到2035年将突破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30%左右。

二是老年人口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能力多元化。《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中国城市45%的老年人拥有储蓄存款,老年人存款余额2016年超过17万亿元,人均存款将近8万元。随着老年人口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老年消费习惯从保守变得开放,从消费内容来看,老年人口已从传统的衣、食、住、用、行等实物消费向医疗保健、护理服务、家政服务、健康和疾病咨询服务等服务消费转变,老年人选择日用品时从传统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旅游休闲、高品位的艺术欣赏活动、高端养老院和医院等成为老年消费的新需求和新亮点。

四是市场主体日益增加。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银发经济相关企业年注册量逐年上涨,养老服务相关企业注册量已从2016年的2.36万家增至2020年的5.09万家[2]。各类市场主体纷纷参与,一些房地产企业、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等竞相涌入老龄产业领域,不同性质、规模各异的养老服务机构快速成立.

二、我国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完整的政策制度保障。目前,我国银发经济整体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各界对发展银发经济、激发银发消费还存在争议,政府对银发经济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高,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制度政策体系,缺乏银发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没有出台指导银发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文件。

二是行业的服务和产品单一。当前,我国银发产业行业种类和数量有限,市场主体数量少、规模小、能级低,许多产品缺乏技术含量或质量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真正能够满足老年人需要的产品相对匮乏,银发经济产业链上的多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三是银发经济市场发展产业链不完整。从银发产品市场来看,市场上老年产品多为营养品、保健品,而食品、服装等老年人日常用品较少,老龄生活辅助器材、老年助行器、老年康复器材和老人护理用品、老年文化用品生产不足。调查数据显示,在服装市场上,老年人服装占比仅为5%。从银发服务来看,老年旅游、医疗休闲服务市场供给相对较多,但老年长期照护、康复护理、家政等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供需矛盾较大。

四是银发经济消费市场安全情况令人担忧。老年人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较低。于是他们成了一些不法商家忽悠、欺骗的对象,给他们的心理、身体和经济造成很大损失。老年消费维权的热点舆情问题主要集中在投资理财、医疗保健、旅游出行、养老生活等消费领域。

三、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推进“养老+”模式,促进银发经济融合发展。针对银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积极推进养老行业与其他行业相融合的“养老+”新型模式,促进养老服务业与教育培训、健康、体育、文化、旅游、家政等幸福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上下游产业配套,延伸银发经济产业链。聚焦银发族的“痛点”“难点”,加大老年用品的研发制造,广泛开发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促进优质产品应用推广。 

二是完善银发经济标准体系,提升适老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健全银发经济相关行业的标准规范,特别是医养结合服务、康养产业等新生或交叉行业。依托行业协会、品牌企业,建立设施、环境、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和评价体系,指导市场主体为老年人提供合规适用的产品和服务。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实施老龄科技兴业工程,打造一批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技术研发、资源共享、企业孵化等于一体的老龄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制约老龄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3]。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和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数字化管理、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护、个人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发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和产品需求。

四是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营造老年友好社会环境。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欺老、骗老现象,应该加快完善银发经济法制建设,保障银发群体的合法权益。加大对适老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制造与销售行为,更好维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积极营造孝亲敬老的社会环境,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和应对人口老龄化。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百姓福祉,对“十四五”和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我们要积极激发银发经济活力,拓展银发经济发展新空间,高质量发展新时代银发经济,为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金娟.“十四五”期间“银发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北方经济,2021年02期

[2] 刘弋瑗.银发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N];中华工商时报;2022年

[3] 胡敏,张媛."银发经济"新形势背景下创新商业模式探究[D].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9年.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