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应用要点及推广策略

何刘

霍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霍山,237202

摘要: 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生活方式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对于有机农业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和人民群众自身的生活情况具有密切的联系,需要全面发展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应用要点;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10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有机农业的基本概述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2、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

2.1减少污染环境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不断施肥,以此向农作物输送养分,在确保产物质量的同时,使其产量显著增长。化学农药、肥料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非常普遍,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初期使用基本不会影响到周边环境。但在长期积累后,随着农药、化肥越用越多,肯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效应。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为农业安全保驾护航。

2.2提升土壤肥力

有机农业发展期间最关键的在于土壤施肥技术,要结合各地区的环境特点、资源条件,用合适的施肥技术,设法促进土壤肥力的增长,从而减少用化学农药、肥料给土壤带来的负面影响。

2.3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

3、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

3.1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

有机农业种植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高,比如空气、土壤、水源、环境等必须达到国家有机食品种植区域标准。首先,在选择种植区域的过程中,周边不能存在污染源。如果选址周围有工业企业,要选择再其上风向种植。其次,种植区域的土地要保持完整性,不能在有机蔬菜种植地块附近种植非有机蔬菜,并设置超过12米的缓冲区,避免外界环境对有机蔬菜种植造成影响。

3.2选择优质的种子、种苗

种子质量直接决定了有机农作物的生长结果。首先,要选择抗病、抗虫能力强的种子、种苗,并开展实时监测。其次,在播种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温度、湿度等客观因素,确定最适宜的播种时间。第三,根据有机菜种植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科学设置种植间距,适时浇水、施肥,不断提高有机种植水平。

3.3做好播种准备工作

我国的地域辽阔,南北方在气候和温度上具有较大差异,需要依据不同的天气和温度进行播种时间的选择。在种植农产品时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技术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种植技术,对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发现并处理,促进种植工作的顺利开展。

3.4合理设置种植转换期

有机农业注重转换期的科学设定,种植时间与实际农田情况需相符。如果在没有种植过程的土地中,其种植转换期一般为1年。在北方地区,需要至少2年的播种过渡期,而南方地区,由于种植频率过高,通常为3年播种过渡期。不在相应的范围内播种的农产品,则不能被认定为有机农产品,需要进行相应时间的过程,才能具备认定为有机农产品的资格,成为有机农产品。

3.5病虫害防治技术

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主要运用的方式是通过物理和生物防治。要符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合理的设计种植密度。播种结束后,还需要对播种区进行及时的清理,防止残留的种苗腐烂引起虫害。同时,由于有的害虫具有趋光性,可以在农田中利用诱虫灯进行害虫的诱杀,从而实现虫害防治的目标。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可以通过释放天敌来防控虫害,同时要保证农作物不受影响。

3.6科学施肥

农作物种植时施肥是重要的过程。有机农作物施肥主要是生物细菌肥料或有机肥料,对于化学肥料严禁使用。同时,还可以选择秸秆回田和畜禽粪肥等,提高土壤肥料的利用率,促进农作物的快速生长。

3.7建立农作物质量控制体系

为了更好地提升有机农作物的质量,相关部门需要结合种植区的实际特点,制定科学的农产品种植补贴政策,引导农民加大有机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提高种植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建立科学的有机农作物质量监督体系打下基础。

4、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4.1创新有机农产品种植技术

提高有机农业的种植技术,需要进行技术的创新,保证有机农业产品产量的提高,并且促进质量的提升。

4.1.1节肥类有机农业技术

有机农产品质量还需要利用节肥类绿色农业技术,从而替换化肥使用。主要包括技术有:测土配方施肥和缓控施肥技术。一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依据土壤提供肥料的性能及规律,可以科学的进行肥料种类和施用时间的选择,实现有机肥料的合理应用。该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的营养性,提高有机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极大地发挥肥料的利用率,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氮肥使用,可以降低氮肥的淋移,避免过度使用造成水环境和土壤的污染。二是选择高效且环保的肥料。我国是化肥最大的生产国和使用国,但是普遍存在化肥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目前的利用率为25%,这意味着3/4的肥料没有得到利用,并且停留在环境中污染环境,不利于农作物质量的提高。环保高效肥料是缓控释肥料及生物肥料等。缓控释肥料及可以进行提前的设计,在需要其发挥作用时按照农作物的生产季节进行施放,使有机农作物在吸收养分时可以一同吸收肥料。

4.1.2节药类有机农业技术

农作物的病虫害出现是一直伴随作物生长的。为了更好地控制病虫害对有机农作物的危害,需要采用科学的防治技术,不能一味地采用增加农药使用量的方式。因此,采用节药类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就十分重要。

4.2做好有机农产品种植技术的宣传

推广有机农产品种植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大技术宣传。要让农户提高对有机农产品种植技术的认识,才能引起农户的重视,因此宣传工作十分重要。一是政府相关农业部门要加大有机农业技术的宣传,要多下到农村去为农户讲解技术和方法,回答农户对有机农产品种植技术的疑问,使农户认识到只有学会有机农产品种植技术,才能未来取得更好的经济收益。二是可以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进行相关技术的宣传,让农户可以在不同渠道都了解到有机农产品种植技术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农业种植理念。

4.3建立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

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多个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目前,有机农产品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农民对于有机农产品技术尚未掌握。因此,政府部门需要为农民提供技术和培训。具体来说就是建立有机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有专业的人员来传授有机农产品种植技术,并建立对比种植区,来实地讲解有机农产品技术的优势。

结语

近几年来,有机蔬菜在市场上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有机生产理念也渐渐走进了种植户心中。随着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施用有机肥,采用防虫板、诱虫灯,培肥土壤,科学用肥用药等新技术,使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得以推广,为我国有机农业的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徐玲莉.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应用要点及产品推广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4):33-35.

[2]王洪涛.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04):51-52.

[3]董春霞.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要点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0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