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机与农业一体化概念
农业一体化主要是对农业技术进行学习,主要包括种植、选育、土壤肥料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农田灌溉、机械使用、农产品加工和储运等方面。农业机械是指,从事农业、畜牧、水产等涉农生产和初级加工的各类机器,包括耕作、种植、施肥、排灌、收获、农产品加工、畜牧业和农业运输业等。农机技术是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农作技术。农技一体化是指通过科技和相关媒介的有机结合,利用先进的农艺技术和农艺设备,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其深入融合将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
2农机和农业生产间的辩证联系
2.1发展现代化农业一定要以农机为基础
实现农业机械化,其根本目的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支持,从而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最终达到高质量、高产量的目的。为了使农用机械可以与农学相匹配,必须根据农艺标准的位置、集中度、硬度、强度等特点,研制出适合大规模种植的农具。例如,一般的收割机都是用来进行玉米收割的,但由于当地天气条件不同,玉米的茎中会有大量水分,所以不能直接通过收割机来收获。而根据这一特性,农用机械研究工作者开发出了一种半投饵的劫持型稻谷收割器,它仅适用于水分含量不太高的稻穗,若水分含量太高,则不能到达脱粒处,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农业上的困难。
2.2发展农业现代化要应用性能高的农产品
用农机来代替常规的工作方法,固然有很大好处,但也有一些缺点,那就是没有足够的灵活性。所以,让农业机械技术与农业相结合,以达到创新的目的,具有很多的限制。农业技术改造必须全面考虑是否能够在实施中达到机械化和操作性能,进而推动农业发展的质量提高。这就要求农技工作者要实现“群体”特性:一是选择适宜于农用的作物;二是要合理地选择适宜于机械耕作的种植方式,以达到密度、位置和集中度的合理性。
3农机农艺结合出现的问题
3.1缺少足够的农机农技结合经验
在陈仓区,农技工作者会根据当地的天气,选择适当的作物,但在选定好农作物后,并没有将农机适应性纳入到考虑范围方面,而在农技工作者进行筛选的时候,由于不了解作物的特点,不能够改变机器,因此无法进行高质量的耕种。而在实施种植项目时,有关农技工作者忽视了农机的应用,同时忽视了农机的价值,在种植的时候,相关人员并不擅长机械的运用,也不认同机械的实用性,而是采取了传统的手工种植方式,所以大大延长了农作物生产的时间,同时忽视了机械化种植的重要性。因此,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是存在困难的。另外,目前我国在推广、应用新农机以及运用技术过程中,普遍存在推广力度不大、推广不到位等问题。
3.2农业技术差异造成农用机械制造的难度
不同地域的农作物栽培结构、分布都不尽相同,不同的耕作方法包括:轮作、间作、套作以及单作等。同时,农机研发与发展落后于农技发展,导致新型农用机械可供选用的空间较小,影响了广大农民对农用机械的普遍使用和发展。
3.3农机和技术结合的客观环境比较差
在农作物品种的认定上,忽略了机械化条件下的适应性考量。同时,一些农艺工作者缺乏足够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实践。且受到传统农艺技术在设计上的限制,忽略了目前的机械化发展,导致机械化生产与农艺技术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冲突。目前,农作物生产所采取的多种思维和模式,虽然充分运用了资源,但也增加了发展的困难,且其使用费用也会增加;其次,农机科研人员本身对于农业种植在区域上、品种上所存在的差异,缺乏全面认识,因而致使其在研发农业机械的过程中,产生了农机的实用功能较差的现象,与农艺实际需求产生了矛盾;最后,农机在创新与推广方面存在着力度弱的问题,且工作环境差、专业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4加快农机农艺结合的方法策略
4.1确立农机和技术相结合的理念
当前,将农机与农技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在推广农业技术的时候,只强调技术的普及,而不重视耕作工具,那么很少有机会获得大规模使用。在推广农机的时候,如果不重视相应的技术,就不能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假设在一个粮库中,正在进行农业机械的普及,配备了大量的机器,如自动收割机,但是在真正的任务中,却没有工人来进行操作。因此,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应引入相应的技术和装备,并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相互促进,从而使我国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4.2扩大农机和技术的普及
在当前发展过程中,要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近代化进程,需要在农机、技术、方式、规模上进行改革。农业农村部门应该加强农业技术的宣传,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示范基地,通过与其他粮库进行联合,且在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可以使用农业机械和技术。为了招揽更多的人员,其他地区的种植者会到现场考察,向前来考察的游客介绍农机和农艺的优势,以此来招揽他们。而且,相关从业人员还可以免费为当地的农民提供现代的农业技术,如收割之类的。这些都是由专业的农技人员来完成的,如传授知识,让工作者能够言传身教,进而扩大他们的种植范围。
4.3相关部门要加大支持
综合推进农机与农技的高效结合,对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紧靠有关工作者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其他社会力量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比如,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承认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重要意义,同时要根据其发展的需要,制订相应的配套措施,并提供相应的财政扶持,资金不仅要用于农具和技术的研发,更要将其用于推广,如在央视电视台播放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新闻,进而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另外,各有关部门也可以向基层农业生产社、基层干部等,宣传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的结合,并在其中举办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推广会议,并制定一项奖惩机制,对那些主动引进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金奖励。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将农机与农艺结合在一起,而且还能极大地推动农业的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将农机和农技相融合,既可以使农用机械的品质得到改善,又可以促进农技技术的创新,加速农业现代化。因此,农业生产单位要重视农业机械、农业技术的发展,要大力推广农机使用和农艺改良,增加农业机械的投资,要使农业现代化得到切实的推进。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和农业的有机融合,相互协调,相互发展,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农业技术体制的变革,从而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的整体生产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吴彩霞.强化农机农艺结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9):68.
[2]古力扎娜·别克木哈买提.强化农机农艺结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6(20):212.
[3]冯红颖.强化农机农艺结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探讨[J].吉林农业,2012(10):6.
[4]张培增.强化农机农艺结合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09):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