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源县农业情况分析
富源县,隶属于云南省曲靖市市,富源县是云南省曲靖市下辖的县之一,境东西宽75公里,南北长99公里,面积3116平方公里。富源县区位优势便利,西距省会昆明207公里,北距曲靖市120公里,东至贵州省兴义市86公里,南距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城156公里。富源县辖3个街道,4个镇,6个乡:罗雄街道、腊山街道、九龙街道,板桥镇、富乐镇、马街镇、阿岗镇,老厂乡、钟山乡、大水井乡,鲁布革民族乡、旧屋基民族乡、长底民族乡,共有7个居民委员会,147个村民委员会,1244个自然村,1771个村民小组。富源县土地资源总量442.87万亩,其中林地占28.5%,荒草地占36.5%,水域面积占0.7%,难利用土地占6.8%,园地占0.2%,其它用地占77%。耕地主要分布在富源坝子、山间小盆地及坡度在25度左右的山区,有30-3000亩的山间小盆地80余个,千亩以上的坝子40个。2011年,富源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8亿元,同比2010年增23%。全县25家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实现15亿元。全年粮食产量2.85亿公斤,同比2010年增8.5%。油菜产量1.2亿公斤,产值6亿元,同比2010年增107%。收购烟叶76.02万担,产值6.96亿元,税收1.53亿元,跃升为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建成50万亩油菜籽生产基地、15万亩小黄姜生产基地、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和1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补助978万元建成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105个、肉牛和肉羊养殖小区各14个,全年出栏生猪116.3万头,同比2010年增7.1%。富源县高标准完成6万亩木本油料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达200家。今年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99%,实施水稻气候品质认证,推广稻蟹、稻鸭等绿色防控等农业新技术22项,科技贡献率达到70%。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更新大中型农机具1016台,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6.02%。永安镇永东村玉米精量播种现场会和全市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暨秸秆禁烧工作现场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可。畜牧水产等养殖初具规模。三德牧业年出栏12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等一批“两牛一猪”项目开工建设,规模化、单元化、标准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养蜂户236户养蜂8千群,养殖水域面积3.7万亩。
2富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问题
农民人均收入,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财政基础;耕地经营规模,是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机械化的客观前提;农机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和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农业机械化的社会条件;非农产业和农机工业的发展水平是农业机械化的物质基础。富源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同样也受到以上五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东北地区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区域,其在地理位置、自然享赋、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又具有自身的区域特性,富源县农民人均收入过低,影响农民对土地的投入,阻碍农机化的发展。农民收入主要包括农业产业收入和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以及国家对农户的政策性补贴。现阶段,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工农剪刀差现象严重,另外,农产品基本上已呈供大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伴随着农业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民进城打工越来越难,所有这一切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户根本无法购置农业生产所必须的机械设备。但是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分散性、季节性和地域性决定了它所需要的农机品种多、数量大,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若农户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就会出现萎缩,大量农民就滞留在小块农田上,不能顺利地向二、三产业转移,由此严重地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相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销售价格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农民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而农民合伙购买农机或者委托农机中介组织雇佣农机进行联合生产作业又必须以农村合作组织职能的高度发展和完善为前提,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富源县农村合作组织尚没有得到适度发展。目前,富源县农机作业费用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由县统一制定;有的由作业单位或农机户自行定价;有的以标准亩为单位计费,有的以工作量或耗油量计费,还有以作业面积和作业时间收费等等,因此农民租用农机具的作业费也常常居高不下。
3富源县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策略
首先,必要的资金投入、完善的财政支持政策和补贴机制是保证农机化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建立以财政扶持和信贷支持为导向,农民和集体自筹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资体制。为此,作者提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农机购买者的补贴政策,补贴额度应在30%以上,主要因为农机具利用率较低,特别是大型农机具,如联合收割机投资回收周期较长,如补贴过低,购买者承担投资回收风险加大,购买者丧失购买积极性。因此补贴额度应定在农机购买者有钱可赚,投资风险能够承担的范畴之内。2)政府对农机购买者实行贷款支持,贷款额度应控制在_50%以内,其贷款利率应低于其他贷款的利率,要简化审批手续。贷款期限应定为10年,这主要考虑购买者的风险不应过大,但也应承担一定风险,这样也有利农机购买者生产经营及对农机管理使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3)加大对重点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本地区适宜大中型农机具的使用。从农机博览会上也可以看到,中型的农机具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所以大力发展大中型农机具首先要加强对其贴补力度。4)加大对农业机械全方位补贴。对农业机械技术开发、工程应用、购置示范进行全面、多环节、有重点的补贴。要结合农机具的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等技术活动,这样才是本地区农民的迫切要求。5)环保及抗灾型农业机械补贴。这类补贴对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体系,推动农业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性技术的发展成效显著。6)补贴方法实行新机制。总结近年来农机补贴的经验,形成统一竞争筛选确定机型、统一结算支付补贴、农民差价购机、受益公示、购机档案联网管理等一整套新方法和新机制。
其次,农业机械化科研创新。农业机械化的科学研究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农机具的先进与否,能否适用,直接影响着东北地区农机发展的快慢,所以加大对农机科研的投入力度有着重要意义。富源县农机队伍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由于资金缺乏,使用不合理,科研设备落后,人员老化等,导致科研队伍不稳定。因此,加大对科研机构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提高投入比例,建立农业机械化资金及其管理使用制度,使投入的资金真正的用到实处,这是促进农机科研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程贵铭.农村社会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 蒋亦元.21世纪农业机械发展方向之愚见.农业机械学报,2020,(1): 4